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X线测量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患者上颌后牙缺失因牙槽骨高度不足,应用德国费亚丹Xive-Ⅱ种植系统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即刻牙种植,术后3~6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 74例(74个牙位)未发现上颌窦炎,种植体周围无阴影,骨结合良好.结论 对于牙槽骨高度不同的上颌后牙缺失,应用费亚丹Xive-Ⅱ,骨挤压器行经牙槽脊顶行上颌窦内提升,必要时以Bio-oss骨粉植入同期行牙种植术,成功率高,可大大增加上颌后牙缺失的牙种植机率,比起上颌窦外提升术操作简便,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魏洪武  郭水根 《江西医药》2014,(11):1171-117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X 线测量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观察。方法45例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60枚Bicon短种植体(60枚种植体都小于或等于8mm),术后3个月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3个月到3年进行临床及X 线检查随访。结果种植体术后3年成功率为100%,种植体稳定且能负担固定修复体的咬合。 X 线片显示所有种植体底部及周围均有硬组织包绕,且牙槽嵴顶水平稳定,垂直骨吸收量<1 mm。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能减少术后反应,近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扩大了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种植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可行性。方法42例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4~6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55枚,术后6个月进行修复并随访6~36个月。结果窦底平均提升高度(2.9±0.8)mm,有12个牙位发生窦黏膜穿孔,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上颌窦炎症状,6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有效骨结合,新生骨(2.1±O.9)mm。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存留率100%。结论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在短期效果良好,但临床选择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治疗上颌后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1例患者(126个牙位)首先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然后根据牙槽嵴顶骨宽度和高度,选择Straumann或者Bicon种植系统种植。术后进行6个月的间断检查和修复,并随访0.5~6年,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24个牙位术后检查无上颌窦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个牙位早期负重失败。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未植入人工骨粉或仅填入自体骨沫同期植牙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CBCT评估采用液压法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治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颌骨骨量不足行种植修复患者30例(40颗种植体),均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为2~4 mm。采用CAS-KIT工具盒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行CBCT检查,并测量骨增量高度。结果 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6~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为(7.31±0.58)mm。结论 采用CAS-KIT工具盒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赵宏霞 《江西医药》2021,56(8):1173-1176
目的 分析非翻瓣上颌窦内提升微创种植术对上颌后牙区单牙缺失患者口腔健康状态评估量表(SOHSI)评分及中期种植体完好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18例上颌后牙区单牙缺失患者(2017年6月~2019年5月),依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经牙槽嵴顶入路冲顶法行上颌窦内提升术,观察组接受非翻瓣上颌窦内提升微创种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前及术后3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标准(VAS)]、术前及术后1个月SOHSI评分、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术后1年边缘骨吸收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种植体情况(完好、松动、脱落)、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d,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个月,两组SOHSI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言语功能、咀嚼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PE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边缘骨吸收量较少,上颌窦底提升高度较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种植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上颌后牙区单牙缺失患者接受非翻瓣上颌窦内提升微创种植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种植体完好率,提升上颌窦底,减少骨吸收,改善口腔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上颌窦内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纳入的上颌后牙区严重骨萎缩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提升组和口腔组各48例,提升组开展上颌窦内提升术,口腔组采用口腔种植手术植入种植体,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提升组骨结合以及种植体周边软组织状况优于口腔组(P<0.05),且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提升组各评分均高于口腔组(P<0.05)。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效果突出,可缩短愈合时长,并提高骨吸收量,预防严重并发症出现,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Straumann种植系统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105例患者,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分别采用上颌窦外提升联合CGF进行骨增量植入Straumann种植体141颗,同期种植132颗,延期种植9颗,术后6~8个月后完成上部修复,随访3~4年。结果观察期内141颗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良好,未出现松动脱落,CBCT显示种植区骨高度增加明显,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使用Straumann种植系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存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72-573
目的观察与研究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行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58岁。对该患者通过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提升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共有88枚种植体植入,手术时,不将任何骨充填材料植入上颌窦内,缺牙部位牙槽骨的骨高度可为5~8mm,平均为(6.58±1.02)mm。针对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与窦底改建状况进行卡方检查。结果该患者中有1例种植体在术后15d由于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而取出外,其他患者的种植体均能够与骨良好的结合,完成了义齿的修复,种植体的咀嚼功能良好且附近软组织未出现发炎等症状。上颌窦内种植体平均凸入2.56mm,48枚(55%)种植体的根方有新骨形成,30枚(35%)有新的上颌窦底形成,9枚(10%)无明显新骨形成。从统计学分析可看出,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和窦底改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191)。结论要严格掌控上颌窦提升手术的适应证,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在短期内是可以预期的,上颌窦提升的高度与新窦底的形成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上颌磨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5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采用56枚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术后随访记录周围软组织形态、种植体松动度、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56枚种植体均未发生感染,有1例没有骨结合,二期手术时脱落;1例骨结合不良,修复时基台螺丝未加力到35 Ncm,修复后半年脱落;3例3枚植体于修复后出现水平食物嵌塞,其余患者均较为满意.