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Guo WZ  Guo XB  Zheng QJ  Tan B  Chen RJ  Ou FZ  Fu LC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406-1408
目的 评价磷酸萘酚喹、甲氟喹、青蒿琥酯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90例普通恶性疟疾病人入选 ,年龄 6~ 5 0岁 ,采用磷酸萘酚喹 2 4h总量 10 0 0mg与甲氟喹 75 0mg一次顿服 ,青蒿琥酯片 5d疗程总量 6 0 0mg。各治疗恶性疟 30例 ,进行随机比较。结果  3组病例均能控制临床症状 ,平均退热时间磷酸萘酚喹组 30h± 16h与甲氟喹组 2 4h± 15h相近 (P >0 0 5 ) ,较青蒿琥酯 18h± 9h慢(P <0 0 1)。平均原虫转阴时间磷酸萘酚喹组 (98h± 2 8h)较甲氟喹组 (5 7h± 2 0h)慢 (P <0 0 1) ,较青蒿琥酯组 (43h± 17h)更慢 (P <0 0 1)。追踪观察 2 8d ,磷酸萘酚喹组治愈率 (96 7% )较甲氟喹组(76 7% )高 (P <0 0 5 ) ,较青蒿琥酯组 (73 3% )高 (P <0 0 5 )。 3组除极少数患者有轻微短暂恶心、呕吐外 ,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磷酸萘酚喹 2 4h总量 10 0 0mg治疗恶性疟的退热时间、原虫转阴时间较甲氟喹 75 0mg一次顿服、青蒿琥酯 5d疗程总量 6 0 0mg慢 ,但 2 8d治愈率高于甲氟喹组和青蒿琥酯组。建议采用青蒿琥酯与萘酚喹或甲氟喹组成复方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并延缓抗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2.
萘酚喹治疗恶性疟与青蒿玻酯的随机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于 1997年采用磷酸萘酚喹 1d疗程总量 10 0 0mg与青蒿琥酯片 5d疗程总量 6 0 0mg各治疗恶性疟 30例进行随机比较。结果显示 :萘酚喹组平均退热时间为 (2 9.6± 16 .4 )h ,长于青蒿琥酯片组的 (18.3± 9.0 )h (t=3.2 5,P <0 .0 1)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萘酚喹组为 (98.4± 2 7.6 )h ,慢于青蒿琥酯片组 (4 3.0± 17.1)h (t=9.4 6 ,P <0 .0 1) ;追踪观察 2 8d ,萘酚喹组治愈率为 96 .7% ,原虫复燃率为 3.3% ,分别高于青蒿琥酯片组治愈率的 73.3% ,低于青蒿琥酯片组原虫复燃率的 2 6 .7% (χ2 =6 .4 0 ,P <0 .0 1)。两组病例除个别出现恶心外 ,未见其他副反应。结果表明 ,磷酸萘酚喹杀灭原虫、控制发热时间较青蒿琥酯慢 ,但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显微镜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复方磷酸萘酚喹片顿服成人总量含磷酸萘酚喹400 mg及青蒿素1 000 mg。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疟原虫。随访28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35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6.7±16.3)h,原虫转阴时间为(58.1±15.3)h,治愈率为97.3%,服药后除少数(2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近研制成功的复方抗疟药复方萘酚喹 (由磷酸萘酚喹、双氢青蒿素和甲氧苄啶组成 )治疗恶性疟的用药剂量。【方法】采用 1d疗程 2次分服 ,设总剂量 4片组和 2片组 ,评价和比较其疗效。两组分别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各 50例。【结果】 2片组的退热时间与 4片组相似 ,但原虫转阴时间明显慢于 4片组 ,2 8d治愈率 2片组 ( 85.1% )亦显著低于 4组片 ( 97.8% )。且 2片组出现早期 ( 14d)原虫复燃 ,说明其药量不足。【结论】推荐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试验治疗总剂量采用 3~ 4片为宜  相似文献   

5.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云南省恶性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对云南省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云南边境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选择恶性疟患者69例,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2d 4次疗法治疗并追踪观察28d。结果治愈率为100%,平均退热时间(34.99±16.51)h;平均无性体原虫转阴时间(33.14±11.91)h;配子体转阴率为95.46%,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2d 4次疗法治疗云南恶性疟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疗程短、服药依从性高、配子体转阴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采用双氢青蒿素栓总量3200mg分别与磷酸萘酚喹400mg(A组)与甲氟喹500mg(B组)伍用3天治疗恶性疟各18例和23例。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2±19.2h,17.1±11.1h;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44.4±14.8h,36.6±15.5h。随访28d A组12例无复燃,B组20例复燃1例。结果表明在减少剂量、缩短疗程的情况下AB两组治疗恶性疟临床治愈率仍达95%以上,其抑制配子体、清除配子体作用A组优于B组。临床副反应B组高于A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探索新近研制成功的复方抗疟药复方萘酚喹(由磷酸萘酚喹、双氢青蒿素和甲氧苄啶组成)治疗恶性疟的用药剂量。方法 采用1d疗程2次分服。设总剂量4片组和2片组,评价和比较其疗效。两组分别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各50例。结果 2片组的退热时间与4片组相似,但原虫转阴时间明显慢于4片组,28d治愈率2片组(85.1%)亦显著低于4组片(97.8%)。且2片组出版早期(14d)原虫复燃,说明其药量不足。结论 推荐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试验治疗总剂量采用3-4片为宜。  相似文献   

