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体质量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内接诊的行产检、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选择190例予以研究,根据体质数标准分为体质量过低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及肥胖组(BMI≥25)四组,观察分析孕前体质数和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体质量过低组、正常组及超重组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剖宫产率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较其余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数和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具有相关性,做好孕前检查,控制BMI低于25,能够减少剖宫产与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GDM患者,根据孕前检测的BMI将孕妇分为低重组(BMI<18.5 kg/m2,23例)、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68例)、超重组(BMI≥24.0 kg/m2,29例).根据妊娠期B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06 ~2019-06孕妇182例,根据是否并发GDM分为GDM组54例、非GDM组128例,对孕妇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影响GDM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孕前BMI、孕前运动、睡眠质量、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DM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64例GDM孕产妇,根据孕前BMI水平将264例孕产妇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18.5 kg/m2≤BMI<25 kg/m2)、肥胖组(BMI≥25 kg/m2).参照IOM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将264例孕产妇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比较低BMI组、正常BMI组、肥胖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巨大儿的发生情况.比较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BMI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但低于肥胖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正常BMI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增重不足组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增重正常组和增重过多组(P<0.05).结论 对围生期保健,测量孕产妇孕前身高、体重并计算其BMI,筛查出孕前肥胖者,纳入GDM高危妊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孕前BMI低于25 kg/m2,妊娠期合理控制体质量增长,以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巨大儿、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确保母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其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随着患者体质量指数的增加,其顺产率逐渐降低,而剖宫产率不断提高,但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孕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之间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则显著高于其他三组,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肥胖组的巨大儿出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之间都存在直接相关性,加强孕前检查,并将BMI控制在25 kg/m2以下,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出生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实验对象,根据孕妇的体质量指数,将所有孕妇划分为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对比四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和分娩方式等内容。结果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低体质量儿、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最高,顺产率最低,而超重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低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最低,过低组孕妇的顺产率最高,四组孕妇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其孕前体质量指数存在直接的联系,将BMI控制在25以下,能够显著降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体质量指数将孕妇分为<18.5 mg/m2组、18.5~24 mg/m2组、>24 mg/m2组,统计各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分析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指数>24 kg/m2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29.0%,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同等体质量指数范围内,孕妇体质量增加超标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偏高。结论:孕期应合理饮食,控制体质量增长,防止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健康孕妇985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将所有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组57例和非妊娠糖尿病组928例,计算2组孕妇的△BMI,比较2组的年龄、身高、孕前BMI、△BMI及在各BMI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妊娠糖尿病组年龄、孕前BMI及△BMI均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BMI>7的患者占59.65%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的10.88%,且高于△BMI≤5、5<△BMI≤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质量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应重视孕期妇女的体质量指数检测,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健康孕妇985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将所有孕妇分为妊娠糖尿病组57例和非妊娠糖尿病组928例,计算2组孕妇的△BMI,比较2组的年龄、身高、孕前BMI、△BMI及在各BMI范围内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年龄、孕前BMI及△BMI均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BMI>7的患者占59.65%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的10.88%,且高于△BMI≤5、5<△BMI≤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质量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应重视孕期妇女的体质量指数检测,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11.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孕期适宜的增重范围,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建卡并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29例,测量身高,询问孕前1个月体重,并跟踪至分娩,剔除人为影响因素384例,记录最终纳入研究的1245例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1)肥胖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6.47%、7.43%、51.56%、47.48%,肥胖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47%、5.52%、11.2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超增重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5.57%、9.79%、56.43%、49.32%,超增重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增重组(P<0.05).超增重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53%、14.97%,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结论 对于备孕和孕期女性进行个性化干预,使孕前BMI控制在18.5 ~ 24 kg/m2,孕期增重10 ~ 15 kg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桑琳  李兰  鲁大伟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9,40(7):733-737
目的 研究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34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50例)、正常体质量组(18.5 kg/m2≤BMI<25.0 kg/m2,260例)与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39例);根据孕期GWG不同,分为GWG过少组(41例)、GWG适宜组(133例)、GWG过多组(175例)。比较各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 孕前超重肥胖组产妇剖宫产率、GDM、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低体质量组产妇贫血、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少、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多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多、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少组产妇GDM、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医师和产妇都要重视孕前BMI与孕期GWG异常对母婴的影响,临床应严格调控孕前BMI及孕期GWG在适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前期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1998名,于24~28w做50g葡萄糖激发试验,进行GDM的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再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专人测量并且记录孕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重指数和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结果肥胖组(BMI≥24)与非肥胖组(BMI<24)GDM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组GD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重增长正常组(P<0.01)。结论孕前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关,适度的减轻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适度增加可能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提高孕期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依据体质量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营养与孕期保健指导,近年来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受到关注,研究结果尚没有明确定论.本文就体重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的最新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瘦素对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80例孕产妇 (观察组 )及 2 0名正常非妊娠妇女 (对照组 )血清瘦素 ,并根据早期瘦素水平分成 3组观察比较孕期体重总增加值、净增加值及产后体重保留值。结果 观察组分娩期血清瘦素水平为 (19 9± 6 .7) μg/L ,对照组为 (7 1± 5 1) μg/L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孕 17~ 2 0周瘦素水平为 (14.7± 6 .7) μg/L ,2 8周为 (17.3± 6 .6 ) μg/L ,分娩期为 (19.3± 6 .7)μg/L ,产后 6周为 (8.0 3± 3.4) μg/L ,随着妊娠进展 ,瘦素水平升高 ,产后下降 ,妊娠各阶段瘦素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平均瘦素水平高的妊娠期体重增加明显 ,且产后体重保留值高。结论 测量瘦素水平对了解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 ,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及肥胖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  相似文献   

17.
曾晶  凌金凤  闫凤  谢冠恩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57-1158,1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质量增长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32例GDM患者孕期血糖、体质量、产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娩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及并发症情况,按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分组,研究在不同体质量基础上孕期体质量增长对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期体质量增加越多,胎儿出生体质量越高;体质量过轻组孕期体质量增加超过15 kg时,胎儿出生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随着体质量的增加,需要行剖宫产术和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也升高.结论 GDM患者孕期体质量增长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相关,针对不同孕前体质量的GDM患者采取积极的饮食治疗措施,使孕期体质量恰当地增长,能控制胎儿出生体质量于合理范围,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60例(实施孕期管理)和观察B组50例(未采取孕期管理措施),另抽取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的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各个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孕期管理,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