结论 种植修复上颌磨牙的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上颌后牙缺失骨高度不足临床治疗中展开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6月间进入某院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共10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修复方案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06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28颗,其中对照组112颗,观察组116颗。骨愈合期间,对照组1颗种植体于种植后第4周失败脱落,观察组种植体无脱落,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分别为99.11%(1/112)和100.00%(0/116)(P>0.05),统计学差异不显著;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平均骨质增量和骨边缘丧失情况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短,且观察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美观满意度为86.7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上颌后牙缺失骨高度不足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某院收治的需进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共植入103枚种植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随访时间1~8年,平均随访(2.72±1.43)年。通过X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来观察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80例施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患者中,8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上颌窦黏骨膜穿破,但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等相关并发症。全部植入的103枚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均为良好,均顺利完成义齿种植修复,至今仍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状况,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对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采用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G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37例患者(47个种植位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植入位点分为试验组(20例,23个种植位点)和对照组(17例,24个种植位点),在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入47枚种植体,试验组在上颌窦内植入CGF,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于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结果 仅有1例患者因咬硬物致种植体松动,存留率为97.9%(46/47)。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的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按提升高度分为三组:1组(<3 mm),2组(3~4 mm),3组(>4 mm)。术后6、12个月不同窦底提升高度组间的窦内骨增量比较,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组窦内骨增量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到至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上颌后牙区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实施口腔种植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共使用41颗3i种植体植入上颌后牙区。6个月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牙齿功能良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种植体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理想。结论上颌窦提升术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术中疗效可靠,可扩大牙体种植术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上颌前牙缺失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5例在牙槽嵴顶植入种植体,并在周围骨缺损区植骨,建立骨支架;转移瓣与滑行瓣重建种植体周围牙龈,精确比色,精度烤瓷修复.对照组15例常规植入种植体,植骨,基台牙龈成形,比色,烤瓷修复.两组均分别于种植修复后3、6、12个月应用划卡满意度评价技术,观察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种植修复后牙龈美学评价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实验组满意度80%,对照组40%;实验组不满意度7%,对照组40%.结论 上颌前牙种植体周围牙龈美学重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DIO两段式宽体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0例缺失上颌后牙患者的48个牙位植入48颗DIO宽体种植体。术后6~8个月,纳米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 48颗种植体修复时无1例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8个月,48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症,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上颌后牙区缺牙采用两段式宽体种植体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宋飞翔  薛浩伟  潘涛  堵梦雨  张令达 《安徽医药》2017,21(11):2005-2008
目的 研究引导骨再生术(GBR)结合骨挤压应用于单颗上颌前牙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单颗上颌前牙缺失伴骨量不足患者19例,共植入19颗种植体.种植手术中联合应用GBR和骨挤压术以改善术区骨量不足的情况,同期植入种植体.4~6个月后复诊,行二期手术,2周后待牙龈形态恢复良好,修复缺失牙齿.牙冠修复完成后嘱患者3、6、12个月后复诊并拍摄CBCT或牙片,观察患者软硬组织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共植入19颗种植体,术前牙槽嵴下方1 mm唇腭向平均宽度为(3.3±0.20)mm,术后4~6个月后平均宽度为(6.7±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8,P<0.05).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成功率100%,患者对种植修复后的效果满意.结论 GBR联合骨挤压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种植术区骨量不足的问题,在修复单颗上颌前牙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拓宽了种植修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上颌磨牙区种植修复后维护效果。方法为11位患者植入了18颗种植体,患者每天刷牙2次。分别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复查,包括摄X线片、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上颌磨牙区18颗种植体修复24个月后,有8颗菌斑指数为2,10颗菌斑指数为1。龈指数均为0,即探诊无出血。 X线片显示在种植钉周围无黑线出现,种植钉稳固。结论18颗种植牙修复24个月后,取得了较为满意临床效果,口腔卫生是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多见于中老年人,解剖上此区多由于上颌窦底过低可用骨量不足、牙槽骨萎缩、骨质较为疏松、上颌窦气化等限制,为牙齿种植修复增加了难度[1]。上颌后区骨量不足种植体植入有多种方法,以上颌窦内、外提升术最为常用。慢性牙周炎是上颌后牙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牙槽骨常因牙周病的破坏而不同程度的骨吸收,然而牙周炎患者种植术后感染的风险较高。上颌窦内提升术相对外提升术手术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汤春波  马建民 《江苏医药》1999,25(3):212-212
我院自1995年IO月至1998年3月完成了140枚上颌前牙种植修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7例患者共植入176放种植体,其中下颌前牙5枚,后牙对故(占1761%),上颌前牙140枚(占79.55%)。二、材料和器械:BLB种植体系统(北京莱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HKM双马达种植机(德国产);NSKI/20减速手机(日本)。三、手术及修复过程:BLB种植系统有九个部件和配套工具,常规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经过4~6个月的愈合期,行二期手术置换愈合基台,2周后选择合适的高度不等的外六方基台,再以精确配套的阴模转移系统将基台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