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最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婴幼儿需要PD55例患者,平均(1.6±0.8)岁。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同时予以其他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支持等。结果PD治疗4h后,血清即和HCO3^-得到纠正,BUN、Ser下降,尿量增多。急性肾损伤4h内开始PD患者治愈率85.29%,PD时间平均(25.05±16.36)h;4h后PD患儿治愈率61.90%,PD时间平均(49.05±22.67)h。对比4h内开始PD治疗较4h后PD治疗患者恢复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低心排、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尽早应用PD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越来越多,虽然先天性心脏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监护水平逐步提高,但由于疾病本身复杂,不可避免的会有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机率。新生儿、小婴儿ARF最常见的病因是肾前性因素,导致ARF的主要机制是肾灌注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低血压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心病术后患儿采用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对BUN、SC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0例先心病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与观察组(20例,采用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比较两组BUN、SCr水平及其并发症。结果透析后,两组患儿BUN、SCr水平均得到改善(P <0.05),且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有1例(5%)引流不畅,观察组有2例(10.00%)引流不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用于先心病术后患儿,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衰竭(ARF)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病死率为45%~100%[1、2]。腹膜透析(PD)是治疗ARF的简便、安全、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ARF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本文对2008年1月-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治疗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心脏病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原因及腹膜透析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12例小儿心脏病术后ARF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ARF经腹膜透析的治疗血钾1~2d内恢复正常,2~5d血碳酸氢根恢复正常,3~8d血尿素氮下降45.2%,血肌酐下降40.3%。结论腹膜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ARF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2例先心病术后ARF行P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2例患儿中治愈6例,占27.3%,死亡16例,占72.7%,本组病例K+和HC03-指标在PD治疗48h后明显好转(P<0.05)。治愈患儿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指标呈好转趋势(P<0.05);死亡患儿无改善。结论小儿心脏手术后ARF应用PD治疗能够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行心脏手术872例,其中1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术后行腹膜透析治疗,通过尿量的观察、血电解质的监测、容量负荷的计算以及肾功能的检测,及时把握腹透时机并积极处理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中2例因严重低心排出量而死亡。余5例均在腹透支持下安全度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后逐步恢复肾功能。结论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时腹透治疗能及时有效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顺利渡过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初期不同透析剂量对患者临床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6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腹膜透析,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 B组和C组患者于透析剂量较低的A组患者相比,透析后尿量显著降低,且每天透析时间所有延长,三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比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对比则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在腹膜透析的初期,不同的透析剂量在离子代谢、酸碱代谢、营养状况和透析充分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科从1987~1990年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插管术后30例导管移位病例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30例尿毒症病人,入院后均采取腹透插管术腹透治疗,22例住院透析,8例在家行CAPD治疗,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其中30例病人中因腹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自动化腹膜透析与人工腹膜透析治疗在肾病内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0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不同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常规组选择人工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选择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分析两组的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腹膜炎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研究组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物质生活、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化腹膜透析在肾病内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处理体会。方法 2000-03~2005-05新生儿复杂先心病一期根治术后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3h至28d,平均(14.8±6.9)d;体重2.2~4.3kg,平均(3.2± 0.4)kg。其中大动脉转位(TGA)21例;主动脉弓中断(IAA)7例(A型4例、B型3例);法洛四联症(TOF)2 例;TOF合并肺动脉闭锁7例(Ⅰ型6例、Ⅱ型1例);永存动脉干(PTA)5例(Ⅰ型4例、Ⅱ型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4例(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1例)。术毕均采用改良超滤,延迟关胸6例(2003年以前患者),呼吸机支持麻醉清醒前均采用压力控制(PC)模式,清醒后均采用压力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C)+压力支持(PS)模式,术后均应用多巴胺、米力农,积极纠治酸、碱及电解质紊乱,2003年以后9例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和/或肾功能不全者给予腹膜透析。结果全组病死6 例,病死率13%;其中2003年以前病死4例。病死于低心排2例,肾功能不全2例,低心排合并肾功能不全2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低糖血症、低氧血症、右上肺不张、感染、气胸。结论积极防治术后肾功能衰竭和低心排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此外,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生存率.方法 纳入2010年1至6月在我院规律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随访至201 3年6月,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经筛选,83例患者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血液透析53例,腹膜透析30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血液透析患者较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更好(P=0.045).结论 在合并有亚临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或许更适合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肖枫林  周春华 《中国医药》2013,8(7):963-965
