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6):2181-2183
几年前,在北京市急诊医学年会上与柴枝楠教授相结识,此次专访时间几经变更,又巧定在2007年学会年会的空隙。柴教授为人谦和、热心、诚恳,印象中他一直很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想必多少与他的性格有关吧。带着三个问题,我采访了本刊主编之一柴枝楠教授。 相似文献
2.
在急诊专科建立之前,我国的急救工作形式以救护站和急诊室为主。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领域的第23门专科,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正规医院内急诊科,结束了由各专科医生轮流前往急诊室对患者进行专科处理的时代。随后近40年,全国各级医院纷纷成立急诊专科,急诊医学的发展带动了急、危、重症医学等众多亚专科的发展。2017年,随着“中国急诊急救大联盟”的建立,形成了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协作发展的大格局,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开始组建急诊体系。随着国家5G技术的大力建设与发展,信息化的推进为急诊网络远程现场诊治提供了方式方法,为时间依赖性疾病的救治提供了精准的保障,从而开展了未来急诊医学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4):1429-1431
说来惭愧,大家同住在北京城,竞要到异地相识,今年全国急诊会上才有幸见到久有耳闻的戴行锷教授。也怪自己孤陋寡闻,或许是因为疏于对急诊管理知识的了解,所以对急诊管理方面的资料置若罔闻,不消说正在做急诊医学界人物系列专访,对这位急诊管理专家肯定不能放过。有人笑谈戴教授当年与邵老、王老、蒋健教授被称为急诊界的四大金刚,大概是几位老教授关系融洽,凑在一起便能相互玩笑,和睦相待,倒象一道独特景观,见过的人都赞叹不已。[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5):2090-2094
前几年,马遂教授主动放弃8年之久的协和医院副院长的工作,选择了急诊作为以后钻研的方向,在国内急诊界传为佳话。对于急诊医学他见解独特,常有新的理论或观点使人豁然。 相似文献
5.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4):847-850
因王一镗教授远在南京,采访只能通过电话。我未曾见过王教授,只知道他为中国急诊医学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揣摩他是否与邵老一样.是位和蔼的长者,还是位尊严可畏的学术权威。事实上,王教授开朗、健谈、极为谦和。如同以往.这也是一次愉快的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6.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56-1056
美国急诊医师学会国际急诊医学委员会于2005年9月26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上郑重宣布:我国王一镗教授、罗马尼亚Read Arafat医师和土耳其Oktay Eray医师被授予“为国际急诊医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成就奖”。以确认他们个人在推动世界各国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此为我国急诊医学界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7.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1):1126-1127
中国急诊医学事业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年轻的急诊医生,多不了解这一段发展的历史,蒋健这个名字.我是在翻阅急诊医学书籍和查阅文献资料时频频看到.并不曾想到有一天会面对面访谈,更无从知晓当年蒋健教授为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所做的铺垫工作。直至前些日子听到王一镗教授对蒋教授的评价.加深了我对他的认识。王老非常认真地说:急诊医学的发展中离不开一个人,他在关键时刻上窜下跳,这个人就是蒋健。作为晚辈引用“上窜下跳”这个词显得不够尊敬,本应避讳,可却找不到另一个更合适的词来表达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蒋教授为促成急诊医学学科成立与发展所作的艰辛努力。想必老先生们都会会意含笑。
本访谈的主题仍然是对我国急诊医学学科建立历史的回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5):1517-1518
在全国急诊医学二十周年庆典会上意料外地见到丁德云教授。从前曾有几位老教授都提到丁教授.可见他在我国急诊医学学科建立时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挂靠单位给学会以大力支持。1990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在浙江医科大学创办《急诊医学》杂志(2001年更名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也是由丁德云教授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9.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23-1024
初识景炳文教授.是在洛阳的一次会议上。当时我负责会务,景教授的光盘中有许多图片,由于报告时间的缘故.不能全部讲完,他一张一张的交待给我哪些不需要放,很认真,很耐心,说一口江浙普通话.让人感觉挺亲切。景教授是国内早期从事急诊工作的前辈之一.尤其在ICU的建设上颇有建树。他本人创建并多年主持长征医院急救部工作,在危重病的救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医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刻.应用灵活.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许多疑难危重病患者生死攸关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鉴于景教授对危重病救治的贡献,本刊采访的主要任务是请景教授谈谈对于急诊、急诊与ICU的关系、急诊科今后的发展、急诊医生的出路这些问题的看法。围绕着ICU这一主体,景教授侃侃而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3):1333-1336
走进人民医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非典时期牺牲的丁秀兰大夫的铜像。。不由想起2003年5月的一天夜晚.楼教授在电话里说了丁大夫不幸病逝的消息,可以感觉他悲痛之至,并写了悼词,嘱我放到急救快车网上.让国内急诊同行们缅怀。我当时流着泪将楼老所写《悼念党的好儿女一丁秀兰同志》发到主页面及论坛里(发帖名为“祭”)。这件事让我更深感受到老人生活中善良叉深情的一面.此后交流多起来.也感觉亲切。
