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s Fas水平 (ng/ L)为 15 83.4 1± 174 .4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4 .5 5± 142 .4 2 ) ,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CHD组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 (ng/ L)显著增高 (94 4 .5 0± 395 .5 9vs6 5 2 .4 5± 16 3.36 ,P<0 .0 1) ,且 CHD患者血清 s Fas水平与 s IL- 2 R水平呈正相关 (r=0 .4 18,P<0 .0 5 )。两组血清 s Fas L水平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 s Fas、s IL- 2 R与 CHD有关。高水平的血清 s Fas有可能通过抑制激活的 T细胞凋亡而导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 (DCM)血清 s Fas/s Fas L 水平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 30例DCM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可溶性 Fas(s Fas)、可溶性 Fas配体 (s Fas L)水平 ,并对其中 1 3例 DCM患者 (A组 )和 5例死于非心血管疾病的尸检患者 (B组 )的心肌组织进行原位细胞凋亡 (TU NEL 法 )检测和凋亡细胞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1DCM组血清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 P<0 .0 1 ) ,并且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明显升高 (P<0 .0 1 ) ;2 A组的凋亡指数 (AI)明显高于 B组 (P<0 .0 1 ) ,并且 A组中 6例心功能 、 级患者的 AI明显低于 7例心功能 、 级的 AI(P<0 .0 1 ) ,但仍明显高于 B组 (P<0 .0 1 ) ;3AI≥ 1的 DCM患者血清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均明显高于AI<1患者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 (均 P<0 .0 1 )。结论 :Fas/Fas L 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在 DC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凋亡是 DCM的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机制 ,并且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 DCM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多系统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常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是SLE诊断的实验指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as系统(包括Fas和Fas配体-FasL)参与淋巴细胞凋亡和自身免疫耐受维持,其异常表达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SLE患者血清中,常含有高水平的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为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Fas受体(sFas)、可溶性受体配体(sFasL)、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并分析其在疾病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纳入研究组,并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0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发作期患儿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均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重度期患儿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期及轻度期,且中度期患儿以上指标也明显高于轻度期患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疾病的发展,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otaxin、sFas、sFasL水平逐渐升高,提示临床可针...  相似文献   

5.
6.
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与sFas/sFasL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L配体(sFas/sFasL)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21例无症状HBV携带者及2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sFas/sFasL水平。③结果 与无症状HBV携带者比较,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sFas水平明显增高(t=6.990,P〈0.01),而sFas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黏附分子sICAM-1、sVCAM-1与sFas、sFasL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ELISA法测定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与sFas、sFasL水平。结果 实验组RA患者sICAM-1、sVCAM-1及sF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sFas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ICAM-1、sVCAM-1是RA病理损伤中的重要的炎性介质,增高的sFas使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凋亡受阻,是RA病人持续产生自身抗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L - 18、sFas和sFasL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6 2例SLE患者血清的IL - 18、sFas和sFasL含量。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的IL - 18、sFas和sFas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SLE患者血清IL - 18水平的增高与sFas增高呈正相关 (γ =0 4 72 ,P <0 0 1)相对活动期患者血清IL - 18水平的增高与sFas增高呈正相关 (r =0 5 13,P <0 0 1)。而其它组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IL - 18和sFas可作为SLE活动度及评价治疗疗效的有用指标 ,而sFasL在协助诊断SLE方面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sFas/sFasL及临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颗粒剂组)和对照组(强的松组),对比服药8周前后两组患者的sFas/sFasL及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Fas/sFasL及其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颗粒剂对狼疮性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Fas/sFasL、TNFα在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HsP患者血清sFas/sFasL、TNFα水平。结果HSP患者血清sFas/sFasL、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HsP急性期患者血清sFas、TNFα显著高于缓解期,而sFasL水平未见显著差异。在75例HSP患者中,有31例sFas、sFasL水平同时升高,HSP急性期患者血清sFas的增高与TNFα增高呈正相关(r=-0.498,P〈0.01),而其他组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sFas水平与HSP的炎症程度有关,高浓度sFas、sFasL可抑制Ts细胞对Th的负向调节,血清sFas/sFasL、TNFα的水平与HSP发病有一定关系,血清sFas/sFasL、TNFα水平的检测有望为HSP的免疫生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异常表现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联 ,初步探讨Fas系统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sFas水平 ;按Becker等的SLE疾病活动指数对患者活动性进行评分。结果 :( 1)活动组血清sFas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2 )活动组疾病活动指数与血清sFa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0 .5 95 3 ,P <0 .0 5 )。结论 :( 1)SLE患者血清sFas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 2 )sFas可望作为临床判断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丹  陈秋霞  孟琼  陈铭珍  曹军 《右江医学》2004,32(3):201-202
