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 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 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 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蔡立伟 《河北医药》2010,32(21):3038-303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1例从2003年3月至2009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被给予密切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吸痰,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症状好转55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9.8%。结论密切的早期监护联合综合治疗,对于改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情,提高患者存活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接治的24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2例病情出现明显好转,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病死率为8.3%。结论临床中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的密切监护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共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吸入性损伤管切开的患者,轻度和重度组气管切开时机分别为伤后27.6h,18.6h和12.7h;拔管时间分别为术后13.8d,14.7d和18.7d,病死率为3.3%、5.8%和40%。结论: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王珣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2-1702
大面积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是烧伤后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死亡率更高。通过对我院139例大面积灼伤[烧伤面积(TBSA)≥40%,其中68例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29例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回顾性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如:在积极补液防治休克,抗感染及预防内脏并发症,积极封闭创面的同时,不放松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对吸入性损伤诊断明确后即行吸氧,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气管切开术;冲洗气道分泌物;呼吸机应用;皮质激素短期用于肺水肿或严重支气管痉挛时,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治疗措施。结果:本组50例中,痊愈出院42例,治愈率80.4%,中途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气管切开指征应适当放宽,减少并发症,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此类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郭郁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8):632-632
1990年~1999年间我科共收治了8例烧伤总面积60%以上,Ⅲ°面积40%以上;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呼吸道烧伤的患者。本文就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所救治的8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炼钢工人。年龄22~52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均为钢水火焰灼伤。1.2 烧伤情况及治疗转归:患者伤后立即入院并及时进行了抗休克治疗。本组病例均有深Ⅱ°~Ⅲ°的颜、面、颈、胸部烧伤。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均施行了胸廓焦痂切开减张。气管切开时间在入院后2小时内施行…  相似文献   

18.
罗文亮  吴自忠  马玲妹  张学宏 《江西医药》2009,44(11):1088-1089
目的总结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97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烧伤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较高(43.2%)。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可提高救治成功率.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仍是临床救治难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在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救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38例严重烧伤拟有吸道吸入性损伤急诊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其中在伤后 4~ 8h行气管切开 2 6例 ,2 4h内气管切开 12例。结果 :治愈 31例 ,死亡 7例 (其中死于气管导管滑脱于皮下 1例 ,死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败血症 6例 )。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 ,是早期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要有效措施之一 ,在临床上对拟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 ,宜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0.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5%,而特重度烧伤占烧伤总数的12%,其中烧伤面积>80%者约占2.7%。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火焰、有害烟雾、化学物质等所致的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随着石油、化工、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约占烧伤总数的5%~30%。吸入性损伤、内脏并发症和全身性感染是烧伤病人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我科同时成功救治了3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危重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