楼教授2000年起在急救快车网开辟个人专栏.他辛勤笔耕,难能可贵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给大家.如他在网友寄语所写:首先感谢本站给我开辟此专页,以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我自1983年开始本专业,我愿把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交流.特别是曾经在我科进修过的同行。
见面后,楼老自己已写好了“我的急诊生涯”.这对我是个好消息+我可以偷偷懒了。下面内容即楼教授命名为“我的急诊生涯”的一段个人工作与急诊医学发展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6):1615-1616
对开创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专访将要告个段落时,终于约定了江观玉教授。江教授快人快语,谈起急诊毫不含糊,就像一个急诊医生正风风火火地要去进行抢救。耳边不时飘来的急救车声似乎在提示我,这些引领中国急诊事业的前辈们所做的先期工作为急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5):935-936,940
8月,正值桑拿天气,我们专程去天津拜访王今达教授。王今达教授虽正在家中吸氧,但却仍精神矍铄,声音朗朗,思路敏捷,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14.
冯丽洁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2):1815-1816
2005年仲秋。“第一届亚太急危重症学术大会”在京召开,会议自助餐席间,经本刊总编及其他几位京内专家介绍,我认识了会议及本刊的学术顾问刘仁树教授。数语寒喧后,我们就如何办好刊物和急危重医学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交谈。刘教授很直率地对《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不少批评与建议,我深感他是一位直言快语、反应敏捷、颇为儒雅的学者,并从外表上难以看出面前的老教授已年近古稀。采访中,更发现刘教授风趣与幽默的谈吐充满了朴实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记者是在天坛医院见到吴中学教授的。这位中国介入神经外科创始人,两鬓斑白,精神矍铄,谈吐幽默,平易近人的神态中透出只有医学科学家才具备的独特气质。在接触中,记者体会了这位集“道德、智慧、技术”于一身的大成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急救——就是在出现有紧急状况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救助为急救,自6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开始重视发展急救事业,均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机构,并已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我国在50年代开始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为院外急救,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只起到运输和初级救护作用。随着城市人口成倍增多,人的寿命增长,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医院病床尚未能与之适应,急救站的机构也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由急救站发展到科学化、严密化的急救中心。院外急救即体现了采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迅速到达现场,实行综合救治的措施,它使医学领域发生了一种变革,使急救工作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流动医院"迅速到达现场和病人身边,使他们得到最迫切和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的生存希望,就从这里开始。这在医学领域内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跨学科的社会协作和科学管理为急救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日前带着对急救医学的有关问题,本刊特约记者来到我国急救医学的发源地—一天津,采访了天和医院副院长乔佑杰教授。 相似文献
17.
2013年5月31日至6月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协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十余家山东省内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泉城济南隆重举行。据记者了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业务副院长、急诊科主任、急性胸痛中心主任陈玉国教授出任本次盛会的共同主席。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12日中午,记者在北京见到耿葆梁教授时,他拖着一个旅行箱,满脸倦色。他要到郑州参加"2012年中原地区慢性疼痛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在这场研讨会上,他有一个专题报告,题为《疼痛科影像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尽管旅途劳顿,但耿葆梁教授一说起有关"疼痛医学"的话题,顿扫一脸倦容,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人,他一次次勇攀科技高峰,似乎岁月的流逝并未在他身上留下衰老的痕迹,只是为他注入了更多的青春活力。他就是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肝胆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周宁新教授。周教授多年前就因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人格而成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东方之子";如今,年逾花甲的他,又因机器人手术而被誉为“惊奇人物”。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14日,第二届华北地区血管外科专题研讨会在龙城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的千人会议厅隆重召开。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山西省医学会主办。北京市医学会、天津市医学会、内蒙医学会、河北省医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