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少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少脂肪性肾AML CT表现,着重分析病灶的大小、部位、轮廓、密度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等。结果:12例12个病灶均表现为实性肿块,CT平扫7个病灶呈均匀略高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3个病灶内示散在小结节状低密度影,9例肿块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形,全部肿块与肾实质分界清楚,8例肿块突向肾轮廓外1/3~1/2,9例病灶在CT增强扫描肾皮质期明显强化,6例为均匀强化,3例病灶内散在低密度灶未见强化,7例在肾实质期呈相对低密度,2例仍强化明显,3例双期增强均扫描表现为病灶内轻度条片状强化。结论:少脂肪性肾AML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有利于和肾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肉瘤3例(巨块结节型2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内部见云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巨块结节型主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弥漫多结节型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均呈持续向心性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条带状低密度区;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另1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CT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且向中央扩展,延迟期肿瘤均匀强化且程度降低.结论: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唐浩  邹丹凤  陈卫国   《放射学实践》2012,27(2):182-185
目的:探讨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血管肉瘤3例(巨块结节型2例,弥漫多结节型1例),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2例内部见云絮状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巨块结节型主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弥漫多结节型呈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均呈持续向心性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平扫以等密度为主,夹杂条带状低密度区;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另1例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延迟期强化度减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CT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增高且向中央扩展,延迟期肿瘤均匀强化且程度降低。结论: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读片窗     
患者女,45岁.平时无不适症状,常规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实验室检查:尿白细胞计数、隐血、葡萄糖、蛋白质均阴性.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7.35×1012个/L,血红蛋白201 g/L. 影像学检查:CT扫描:平扫显示右肾中下部后份见肾脏皮质局限性突起,呈等密度改变,病灶未见明显钙化灶(图1A).增强扫描显示右肾中下部后份动脉期见直径约2 cm弱强化肿块,CT值约62HU,边界清楚(图1B);肾实质期肿块呈持续轻度强化,CT值约67 HU(图1C).MRI扫描:平扫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略低信号(图2A);动态增强序列动脉期肿块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图2B),实质期肿块呈现轻度强化、并见肿块边缘轻度环形强化改变(图2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6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进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并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增强特点。结果病灶多位于肝表面和肝浅表实质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最小的1.7cm×2.1cm,最大的4.9cm×3.7cm,CT平扫4例为低密度影,1例为等密度影,其中1例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等密度影,增强后5例病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内部无增强表现,1例病灶内部见多发斑块状与肝实质等密度强化灶,病灶边缘见细环形强化且在延迟期更明显。结论病灶内部三期基本无强化和周边可伴有或不伴有环形强化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主要CT表现,MSCT是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成人肾母细胞瘤作者简介:程沛弦(1979-),女,浙江乐清人,毕业于温州医学院,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通信作者:邱乾德主任医师E-mail:WZ31mr@163.com CT表现。结果肿块位于右肾3例,左肾3例;肿块呈圆形3例,椭圆形3例;肿块最大直径3.7~13.0 cm,平均(7.4±7.6)cm。肿块呈低密度2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1例,高低密度1例,平扫CT值平均(48.2±4.5)HU;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2例;肿块界限清楚4例,界限不清楚2例;肿块内不规则或裂隙状和条片状高密度4例,瘤内见小片状钙化2例。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呈轻度-显著不均匀强化,CT值平均(87.8±6.8)HU,其中2例肿块周边呈小片状强化,2例肿块中心呈斑片状或絮状强化;门静脉期肿块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CT值平均(76.2±5.4)HU,其中3例肿块中心及周边小片状、结节状和网格样强化;残留的肾实质强化呈“新月形”或“环形”。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内见不规则或裂隙状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显著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呈轻至中度强化,残留的肾实质强化呈“新月形”或“环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各亚型肾细胞癌(RCC)的MSCT诊断和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CC,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相对照。