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水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47+49-47,49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重度COPD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与观察组相比,t=2.3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重度COPD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闵蕾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97-2798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观察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均有显著改善(t=4.01、4.11、4.67、5.21、5.98、6.25,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97、4.05、4.44,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 (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 (28/38)(x2=5.7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3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分为3组各31例,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250 μg)1吸,早晚各1次,孟鲁司特钠10 mg/次,顿服,共8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250μg)1吸,早晚各1次,共8周.孟鲁司特钠组服用孟鲁司特钠10 mg/次,顿服,共8周.比较3组患者症状改善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治疗后观察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和孟鲁司特钠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PEF高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EV1:(1.65±0.52)L比(1.52±0.63)L,(1.46±0.53)L;FEV1%:(64.41±10.31)%比(62.81±11.03)%,(59.02±11.19)%; PEF:(5.24±1.15) L/min比(6.10±1.28) L/min,(6.62±1.00) L/min,均P<0.05].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优于单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或孟鲁司特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COPD稳定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FEV1/FVC,FEV1)改善及Zung抑郁评分(SDS)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升高,Zung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确诊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多索茶碱片0.2 g/次,2次/d;治疗组6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1吸/次(每吸含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2次/d,经准纳器吸入.两组常规给予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必要的家庭氧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未发现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所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肺功能减退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一般平喘药,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治疗。观察2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可减轻COPD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严怡 《海峡药学》2016,(12):201-203
目的 观察和评价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氯替卡松吸入治疗,疗程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FEV1、FEV1/FVC、FEV1%Pre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结果治疗前FEV1(1.62±0.35)L、FEV_1/FVC(53.50±6.83)%、FEV_1/预计值(53.22±6.14)%疗程结束时FEV_1(1.84±0.23)L、FEV_1/FVC(64.08±6.12)%、FEV_1/预计值(63.42±5.37)%疗程结束时FEV_1、FEV_1/FVC及FEV_1/预计值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6MWT(423.94±18.35)m,疗程结束时6MWT(518.78±13.29)m,治疗后患者6MW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C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稳定期C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μg,吸入,1次/d)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人剂(50μg/500μg,吸入,2次/d)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按需吸入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前、后8周运动耐量的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6MW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治疗组中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FVC、FEV1,和FEV1%pre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C组COPD患者,优于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按需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7例,分别采用COPD缓解期常规治疗方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盐疗1周期,盐疗2周期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观察肺功能、因COPD住院次数.结果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和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肺功能明显改善、因COPD住院次数减少(P<0.05),而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对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患者因COPD住院次数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 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减少因COPD导致住院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毛美琴  赵正宇  沈健 《海峡药学》2011,23(6):132-13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48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B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的评分、肺功能的检测和6 min步行距离(6MWT)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COPD,疗效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同非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治疗前后通过对肺功能检查变化讨论沙美特罗氟替卡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差异有显著性,非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大部分肺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显著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和改善症状。可作为COPD稳定期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同时吸入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FVC和FEV1/FVC)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12周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下降,6MWD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FEV1)、第1秒呼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及6MWT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莉  罗晨  周辉 《中国医药》2012,7(7):827-829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异丙托溴铵吸入联合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13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并均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1吸/次(含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500μg /吸),2次/d;观察组另加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刺,l喷/次,4次/d.2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等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P<0.01,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及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C:(2.4±0.6)L比(2.2±0.5)L,FEV1:(1.6±0.5)L比(1.4±0.4)L,FEV1/FVC:(80±12)%比(75±12)%,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O2 PaC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P<0.01,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O2:( 70±10)mm Hg(1 mm Hg=0.133 kPa)比(67±8) mm Hg,PaCO2 (47±8)mm Hg比(50±8)mm Hg,均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98±10)、(89±9)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99±9)、(93±9)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OPD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异丙托溴铵吸人联合治疗中、重度COPD能够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对160例确诊为COP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吸入舒利迭(试验组)、辅舒酮加万托林(对照组),疗程6个月,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应用辅舒酮加万托林组比较,舒利迭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 舒利迭对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COPD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复合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COPD的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沙美特罗组和福莫特罗组。沙美特罗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粒/次(每次应用药粉吸入器吸入1粒),1次/d;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1吸/次,2次/d。福莫特罗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用法、用量同沙美特罗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和COPD评估测试(CAT),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气分压[pbt(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bt(CO2)],白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三个维度评分、呼吸困难分级和CAT评分、pbt(CO2)、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FEV1、FEV1%、FEV1/FVC、pbt(O2)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美特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显著低于福莫特罗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组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中重度激素耐药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 COPD患者,对照组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组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患者用药12周后的肺功能指标、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 使用茚达特罗组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在用药后12周后的FEV1 和 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差异性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FVC)无统计学差异性改变(P>0.05).结论 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改善中重度激素耐药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对改善COPD肺功能的疗效.方法 96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5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吸入噻托溴铵18μg/次,1次/d.比较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 45/48),对照组为70.8% (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 (1/48),观察组为4.2% (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具有更强大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改善COPD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疗程6个月,比较二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EV1、FEVl/FVC及FEVl/预计值)及生活质量(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有效预防急性加重的发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