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肠系膜血管漩涡征对小肠扭转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小肠扭转是外科急腹症,大多起病急,症状、体征相对缺乏特异性,是肠梗阻的原因之一。根据我国过去的统计,大约15%的肠梗阻是肠扭转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小肠扭转,而术前及时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小肠扭转术前的检查主要以腹部立位平片和CT扫描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及肠系膜钝挫伤的CT表现.方法 对37例拟诊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住院患者行CT扫描,在CT扫描后12 h内手术,并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肠及肠系膜损伤的部位及程度.术前就与肠及肠系膜损伤相关的5种CT征象双盲软读片.分别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总正确率.阅片结论与手术病理对照,采用配对四格表,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结果 本组术前综合运用主要CT征象对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正确诊断率达86.5%(32/37).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为肠壁增厚、腹膜腔游离气体影、肠系膜脂肪条索影、肠系膜血肿及肠壁周围积液影,其灵敏度分别为50.0%、16.7%、79.3%、23.1%和75.0%;特异度分别为85.7%、100%、40%,100%和44.4%.CT对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与病理诊断没有显著性差异(χ2=3.2,P=0.073 6).结论 根据CT征象可在术前对肠及肠系膜钝挫伤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是双层腹膜融合而成的皱襞,将肠管悬吊在腹后壁,起支持和固定作用,同时使肠管保持一定的活动性,为腹腔内的重要结构。它一方面为腹部病变扩散起到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对腹腔的积液、脓肿起分隔作用。肠系膜分小肠系膜和大肠系膜,它除含脂肪组织外,还含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可发生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由于肠系膜含脂肪组织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 :65例中肠管破裂17例,表现为腹腔积液和积气;单纯肠系膜挫伤5例,表现为挫伤区域肠系膜脂肪模糊、水肿或血肿形成;肠和肠系膜并存损伤43例。10例合并肝、脾、肾等实质脏器中的1个或多个脏器损伤。结论:CT可作为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主要检查手段,腹腔积气和肠系膜血肿分别对肠管破裂和肠系膜挫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腹腔积液和肠管水肿对肠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累及降结肠系膜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P的腹部CT资料,并计算AP的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结果:(1)82例中,轻度AP 3例(MCTSI为0~2分),中度38例(MCTSI为4~6分),重度41例(MCTSI为8~10分)。系膜密度增加和(或)系膜内血管边缘模糊、不伴系膜内血管周围积液25例,系膜密度增加和(或)系膜内血管边缘模糊、伴系膜内血管周围积液7例。(2)AP累及降结肠系膜受累程度与其MCTSI评分有相关性(r=0.526,P0.01)。结论:AP累及降结肠系膜的CT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03年3月~2005年2月期间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的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肠和肠系膜损伤中的特征性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34例,女8例;年龄3~56岁,平均28·5岁。临床上以急症腹部外伤就诊者37例,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肠鸣音消失,腹肌强硬、压痛,其中33例在伤后24 h内获得诊断,4例延迟诊断超过24 h。外伤后数天腹部疼痛就诊者5例,表现为中下腹钝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36例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腹穿检查:5例患者腹穿抽出少量液体。全部病例均使用东芝…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对自发性肠系膜血管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自发性肠系膜血管出血患者的体格检查、CT影像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出血位置。结果 7例患者中,CT表现包括肠系膜内血肿7例、对比剂从肠系膜血管漏出3例。结论 CT对自发性肠系膜血管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MSCT)改变,评价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肠缺血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MSCT血管重组显示急性肠系膜缺血直接征象13例(68%),其中肠系膜动脉狭窄3例(16%),血栓形成或栓塞7例(39%),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16%).间接征象包括肠管壁增厚、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肠管壁积气、肠系膜周围渗出、腹腔积液等.结论 MSCT能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可帮助判断缺血的原因及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BBMI)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急诊腹部增强CT检查,手术或随访证实的单纯性BBMI患者54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23例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由2位影像医师分析临床表现及CT征象,并计算基于影像学肠道损伤评分,即Faget评分和Mc Nutt评分(BIP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CT判读肠道损伤部位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壁中断、系膜缘及游离气腹、肠系膜血管中断/活动性出血、节段肠道强化减低、非局灶肠壁增厚的发生率在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get评分、BIPS评分在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aget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28,最佳阈值为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95.7%。CT诊断BBMI肠道损伤部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7.2%、87.5%、90.3%、76.1%、98.7%、7...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怀疑肠系膜缺血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采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评价并分析异常的MSCT征象。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7例,管腔内血栓影,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壁无强化,5例肠壁变薄,2例肠壁水肿增厚。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6例,肠管扩张积气、积液33例;肠壁水肿增厚伴密度改变(面包圈征)25例;肠系膜血管增粗,脂肪渗出(缆绳征)17例;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漩涡征)9例;肠系膜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36例,管壁强化(靶征)27例。结论:MSCT扫描与三维重组技术相结合能准确诊断肠系膜缺血并明确其缺血程度、范围,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的3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门脉期并进行血管重建.