目的 探讨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转归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海军总医院腹膜透析时间超过1年的67例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维持腹膜透析组(37例)、转向血液透析组(4例)、转向移植组(2例)及死亡组(24例).结果 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明显低于维持腹膜透析组、转向血液透析组、转向移植组[(21±4)g/L比(29±6)、(30±4)、(36 ±7) g/L,(1.52±0.15)比(1.81±0.16)、(1.86±0.35)、(1.95±0.17),均P<0.05].维持腹膜透析组水清除指标明显高于转向血液透析组、转向移植组及死亡组[日超滤量(UF)+尿量(UV):(1.93±0.33)L比(1.50±0.08)、(1.65 ±0.35)、(1.33±0.47)L,(UF+ UV)/体表面积:(1.14±0.12)比(1.04±0.03)、(1.07±0.09)、(0.87±0.37),均P<0.05].维持腹膜透析组及转向移植组残肾功能明显高于转向血液透析组、死亡组[残肾Kt/V:(0.43 ±0.21)、(0.39±0.06)比(0.10±0.04)、(0.18±0.09),残肾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3.1±8.8)、(17.8±2.7)L·周-1·(1.73 m2)-1比(2.4±1.1)、(5.0±2.1)L·周-1· (1.73 m2)-1,均P<0.05].死亡组死亡前3个月总Kt/V及总Ccr均明显低于死亡前1年[分别为(1.52±0.15)比(1.82±0.17),(46 ±7)L·周-1·(1.73m2)-1比(58±6)L·周-1·(1.73m2)-1,P <0.05或P<0.01].死亡组24例中有10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的最主要病因.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以及血压控制不佳都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残肾功能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3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更换短管组38例)与对照组(不更换短管组45例),两组患者在发生腹膜炎时均由同一腹透护士行腹腔冲洗至腹透液清亮后,观察组予更换腹膜透析短管,对照组不予更换短管,再均按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炎治疗指南规范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症状改善时间、半年内腹膜炎复发率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38例中3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7.89%,半年内11例复发(28.94%),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18±4.41)d,腹痛消失时间为(3.03±2.94)d;对照组45例中5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拔管率为11.11%、半年内12例复发(26.66%),腹透液清亮时间为(5.09±3.59)d,腹痛消失时间为(2.73±2.93)d;拔管率、腹膜炎复发率、腹透液清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时更换短管与否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预后无明显影响。不予更换短管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液中添加黄芪对透析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江苏医药》2005,31(4):258-260
目的观察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黄芪注射液对患者透析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28例终末期肾脏病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黄芪注射液(10 ml/L),观察期9 d,对比用药前后腹膜对尿素氮和肌酐转运、葡萄糖重吸收率、24 h净超滤量以及透出液白蛋白水平和透析充分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黄芪注射液后,4 h尿素氮、肌酐透出液与血浆比(D/P)值显著升高[(0.82±0.09) vs (0.89±0.08),P<0.01;(0.65±0.12) vs (0.71±0.10),P<0.05]尿素氮、肌酐溶质转运面积系数(MTAC,ml·min-1·1.73m-2)明显升高[(16.58±5.15)vs (22.51±7.53),P<0.01;(9.53±3.65) vs (11.44±3.22),P<0.05].用药后患者周腹膜尿素氮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KT/V和Ccr,L·周-1·1.73m2)明显增高[(1.42±0.34) vs (1.68±0.37),P<0.05;(36.81±7.13) vs (41.93±6.21),P<0.05].用药前后患者周残余肾KT/V和Ccr无明显变化,葡萄糖重吸收率无明显变化.用药前后患者24 h净超滤量显著升高[(535±397) vs (931±485)(ml/24 h),P<0.01],透出液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腹膜透析液中添加黄芪注射液可以提高患者腹膜对尿素氮、肌酐和水的清除,能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且不增加白蛋白的流失和葡萄糖的重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儿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一般护理方案,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采用本院自拟的满意度问卷调查收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通过护理纠纷发生次数及主动对护理工作提出表扬的患儿家属例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实验组中提出表扬的例数(31)显著多于对照组(12)(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较少发生护理纠纷(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儿舒适度,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得到提高,对于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及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因素,以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及避免其所致的严重后果。方法调查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本腹透中心进行CAPD的终末期肾病的临床资料,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原因,时间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18人次发生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功能性引流不畅,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解决。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大多发生在腹膜透析的头1个月内。6例需行手术复位。结论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功能性引流不畅。因大部分患者发生在术后头1个月内,故需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虽然大部分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可保守治疗解决,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行手术复位。植管时透析管放置位置正确和术后积极护理是防止透析液引流不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测定我院72例CAPD患者的血液生化检查。血钾〈3.5mmol/L定义为低钾血症,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低钾组与非低钾组。并进行营养状况的主观综合评价(SAG)。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钾血症22例(30.6%),老年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为35.7%(与非老年组血钾水平比较,P〈0.05);低钾组与非低钾组相比,低钾组血钾、Scr、Bun、PA明显降低,(P〈0.05);两组尿量、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钾水平与PA、Scr、Bun、SGA呈正相关(r=0.501,0.993,0.624,0.229,P〈0.05)。结论低钾血症可以作为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之一;老年CAPD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及时发现与纠正低钾血症有助于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立即应用增量式腹膜透析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61例行腹膜透析置管并首次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于术后72h~2周采用IPD和CAPD模式行增量式腹膜透析,术后2周逐渐过渡至传统的CAPD,观察其透析效果和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前、术后3d、术后1个月进行血液生化结果的计较,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白蛋白、血清磷及血清钾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钙、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上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中腹膜漏、伤口愈合不良、腹壁疝等的发生率为1.0%,飘管和大网膜包裹发生率为2.47%.结论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立即应用增量式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