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曹全英  丁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20-1921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安全及职业暴露的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近10年来在我院从事过助产工作的助产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在助产工作中所发生的职业暴露的种类、方式和自身的防护意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助产士最常发生的职业暴露是在产程监测、接生过程中被羊水、血液、阴道分泌物污染;其次是在给产妇进行会阴缝合、抽脐带血、注射催产素、进行会阴神经干阻滞麻醉等操作时易发生针刺伤。但助产士自身防护的依从性较差,一些防护措施、上报体系也不够健全,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相应处理也有欠缺。结论:强化助产士对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助产士在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不断完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助产士给予有力的帮助,进行相应的处理,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助产士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门诊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危险因素,探索并制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制定并落实可行的职业防护管理办法和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狂犬病暴露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结论制定狂犬病暴露门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方案是预防狂犬病和其他传播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口腔科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及对策。结果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的预防,提高防护对策可更有效的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4.
龚淑琴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0):113-113,118
医务工作者主要指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由于他们每天的临床工作都离不开查体、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和分泌物,手术医生还必须使用医疗器械进人患者体内手术,手术室护士要递送医疗器械及清理污物等,而这些都存在着潜在的传染性,如不小心,就可能受伤,造成职业暴露,故医护人员存在着被无形伤害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医护人员眼部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眼部职业暴露的原因,拟制定防护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报院感管理科职业暴露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30例发生眼部职业伤害,30例医护人员中,以手术科的人员为主共28例,专业技术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26例,构成比为86.7%,人员类别以护理人员为主19例,构成比为63.3%,造成眼部职业暴露的物质以血液为主12例,构成比40%,伤害的环节以剖宫产手术为主11例,构成比36.7%.结论 预防眼部职业暴露的措施是:重点加强年轻的术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知识教育,提高操作技术及防护意识,医院提供适合的护眼用品,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阮蓬英  段国松 《江西医药》2008,43(11):1261-1262
目的了解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增强采血人员的防护意识。方法对10名采血操作人员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采血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42人次,其中血液接触27人次占64%,针头刺破皮肤8人次占19%,皮肤擦伤5人次占12%,化学因素2人次占5%。结论应强化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减轻职业暴露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6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60例记为对照组.采用《职业暴露调查表》分别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关防护措施.结果 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导致职业暴露的物理性因素包括器械损伤、负重伤、噪音、紫外线、辐射;化学性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污染、吸入麻醉药物污染、细胞毒性药物污染;生物性因素包括血液污染、分泌物污染、排泄物污染;心理性因素包括抑郁、焦躁、心理疲劳、高度紧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均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春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81-2082
助产士在操作工作过程中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如何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已成为本行业领域中的一个职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何燚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0):138-139
目的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及危害性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为减少这些危险及危害因素,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对护理及健康人员的保护。方法调查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单手套针法,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留置针,成立配药中心,戴手套操作,勤洗手及加强心理护理,能降低职业损伤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从而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1.
医院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玻璃片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国外研究显示:在最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分娩室排在第二位[1].产房助产士在工作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排泄物,在行会阴备皮、会阴神经干阻滞麻醉、会阴缝合、抽脐带血、注射缩宫素等操作时易发生刀片、玻璃安瓿、针头等锐器伤,被感染机会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寻求防护措施,对我科32名助产士进行职业性损伤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门诊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77-2178
目的:提高门诊采血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方法:分析门诊采血护士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有密切联系。结论:重视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采血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口腔科医护人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口腔科医护人员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长期以来口腔科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医护人员只是在发现有传染病和明显的分泌物和血液污染时才进行防护,多数医护人员意识淡莫,是造成医护人员忽视自身防护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致病因子血源污染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妇产科护士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通过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2011年5月,我们对40名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妇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护士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较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结论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我院感染科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调查的职业暴露中被刀、剪、针等锐器损伤及皮肤接触血液为主要危险因素,经防护知识培训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给护士的身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护士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感染某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43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士职业暴露比率较高(76.74%)、工作年限≤5年的发生暴露者较多(55.81%)、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多见(90.70%);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科室依次为手术室(18.60%)、急诊科(11.63%)、产房(6.98%)。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培训,严格标准预防措施实施,暴露后及时、规范的局部处理,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降低暴露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各种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适用范围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各类口罩的技术标准,了解防护效果,从而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医用口罩.结果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有国家技术标准,能起到有效阻挡病原体的防护作用,其他类型的口罩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仅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不能有效阻挡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入侵.结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防护目的,正确选择与使用医用口罩,以达到防止呼吸道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在医院内的传播,做好有效的职业防护,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的不断的发展,医改的深入,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医护人员每天工作在救护临床患者的第一线,要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和患者护理,处理患者伤口、分泌物、排泄物和污物等。在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发生职业危害性感染的概率较高。因此,职业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职业暴露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锐器伤、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大方面,其中由锐器伤引发的职业暴露高达60%以上。职业暴露多发生在手术和注射治疗过程等操作环节,医生和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结论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