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左房扩大意义与心房纤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房纤颤(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360例EH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及三导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仪,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射血分数(EF)值、E/A比值及房颤的检出。结果:EH组LA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者LAD较高血压无LVH及对照者显著增加(P〈0.05),LAD与EF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EH患者伴左房扩大者中62.2%发生心房纤颤,EH伴心房纤颤患者中左房扩大者占97.53%。结论:EH患者LAD较正常者增加,35.0%EH患者伴有左房(LA)扩大。LA扩大与EH伴LVH及心功能减退有关,LA扩大与心房纤颤的发生有关。LA扩大可能是EH病情进展、心功能减退及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2.
C.  Plathow  M.  Klopp  C.  Thieke  F.  Herth  A.  Thomas  A.  Schmaehl  叶锦棠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19-419
应用心脏CT评价左心室(LV)和左心房(LA)N量尺度、LV综合功能、LV心肌质量的参考值。120例病人接受了64层CT和双源CT的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所有检查个体均为低的心血管危险度,心电图正常,生物标记物阴性,心脏CT检查结果正常。所有受检者在入选时和临床随诊的6个月内均无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心脏测量包括间隔厚度(SWT)、后壁厚度(PWT)、LV内径(LVID)、LA前后径(LADsys)、收缩末容积(ESV)和舒张末容积(EDV)、LV心肌质量(LVMM)。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MR在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房功能评估中的价值,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MR资料,获取临床常规的二腔心、三腔心以及四腔心电影序列图像,使用心脏分析软件Report-Card 4.0测量左心房的内径、容积,评价左心房的收缩功能.收集3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左心房内径、容量以及功能的差异.结果 29例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二腔心长径、四腔心长径、三腔心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62.55±8.19)mm和(44.35±6.34)mm,t=9.565;(70.10±12.05)mm和(53.95±6.96)mm,t=6.332;(41.37±8.99)mm和(28.89±4.36)mm,t=6.819)],左心房二腔心面积、四腔心面积、三腔心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2698.24±749.16)mm^2和(1634.41±294.67)mm^2,t=7.298;(3077.50±863.77)mm^2和(1909.23±323.86)mm^2,t=6.925;(2622.14±720.42)mm^2和(1633.63±281.41)mm^2,t=7.269)],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左房收缩前容积较对照组增大[(分别为(116.62±49.34)ml和(60.08±13.18)ml,t =6.058;(70.38±42.22)ml和(22.06±7.90)ml,t=6.161;(96.37±44.42)ml和(38.96±12.09)ml,t=6.825)],左心房射血分数、被动射血分数、主动射血分数较较正常组减小[(分别为(41.53±11.70)%和(63.61±9.56)%,t=-7.952;(17.55±9.48)%和(50.41±15.13)%,t=-9.958;(28.94±12.54)%和(43.20±12.78)%,t=-4.324),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利用心脏MR中临床常规的二、三、四腔心电影序列,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不仅表现为心房增大,其心房的收缩功能也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联合斑点追踪(3D-ST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功能早期损伤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35例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初诊T2DM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35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二维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A峰值比]、3D-STI相关参数[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左心房相关参数[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主动脉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总排空分数(LATEF)]。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的LAD、IVST、LVESD、LVEDD、LVEF、E/A峰值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GCS、GLS、GRS、GAS的绝对值、LAPEF、LAT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AVImax、LAVImin、LAVIp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评估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左心房的容积和功能,为科学训练和医学监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名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年龄20.5±1.5岁,技术等级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为研究组,选取15名无运动习惯者为对照组(年龄21.6±2.8岁)。所有被检者行CMR扫描获得电影序列,由2名医师独立应用心血管分析软件测量心脏容积和功能,应用CMR特征追踪(CMR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和应变率等参数,两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篮球运动员的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RVEDV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增大(P<0.05),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减低(P<0.05),左心房的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增大(P<0.05)。在左心房功能方面,左心房的总射血分数(LATEF)、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篮球运动员的左心房总应变(εs)、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心肌做功技术评价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各参数对LAD狭窄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疑似诊断为冠心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9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3 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LAD狭窄程度,分为对照组(无狭窄)、轻度组(0<狭窄程度≤50%)、中度组(50%<狭窄程度<75%)和重度组(狭窄程度≥75%),每组均筛选30例符合超声检查入选标准、无器质性病变及其他检查禁忌证的患者纳入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参数,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做功效率(GWE)和整体无效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参数对LAD中、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4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接受药物治疗情况和常规超声参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期二尖瓣口流速、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GWE、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首先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将全部患者进行测量,测出他们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再根据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将100例的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射血分数(EF)正常,后者EF降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测试1次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值差异有统计意义,而将二者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脏及多病因心力衰竭不能用来确诊,但是在监测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以及左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心脏彩超测量76例充血性左心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并根据EF值分为正常组与降低组,对治疗前后EF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降低组治疗前后EF值对比、降低组的治疗前后EF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0.05,正常组治疗前后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心脏彩超检查的左室射血分数对多病因心力衰竭的诊断无特异性,不能作为单一确诊标准,但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可信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杨婕  汪霞  周侗  汪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33-1836
