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产后阴道血肿发生的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对76例产后阴道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急产占27.63%,第二产程延长占46.05%,血肿发生在会阴左侧切口处及左侧阴道壁占69.73%,血肿发生时间在产后2h内占84.21%。结论:产后阴道血肿的发生与产科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报告 12例产后阴道血肿的临床情况 ,以期引起注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产后大出血病例 10 8例 ,其中阴道壁血肿 12例占 11.1%。 12例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1~ 3 3岁 ,平均 2 5 .6岁。分娩孕周 3 7~ 42周 ,新生儿体重记载不详。分娩方式 ,自产 6例 ,产钳 4例 ,吸引产、臀牵引各 1例。1 2 产时异常情况 合并妊高征 5例 ,合并病毒性肝炎 1例 ,合并妊娠期特发性黄疸 1例 ,第二产程延长 3例 ,胎儿宫内窘迫1例 ,急产 1例。1 3 分析结果 (1)血肿的发现时间、位置与临床表现 :2h内发现 4例… 相似文献
4.
产后阴道血肿2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阴道血肿是经阴道分娩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虽然不高,然而一旦发生,便会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与精神创伤,并对产妇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23例产后阴道血肿的防治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阴道血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19例产后阴道血肿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19例患者经护理后均未发生大出血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产妇分娩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可能发生的阴道血肿,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1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共分娩1 648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49%。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无1例死亡。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8.
阴道壁血肿常发生于阴道分娩产妇,可造成产后出血、尿潴留,继发贫血、产褥感染,影响会阴切口愈合,处理不当可能危及产妇生命[1]。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产后阴道壁血肿产妇12例,均临床治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产后阴道壁血肿产妇12例,均于我院分娩后 相似文献
9.
曹郁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219-220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50例分娩产后出血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出血的原因,给出解决措施。结果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出血原因,胎盘因素12例(24%),子宫收缩乏力26例(52%),软产道损伤9例(18%),其他3例(6%)。结论产妇分娩后出血的原因较多,临床中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产后阴道壁血肿治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科临床工作中,阴道壁血肿虽为较少见的分娩并发症,但血肿范围仅限于阴道旁组织,外观难以发现,疼痛常与会阴侧切的疼痛混淆,易误诊,有时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才发现。本文通过对我院发生病例的产后阴道壁血肿的诊断、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道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产后阴道血肿与产科质量密切相关 ,现将我院2001年2月~2002年2月发生的产道血肿2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4例产妇年龄20~30岁 ,平均25岁 ,其中初产妇21例 ,经产妇3例 ,分娩孕周分别为38、39、40周 ,新生儿体重3250g~4250g ,平均3400g。发生会阴血肿5例 ,阴道血肿11例 ,阔韧带血肿9例 ,分娩方式顺产16例 ,产钳助产5例 ,胎吸3例。1 2临床表现 :5例会阴血肿于产后在产房观察期间发现阴道表面青紫肿胀约3cm×4cm大小肿块 ,表面皮肤紧张 ,触痛明显 ,观察30分钟无明显增大 ,11例阴道血肿均为会阴侧切术 ,其中3例伴有胎吸术。血肿… 相似文献
12.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142例(出血组)和正常产妇284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筛选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1)出血组孕妇临产前体重、宫高、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1~0.05);(2)出血组宫缩乏力、不孕史、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合并妊高征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1);(3)以出血量为因变量,余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只有妊高征、新生儿体重、胎盘粘连、第三产程4个因素进入的回归方程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并发妊高征、巨大儿、胎盘粘连、第三产程延长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妊高征和巨大儿防治、避免多次妊娠流产、减少胎盘粘连、处理好第三产程是减少阴道分娩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局聚而形成[1-2],是分娩所产生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产道血肿的发生率0.15%,其中,52%的病例有各种并发症[3]。其常常于胎儿娩出后突然出现,也可因破裂的血管较小,缓慢形成。因其发病隐蔽,常被忽略而延误。一般情况下血肿较小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可以立即止血。如果发现较晚不及时处理使血肿逐渐增大,则可并发严重的产后出血。给产妇带来痛苦和精神创伤,严重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慧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7):49-52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59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把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前检查情况及住院分娩情况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运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9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9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7.6%.发生产后出血产妇中,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双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5),产前检查3次以下高于产前检查3次以上(含3次)(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高于无产前高危因素(P<0.01).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宫缩乏力占56.56%;胎盘因素占26.77%;软产道损伤占16.67%.结论 产科高危因素和缺乏产前保健是产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处理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情况,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防治产后出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妇产后出血率为4.26%,剖宫产引起产后出血的概率是阴道产的1.67倍,其中由于宫收缩乏力情况的有45例占56.25%,胎盘因素的有19例占23.75%,软产道裂伤情况的有11例占13.75%,凝血功能障碍情况的有5例占6.25%。另外,流产、分娩史、精神因素、妊娠并发症等也是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造成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实行综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及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结果两组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没有显著地差异(P〉0.05),观察组的胎儿体质量、出血量以及分娩前后血红蛋白指标的差值、红细胞比容的差值均存在显著地差异(P〈0.05)。结论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几项因素包括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应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各个阶段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处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因素(53.8%)、其次为胎盘因素(30.7%),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在孕产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出血的原因有产程延长、剖宫产、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等。结论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产妇生命最严重的产科并发症,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相关因素致产后出血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7例产后出血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与高危妊娠、分娩方式、胎次、胎儿体质量有密切关系,发生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结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相关因素的预防,正确处理产程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