结果 :35例透明细胞癌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中22例见坏死囊变区,4例见出血灶,3例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快速下降,排泄期持续下降,表现为"速升速降"型;6例乳头状细胞癌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乏血供表现,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嫌色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呈类圆形,其中1例病灶内有钙化灶,平扫密度较均匀,向肾皮质和肾窦膨胀性生长,增强扫描呈"平台型"均匀轻中度强化;1例集合管癌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病灶内均可见出血、坏死征象,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并侵犯周围组织、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各亚型RCC的病理学特点是CT表现的基础,仔细观察MSCT动态增强扫描特点,可提高RCC的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CT表现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性.方法 对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膨胀性生长27例中高分化24例,中分化3例;浸润性生长23例均为低分化.结果 膨胀性生长27例,CT平扫显示界限清楚,呈团块状不均均匀的低密度,CT值18~30HU,肿块均见坏死囊变,其中瘤内出血11例,假包膜18例,瘤块破裂2例.肝内结节状转移2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静脉瘤栓2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均匀性强化2例;斑片状、条索状强化9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9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7例.浸润性生长23例,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CT值23~31HU,其中界限清楚7例,界限不清楚16例,囊变坏死7例,瘤内出血5例,瘤块破裂1例.肝内结节状转移8例,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7例,静脉瘤栓9例.增强扫描见实质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2例;散在斑片状、斑点状强化12例;瘤灶边缘环形强化4例;瘤灶边缘线形强化5例.结论 CT征像能反映出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恶性程度,膨胀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恶性度较低,预后良好;浸润性生长的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肝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或相关临床资料证实的11例肝淋巴瘤病例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肝淋巴瘤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淋巴瘤侵犯肝脏形成结节或肿块时,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CT影像差别不大,平扫表现为肝内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轻中度强化或见边缘轻度环形强化、边界较清,动态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的特点。结论:结节或肿块型肝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肝淋巴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IMT患者的CT、MRI资料,其中4例行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边界、密度或信号、强化模式等。结果:6例均为脾脏单发类圆形肿块,直径3.4~7.8 cm;5例位于脾上极,1例位于脾下极;2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欠清。4例CT扫描中,3例为均匀等密度软组织肿块,1例中央部出现囊变、小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无明显强化,2例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4例强化均稍增强;延迟期3例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脾实质,1例密度稍低于正常脾实质。2例MRI扫描中T1WI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明显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均未见明显强化,晚期病灶进一步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脾实质。6例病灶增强扫描后均出现完整或不完整包膜环,4例中央出现斑片状更低密度或无强化区。结论:脾脏IMT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脾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肿瘤CT表现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2例脾肿瘤均行CT平扫 增强检查,其中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27例,征象典型及病史明确25例。结果脾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多数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病变,1例血管瘤为等密度。血管瘤及淋巴管瘤可显示点状或小片状钙化。增强扫描,血管瘤显示延迟均匀强化特点,淋巴管瘤内间隔可轻度强化。脾囊肿无强化。脾脏恶性肿瘤多较大,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脾淋巴瘤表现为脾肿大或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CT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及B超检查,多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脾淋巴瘤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证实并经CT检查的淋巴瘤15例,并作文献复习。结果根据病理类型,15例脾淋巴瘤中,巨块型5例,均为脾内单发类圆形边缘不规则巨块性病灶;多发结节型8例,多发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的结节性病灶,绝大多数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度均匀或边缘强化,少数结节灶密度不均;弥漫粟粒型2例,CT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其中1例伴有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9例伴有脾外淋巴瘤。结论脾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腹内脾外病变CT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特征性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学证实的19例脾脏淋巴瘤的CT形态学的表现和强化方式.结果:19例患者脾脏体积测量为415.32~4196.15cm3,平均(1615±709.7) cm3.脾脏肿大17例(17/19,89.5%).