8.
患者杨某 ,男 ,5 2岁 ,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职工 ,本文作者之一。 2 0 0 0年 9~ 12月在疟区现场做疟疾药物临床观察。 2 0 0 1年元月 31日 ,感到疲乏、头痛、全身不适 ,下午 2时左右出现发热 ,T39.2℃ ,血检查到间日疟原虫 ,用青蒿琥酯片 (批号 980 60 1) 5 0mg ,伍用磷酸萘酚喹 (批号 9812 0 2 ) 10 0mgBid× 3d总量分别为 30 0mg和 60 0mg治疗 ,每 12h查血一次至连续转阴 2d ,服药后 17h原虫阴转 ,14d、2 8d各血检疟原虫 1次均为阴性。 3个月后即 5月 6日又出现疟疾症状 ,T39℃ ,血检又查到间日疟原虫 ,用青蒿琥酯片加伯氨喹 (批号 98…  相似文献   

9.
复方双氢青蒿素2天疗程治疗恶性疟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寻找高效、速效、低毒的治疗恶性疟复方 ,采用复方双氢青蒿素 (由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甲氧苄啶组成 ) 2天疗程成人总量 8片方案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 50例。结果 :平均退热时间为 (17.2± 9.9)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 (52 .0± 2 0 .2 )h。 4 6例追踪观察 2 8d ,无 1例复燃。 34例患者治疗前检查血液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总胆红素 ,发现小部分患者有异常改变 ;治疗后7d复查 ,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的敏感性和复发特征。方法 通过常规剂量氯喹治疗间日疟病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并用套式等位PCR技术对观察病例间日疟原虫进行CSP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 2 2例间日疟病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5 .4± 4.3 )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 (4 0 .2± 5 .5 )h ,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病例间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间日疟原虫热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77.6%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61.0± 16.4)d ;温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10 0 %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2 78.6± 2 14 .5 )d ,两族虫株病例的首次复发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海南省流行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均对氯喹敏感 ,各虫株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热带族虫株病例比温带族虫株病例的首次复发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了解与疟疾有利害相关者对当地疟疾态势看法和其疟疾知识,探寻开展疟疾防治IEC的潜在合作伙伴。方法 根据人类学的方法,组织哈尼和佤族社区居民以及中小学教师开展疟疾专题性讨论,对关键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 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把疟疾列为当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但教育等非卫生部门对当地的疟疾情况和疟疾知识知之甚少;多数被调查者主要知识间日疟症状;多数社区居民不能肯定疟疾具有传染性;多数知识疟疾与蚊子有联系者,把疟疾感染又与诸如苍蝇和环境卫生差等因素也相联系。所有被调查者赞赏疟疾健康教育;教育,广播电视和农业部门表示愿意参与疟疾IEC活动。结论在我们以往的疟疾防治和研究中,在IEC方面工作的不足,导致人们对疟疾的知晓不够;社区和其它非卫生部门将是疟疾IEC活动的潜在合作伙伴,而当地政府的协调和领导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焦作市疟疾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总结焦作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达标后的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焦作市1950—2016年疟疾防治规划、计划、技术方案、疫情报告数据、防控措施和效果等资料,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消除措施、保障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疟疾曾经是严重危害焦作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寄生虫病之一, 经过60多年的反复防控,全市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疟疾发病率从最高185.19/万(1954年)降至1984年的1/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病例报告。全市疟疾防控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基本消灭、基本消灭后监测、消除疟疾四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焦作市按照《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建立了消除疟疾机制,年血检率达2‰以上,疟疾监测网络健全,发生的43例输入性疟疾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结论焦作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期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与疟疾有利害相关者对当地疟疾态势看法和其疟疾知识,探寻开展疟疾防治IEC的潜在合作伙伴.方法根据人类学的方法,组织哈尼和佤族社区居民以及中小学教师开展疟疾专题性讨论,对关键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把疟疾列为当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但教育等非卫生部门对当地的疟疾情况和疟疾知识知之甚少;多数被调查者主要知识间日疟症状;多数社区居民不能肯定疟疾具有传染性;多数知识疟疾与蚊子有联系者,把疟疾感染又与诸如苍蝇和环境卫生差等因素也相联系.所有被调查者赞赏疟疾健康教育;教育,广播电视和农业部门表示愿意参与疟疾IEC活动.结论在我们以往的疟疾防治和研究中,在IEC方面工作的不足,导致人们对疟疾的知晓不够;社区和其它非卫生部门将是疟疾IEC活动的潜在合作伙伴,而当地政府的协调和领导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