后处理采用容积显示技术(VRT)、多平面重组(MPR)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鳃裂囊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鳃裂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本组12例中3例为第一鳃裂囊肿,9例第二鳃裂囊肿,本组无第三、四鳃裂囊肿病例。鳃裂囊肿CT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囊壁薄,囊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周围组织受压移位。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鳃裂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易于做出准确诊断。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更加全面直观显示病变,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64层螺旋CT全腹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15例AMI.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结果 15例AMI直接征象:动脉期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或部分栓塞(3例).静脉期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充盈缺损,可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完全或部分栓塞(12例);间接征象“缆绳征”12例,肠系膜水肿10例,肠管壁增厚12例,肠管扩张、积液8例,肠壁强化减弱7例,其中2例可见节段性未强化区,腹水6例,肾前筋膜增厚4例,肠壁积气2例.平扫肠系膜上动脉或上静脉高密度征7例(静脉栓塞6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累及门静脉、脾静脉6例,其中4例在增强扫描时,可见肝脏异常低灌注区.结论 64层螺旋CT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及时准确,应作为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泪腺脱垂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45眼)泪腺脱垂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分别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分析泪腺脱垂的CT图像特点.结果 24例中有21例为双侧泪腺脱垂,其横断位表现为泪腺上部部分越过眶缘,其中13例(26眼)呈结节样,8例(16眼)呈分叶状;冠状位表现为泪腺大部分位于眶缘前方、眼球颞侧,呈类圆形团块影;矢状位亦可见相似表现.另有3例为单侧泪腺脱垂(均为部分脱垂).结论 泪腺脱垂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MSCT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管源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35例血管源性急腹症的CT表现,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利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的图像,如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表面遮盖法(SSD)进行血管成像。结果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13例,夹层动脉瘤10例,肠系膜扭转伴肠梗阻3例,腹部动脉瘤3例,外伤致肠系膜血肿3例,腹部动脉血栓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显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病因、部位及范围,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患儿鼻咽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矢状位重组,测量A/N值。结果:CT平扫所见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鼻咽腔变窄,10例伴有鼻窦炎,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A/N值≤0.60者6例,介于0.60与0.70者15例,>0.70者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明显地优势,应作为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crfusion 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Y)、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各组样本灌注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生化指标与灌注参数BF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MAP、SAP的BF、BV平均值较正常胰腺组显著降低(P〈0.01),PS高于正常组(P〈0.05),MAP组的BF、BV显著高于SAP组。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分析(vessel analysis,VA)软件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完成64层螺旋CT减影CTA增强扫描后,选取50段病变或可疑病变脑动脉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减影CTA图像和减影CTA图像+VA图像作诊断,诊断结果以DSA为准,比较2组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减影CTA结合VA对颅脑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单独的减影CTA。VA对脑动脉瘤瘤颈显示效果优于减影CTA。结论:VA软件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减影CTA结合VA的合理应用能更好的显示动脉瘤,提高动脉瘤的检查率,可作为筛查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 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 raphy,MSCTA)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 28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M SCTA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及有无支架术后的再狭窄.结果:在28 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2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多层螺旋CT检查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多层螺旋CT冠状造影检查均成功的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9例患者的10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患者行MSC T冠脉造影检查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征,所有MSCT冠脉造影检查怀疑支架再狭窄的患者均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8例患者的8个支架诊断与MSCT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相一致,其符合率为88.89%.结论:冠状M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冠状动脉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有无再狭窄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angiomyolipoma,AML)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对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乏脂肪AML的螺旋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块,平扫表现密度均匀者5例,不均匀者4例。增强扫描5例肿块皮质期及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强化。3例内有囊变区肿块,实质部分皮质期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表现为均匀持续强化。1例表现为不均匀环状强化,边缘不规则。结论均一强化和持续强化为乏脂肪AML的螺旋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多无明显泌尿系症状的特点,可在术前与肾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