肿块型病灶直径>3cm2例(2/19,10.5%);结节型病灶直径<3cm单发性4例(4/19,21.1%),多发性11例(11/19,57.9%);弥漫型病灶直径<5mm 2例(2/19,10.5%).CT平扫时病灶中心区CT值约为(40.43±9.44) HU;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中心区CT值约为(51.46±13.42) HU,静脉期病灶中心区CT值约为(66.36±21.71) HU,CT平扫时病灶中心区与增强后的动、静脉期病灶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脾脏淋巴瘤的病灶形态学改变和CT强化特点,可明显提高脾脏淋巴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男性5例,女性l例.年龄53~66岁(61.2±4.2岁).6例均行CT检查,观察6个病例的C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共9个病灶,其中3例单侧,3例双侧.肿瘤最大径6~13cm (8.4± 1.7cm).病灶呈椭圆形7个,不规则形2个.与正常肌肉相比,CT平扫呈稍低密度8个,等密度1个.5例伴有同侧肾脏的直接侵犯,表现为肿瘤包绕肾上极、肾门或相邻的血管,合并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脾脏浸润l例.4例行增强扫描,5个病灶轻度强化,肿瘤内部强化较均匀的3个,不均匀者2个.结论: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多为肾上腺区较均匀密实的密度较肌肉稍低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常轻度强化.肾上腺淋巴瘤易侵犯同侧肾脏及邻近血管.如果合并后腹膜淋巴结肿大以及脾脏浸润者,对肾上腺淋巴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资料,结合病理表现及文献资料对其影像特征进行讨论。结果:5例病人均接受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有延迟扫描。2例脾肿大,4例表现为脾脏散在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病灶,绝大多数病灶直径<2cm,1例表现为脾脏巨大肿块。CT平扫所有病灶密度与正常脾脏组织差异微小,病灶显示不清,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显示清晰,表现为边缘清晰的低密度结节或肿块,病灶部分稍有强化,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密度与正常脾组织接近,病灶基本消失。1例巨块形肿块病人还接受了腹部MRI检查,病灶T_1WI显示不明显,T_2W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信号肿块,其中心部分有轮辐状高信号区;FSPGR动态增强扫描,病灶随着时间延迟,强化程度逐渐增强,增强早、中期中心表现为轮辐状低信号区,于延迟期病灶完全强化,其中心轮辐状低信号区域信号反而略高出周围组织信号。肿瘤病理:肿瘤都是由类似于脾窦吻合的血管腔组成,部分区域呈囊状扩张,内衬单排立方或柱状内皮上皮,细胞无异型或核分裂,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结论:病灶延迟强化填充、MRI T_2WI低信号的特征,有助于对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脾SANT病人的临床特征及CT增强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无明显症状,CT增强检查显示脾实质内边界清楚低密度肿块,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密度低于脾实质,延迟期呈等密度,肿块内可见多发点状致密钙化灶。病理诊断为脾SANT。结论 脾SANT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淋巴瘤CT、MRI动态增强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6例。其中继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5例,原发性非霍杰金淋巴瘤1例。男4人,女2。年龄35~75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1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2名高年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析阅片,分别确定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以及强化程度,以及是否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2个病灶中,6个病灶呈椭圆形,肿块形4个,2个病灶呈肾上腺增生改变。肿瘤直径3.9~8.0cm。10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2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其中一个病灶内可见坏死。平扫CT值为24.1~35.2HU,平均25.5HU;CT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10个病灶均匀强化,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条状、网格状强化。动脉期CT值28.3~44.7HU,平均31.6HU。门静脉期继续强化,门静脉期CT值36.4~64.6HU,平均48.7HU。MR扫描T1WI信号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扫描信号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3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名医师诊断正确4例,2例误诊。结论:双侧肾上腺非霍杰金淋巴瘤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少见或范围较小,CT、MR动态增强呈轻~中等程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较均匀。肾上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前CT、MR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8.
章顺壮  周建军  马周鹏  王春   《放射学实践》2012,27(3):321-324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DCT平扫及皮质期和实质期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9例肾脏淋巴瘤共发现43个病灶,位于左侧肾脏18个,右侧肾脏25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2个,地图样或不规则形31个;其中8个病灶累及肾脏包膜,7个病灶累及肾门,3个病灶累及肾窦,所有累及肾脏的病灶均无包膜。病灶直径0.3~13.5cm,平均5.1cm。CT平扫示病灶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肾实质,动态增强扫描皮质期示病灶呈轻度-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呈中度强化。7例累及肾门的病灶内可见形态正常的肾脏血管,且肿瘤包绕但不压迫肾动脉和肾静脉。肾脏淋巴瘤平扫和增强密度均匀、强化不明显、缺乏包膜等征象与病理上淋巴瘤以单一细胞堆积为主,团块内细胞密集程度高、富含液体的间质成分少有关。结论: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对25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6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平扫检查25例在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20例中17例病灶呈明显团块状增强,2例病灶轻度增强,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3例(单纯室管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浸润1例)呈线样及小结节样增强,增强程度较均一.结论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信号强度及增强方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