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矮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by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醋酸乙酯和甲醇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α-香树酯醇(1,β-香树酯醇(2,β-谷甾醇(3,豆甾-5,22(E-二烯-3β-醇(4,12-乌苏酸-3-O-β-D-葡萄糖苷(5,12-乌苏烷-3-O-β-D-葡萄糖苷(6和β-胡萝卜苷(7。结论 化合物1~3、5和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和6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徐瑞兰  师彦平 《中草药》2014,45(11):1521-1525
目的 对刘寄奴Artemisiae Anomalae Herba(奇蒿Artemisia anomala或白苞蒿A. actiflora的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刘寄奴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包括7个甾体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schleicheol 2(3)、α-菠甾醇(4)、3β-羟基-5α,8α-过氧-6,22-麦角甾二烯(5)、3β-羟基-5α,8α-过氧-6,9(11),22-麦角甾三烯(6)、22E-3β,5α-二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7)、柚皮素(8)、木犀草素(9)、山柰酚(10)、柯伊利素(11)、香叶木素(12)、棕矢车菊素(13)、异鼠李素-3-O-葡萄糖(14)、橙皮素-7-O-β-D-葡萄糖(15)。结论 化合物56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5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杨炳友  李婷  郭瑞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3,44(20):2803-2807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phthisoxazol A(1)、刺龙芽糖苷I(2)、L-色氨酸(3)、槲皮素3-O-2-(E-咖啡酸)-α-L-阿拉伯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β-D-葡萄糖苷(4)、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5)、金线莲碱(6)、二氢催吐萝芙木醇-O-β-D-葡萄糖苷(7)、(6S, 7E, 9S)-9-[(β-D-glucopyranosyl)-oxy] megastigma-4, 7-dien-3-one(8)、山柰酚-3, 7-二- 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7-O-葡萄糖苷(11)、(6S, 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吡喃糖苷(12)、豆甾醇(13)、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4)。结论 化合物18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南刘寄奴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山柰酚(2)、半齿泽兰素(3)、木犀草素(4)、芹菜素(5)、槲皮素(6)、大波斯菊苷(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8)、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 (10)、广寄生苷(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和1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卡氏乳香Boswellia carterii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及文献对比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卡氏乳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1R,2E,8S,9R)-1,9-环氧-8-乙酰氧基-4,5-二氧代降西松烷型-2-烯(1)、rel(1S,3R,7E,11S,12R)-1,12-epoxy-4-methylenecembr-7-ene-3,11-diol(2)、boscartin F(3)、boscartene K(4)、fidmansumbin-13(17)-en-3,16-diene(5)、3α-acetoxyl-7-oxo-tirucalla-8,24-dien-21-oic acid(6)、boscartene N(7)、3β-hydroxy-tirucallic acid(8)、α-boswellic acid(9)、boscarterol O(10)、boscarterol F(11)。结论 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卡氏乳香素,化合物5为首次从乳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11个化合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610具有良好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6.
沈湛云  崔明超  王娟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4,55(13):4299-4304
目的 研究玄参内生真菌Nigrospora oryzae D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N. oryzae D7培养物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4,5,8-三羟基-6-甲氧基-2-甲基-3-2-丙酰-3,4-二氢萘-1(2H)-酮(1)、(S)-2-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4-羧酸(2)、3-羟基-2-甲氧基-5,6-二甲基苯甲酸(3)、2-乙氧基-3-羟基-5,6-二甲基苯甲酸(4)、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醛(5)、2,5-二甲基间苯二酚(6)、2-(4-羟苯基)乙酸乙酯(7)、酪醇(8)、α-acetylorcinol(9)、(20S,22E,24R)-5α,8α-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10)、(3β,5α,6β,22E)-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1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9.25±1.60)、(11.37±2.10)μmol/L;化合物1011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5.23±2.50)、(27.48±1.90)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萘醌类新化合物,命名为稻黑孢醌A;化合物1对A549细胞和MDA-MB-435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011对A549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毕武  申洁  姜保平  肖培根  何春年 《中草药》2022,53(20):6380-6387
目的 研究茶条槭Acer tataricumsubsp. ginnala树叶8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实验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凝胶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从茶条槭叶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plexin B(1)、3″-O-galloyl-benzyl-O-α-L- 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没食子酸甲酯(3)、没食子酸(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来苏糖苷(7)、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 3-O-(2″-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O-(2″,6″-二-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2)、3,6-di-O-没食子酰基-1,5脱水葡萄糖醇(13)、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α-L-阿拉伯糖苷(14)、山柰酚-3-O-(2″-没食子酰基)-α-L-鼠李糖苷(15)、山柰酚-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16)、槲皮素(17)、山柰酚(18)、1-p-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19)、茶条槭素B(20)、茶条槭素C(21)、茶条槭素A(22)、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23)。结论 化合物1210121619为首次从本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210121619同时为本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8121416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酸藤子Embelia lae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大孔吸附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各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解析。结果 从酸藤子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D21)、山柰酚-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3)、咖啡酸(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吡喃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5)、4-(β-吡喃葡萄糖基氧基)-苯甲醛(6)、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7)、山柰酚-3-O-β-D-(2''-O-β-D-呋喃糖基)-吡喃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吡喃糖苷(8)、绿原酸(9)、反式咖啡酸(10)、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1)、反式-3-O-香豆酰奎宁酸(12)、5-对反式香豆酰奎宁酸甲酯(13)、1-(3'',4''-二羟基肉桂酰基)-环戊二烯二醇(14)、槲皮素-3-O-β-D-呋喃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15)、槲皮素-3-O-吡喃葡萄糖苷(16)、柽柳黄素3-O-β-D-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苷(17)、N-(3-((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丙基)肉桂酰胺(18)、D-去氢南天竹啡碱(19)。结论 其中化合物1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藤子碱苷,化合物135811151719首次从酸藤子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陈柳生  梁晓欣  蔡自由  李利花 《中草药》2014,45(13):1829-1833
目的 研究柽柳Tamarix chinensis干燥细嫩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柽柳干燥细嫩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柽柳素-7-O-β-D-葡萄糖苷(1)、柽柳素-3-O-α-L-鼠李糖苷(2)、芦丁(3)、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7,3’,4’-三甲醚(5)、5,7,4’-三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苷(6)、芹菜素(7)、鼠李柠檬素(8)、山柰酚(9)、槲皮素(10)、柽柳素(11)、白桦脂酸(12)、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13)、β-香树脂醇乙酸酯(14)、12-齐墩果烯-2α,3β,23-三醇(15)。结论 化合物1713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柽柳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云锦杜鹃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研究杜鹃花科植物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云锦杜鹃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苷(2)、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3)、反式咖啡酸(4)、顺式咖啡酸(5)、(2R, 3S)-6, 8-di-C-methyldihydrokaempferol(6)、秦皮素(7)、原儿茶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杨梅素(11)、梫木毒素I(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锦杜鹃枝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810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