目的 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AO/LA)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住院和门诊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统计患者,男60例,女58例,测量二尖瓣舒张期频谱,计算E/A比值,采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 ',舒张晚期A'和收缩期S'速度,用Teich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一点法测量左心室Tei指数.计算E/E',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E/E')/S'公式,计算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数(global function index,GFI),根据心底波群主动脉内径(AO)与左心房内径(LA),把AO/LA大于1与小于1分为两组,在两组内将上述诊断左心室功能测量计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 男性患者AO/LA>l者30例,<1者30例;女性患者AO/LA>1者29例,<1者28例.男性两组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性患者两组左心室EF比较无差异性<0.5,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E/E'和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指标Tei指数和/或GFI指数,男女患者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001.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AO/LA<1是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心脏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容积的公式复杂,其精确性亦有争论。本院以经食道心脏超声(TEE)技术对38例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采用测量左心房收缩期最大横径的方法,观察了二尖瓣狭窄病变对左心房容积的影响,并以同期接受TEE检查的52例其它疾病患者作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驻守海拔2800 m官兵与海拔4820 m官兵的左心功能及右心参数变化差异,探讨海拔高度对高原驻守官兵心脏的影响。方法利用飞利浦便携CX50型超声诊断仪,对驻守海拔2800 m官兵33名( A组)和海拔4820 m官兵25名(B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检查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LVDd)、左房收缩末左右径(LASd)、右房收缩末左右径(RASd)、右室舒张末左右径(RVDd)、肺动脉内径(PAd)、二尖瓣口E峰与A峰血流速度(MVE、MV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 E′)、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 A′)、肺动脉加速时间( PVAT)、肺动脉平均压力( PAMP)。结果 B组的MVE、MVA、E′、E′/A′均低于A组,LVDd小于A组,PAd及A′大于A组,PVAT明显小于A组,PAMP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RASd、RVDd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与低海拔高原驻守官兵比较,驻守超高海拔高原官兵左室舒张功能减低,PAd增宽,PVAT缩短,PAMP增加,表明超高海拔高原环境对驻守官兵的心脏有一定影响,应该制定相应的健康保障策略,以切实防止或减轻超高海拔高原对官兵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超声心动图为对照标准,探讨双源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及其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1月~6月冠心病患者58例,其中合并II型糖尿病患者29例。全部病例于3天内行心脏双源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左心功能各参数。结果: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0.702~0.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所测冠心病合并II型糖尿病组左心功能指标EDV、ESV值均较非糖尿病组测值高,EF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评价左心功能相关性好,双源CT是一种评价左心功能准确可行的方法,一次冠状动脉造影所获得的数据,不但可评价左心功能,还可评价冠脉狭窄情况,无需额外增加对比剂和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1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353例)和非糖尿病组(1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0.01),前者血甘油三酯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P〈0.0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发生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复杂。  相似文献   

14.
何翠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826-182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五年来不同血浆脂蛋白(α)水平〔Lp(α)〕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五年前的Lp(α)水平分为两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不同Lp(α)水平的患者IMT的差别。结果:①统计分析表明,虽然两组患者IMT无显著差异(P>0.05),但五年后,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较高Lp(α)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IMT比较低Lp(α)水平患者的IMT增长速度快;②糖尿病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显示颈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粗糙、管壁的回声不均匀、管腔内单发或多发斑块的形成及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结论:糖尿病患者的Lp(α)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与IMT相关性强,Lp(α)的检测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全身系统动脉硬化的关联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收缩心功能正常组(A组LVEF≥50%)45例,心功能不全组(B组LVEF<50%)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量左室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左室壁相对厚度及心肌耗氧参数。测量静息状态下左侧肱动脉压。计算有效动脉弹性(Ea)=左室收缩末压/每搏输出量,其中左室收缩末压=0.9×肱动脉收缩压。1周后随机选取15例行Ea重复试验。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Ea的独立关联指标。结果糖尿病B组患者较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心肌氧耗参数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增高(P<0.01)。糖尿病A组的左室收缩末压和RPP与糖尿病B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相对厚度和Ea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血分数在糖尿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糖尿病A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以Ea为应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心率血压二次乘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室壁相对厚度和射血分数,其标准回归系数(及回归系数)分别为0.13(0.11)、-0.17(-0.89)、-0.29(-0.19)、0.24(4.78)和0.48(0.06)。Ea重复性测量组内比较具有高的一致性(r=0.96,P<0.001),平均差异(0.022±0.175)mmHg/ml。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心功能、心肌耗氧参数和生化指标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旭  吕豪  万建平  刘清源  于显钊 《武警医学》2010,21(10):869-87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发病情况,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4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臂指数<0.9和≥0.9分为外周动脉疾病组和非外周动脉疾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者为83例,总发病率为20.05%;PAD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踝臂指数是筛查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简单易行的可靠指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姜加学  王德杭  唐立钧   《放射学实践》2011,26(6):653-655
目的:寻找双源CT冠脉成像(DSCT-CCTA)中患者因素对对比剂示踪扫描次数的影响.方法:搜集2009年行双源CT冠脉检查691例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线性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心率(HR)及有无心律失常(Arr)、高血压(Hyp)、糖尿病(DM)、心瓣膜病(VHD)、冠脉支架植入(CSI)等因素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3.0 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左心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DC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DCM 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 MRI检查,测得左心房及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内径及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球形指数。结果:DCM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健康对照,其余所有左心结构指标及功能参数都大于健康对照(P<0.05);左心结构与功能参数相关性好,且所有参数诊断DC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在0.850-1.000之间,当射血分数阈值取33.1%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100%。结论:MRI可评价DCM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改变,对DCM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分为非左室肥厚组52例,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30例。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和左室Tei指数。结果各组LVEF均大于〉50%,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各组无论有无左室肥厚,二尖瓣E/A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高血压病早期左室结构尚未出现改变时已经有左室舒张功能的减低,左室肥厚进一步加重了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Tei指数增加对于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攀  黄涛 《西南军医》2009,11(3):393-395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诺和锐30治疗时,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