目的 探讨IL -18、sFas和sFasL在特应性皮炎 (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ELISA)法检测 62例AD患儿和 2 5例正常儿童血清中IL -18、sFas和sFasL的含量。结果 AD患儿血清中的IL -18、sFas和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且AD患儿血清中的IL -18增高与sFas水平增高呈正相关 (r =0 .472 ,P <0 .0 1)。结论 IL -18、sFas与sFasL均参与AD免疫发病过程 ,IL -18、sFas的血清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性、判断病情及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并证实常规再灌注和不同循环时间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不同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75例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随机分为常规PCI组(26例)、30秒PCI后适应组(25例)和60秒PCI后适应组(24例)。常规PCI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再灌注开始3分钟内不施加任何干预;30秒PCI和60秒PCI后适应组PTCA球囊扩张使IRA再灌注开通后,1分钟时在罪犯病变的近端用PTCA球囊低压充盈阻塞IRA30或60秒后,再开放灌注30或60秒,然后重复上述的阻塞一开放3次循环操作。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入组前、24小时、72小时和7天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结果①AMl患者未介入干预前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血清sFas水平术后24小时三组较介入前均下降(P〈0.05),术后第2—3天常规PCI与30秒PCI后适应组再度上升至第7天,60秒PCI后适应组仍保持24小时的低水平且持续下降至第7天(P〈0.05);③60秒PCI后适应组血清sFasL水平术后第7天较常规PCI组下降(P〈0.05)。结论 60秒PCI后适应再灌注治疗方法能明显降低AMI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凋亡水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情况及其与医院感染率的关系。方法 对43例烧伤患者及41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多参数测定,主要测定B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8)、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吞噬细胞吞噬杀菌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前列腺素B(PGB)、β-内啡肽(β-EP)等指标,对每一参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B细胞活性无明显改变,T细胞总数下降,尤以CD4明显,CD4/CDB比值也下降,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及吞噬杀菌功能均减弱,CRP含量明显升高,PGE2及β-EP均明显升高;医院感染率高于同期住院普通患者。结论 烧伤后机体呈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受损,是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6年32例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感染的好发时间为伤后7-34天,平均14天。常见部位:创面、静脉导管、呼吸道、口腔等;常见菌种:白色念珠菌、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曲霉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主要诱因:(1)长时间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2)机体免疫力下降,防御机能严重受损;(3)糖皮质激素较长时间使用;(4)炎热、潮湿的环境因素;(5)静脉导管长时间留置。32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62.5%;死亡12例,病死率为37.5%。结论:严重烧伤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常与细菌感染并存,窄谱敏感抗生素加氟康唑(大扶康)、积极的创面处理、持续热风干燥治疗及定期翻身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法分别对145例烧伤患者尿中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和血清中HCMV-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烧伤患者HCMVDNA阳性率为61.38%,正常对照组为29.49%,差异有显著性(P<0.01);烧伤总面积(TBSA)≥30%患者阳性率为73.13%,显著高于TBSA<30%患者51.28%(P<0.05);小儿烧伤组阳性率为78.79%显著高于成人烧伤组56.25%(P<0.05)。同时,烧伤患者血清中HCMV-IgM抗体阳性率为10.34%,在PCR检测阳性89例患者中有15例HCMV-IgM为阳性。结论:烧伤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显著升高,尤其以大面积烧伤患者更甚,在临床上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I期术后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I期的106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行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I期的烧伤患者共11例,占比10.38%。11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菌株2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比66.67%、33.33%。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扩张囊容积均为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I期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2.838、3.340,P均<0.05)。结论 术前WBC、扩张囊容积均为影响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瘢痕修复术I期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患者sFas、sFasL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丁丁  杨洋  杜琼  伍卫林  张玲英 《广西医学》2003,25(10):1857-1859
目的 :探讨 s Fas与 s Fas L 在多发性硬化 (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EL ISA)法检测 6 6例MS患者血清 s Fas、s Fas L 水平。结果 :MS患者血清 s Fas、s Fas L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MS患者活动期 s Fas显著高于缓解期(P <0 .0 1) ,而 s Fas L 水平未见显著差异。在 6 6例 MS患者中 ,有 37例 s Fas和 s Fas L 的水平同时升高。结论 :s Fas水平与 MS的炎症程度有关 ,血清 s Fas、s Fas L 检测有助于对 MS病情进展作出判断 ,并为 MS的免疫生物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脓毒症患者血浆中可溶性Fas受体(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并比较32例脓毒症患者及2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血浆中sFas、sFas-L、sFas/sFas-L比值和MMP-7的水平差异。根据脓毒症患者的28 d预后不同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sFas、sFas-L和MMP-7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Fas和sFas-L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呈正相关。MMP-7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血浆中的sFas-L水平明显升高,而sFas/sFas-L比值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中sFas、sFas-L及MMP-7水平密切相关,这些指标有望成为判断脓毒症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吴庆梅 《吉林医学》2010,31(21):3563-3564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51例烧伤恢复期患者根据具体病情从多方面加强针对性的抗感染护理。结果: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8%,均经对症处理得到控制,无感染死亡病例,结论:为了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易感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