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学方法研究中医"审证求因"的源流发现,"审证求因"方法源于《易经》之整体、变易、形象等思维,秦汉时期初步奠定了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宋金元时期,"伤寒学"的研究蔚然成风,且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审证求因"的最初表述,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明清以降,"审证求因"趋于成熟,其对"证"与"因"的重视前所未有,多样化的辨证与诊断方法丰富了其内容,并且突出了体质因素在"审证求因"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审证求因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认识病因的主要方法,是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体现,应提倡多层次探求病因,强调审证求因的重要性,加强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中医特色包括“天人相应”与“整体观念”;“审证求因”与“辨证论治”;“治疗法则”与“方剂配伍”。其中尤以治疗法则与方剂配伍格外精采,本文仅就这一方面谈些观点。治疗法则是根据临床症候,审证求因,在确定成  相似文献   

4.
审证求因,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若审证不明、求因不确,则立法、处方难免失去偏颇,临床疗效较差,甚则无效或出现失误,临床上辨证失误在所难免,若能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无疑对提高诊疗水平、发展中医学术有所裨益,笔者现举审证求因治验三则,以强调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在治疗疑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用三个治愈的典型病例来举例分析说明。结果: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基本理论作指导,治疗疑难病的疗效很好。结论:面对疑难病,中医能治。  相似文献   

6.
仲昱  倪斌 《西部中医药》2007,20(6):23-24
王钢教授治疗肾脏疾病,首重明辨机理,对证入药;强调分阶段论治;注意详辨病位,审证求因;将治病求本,维护肾元贯穿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刘晓萍主任医师辨证小儿咳嗽时重视四诊,尤重望诊及闻诊,审证求因,明辨寒热虚实。治疗时用药轻灵注重疏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病求本;用药传统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刘福官教授治疗耳鸣、耳聋、鼻鼽与喉咳验案,分析其辨证思路和用药体会,刘师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因人、因时、因地、因证治疗疾病,即圆机才能活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遵循中医治疗热性病的理论,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疗了多例原因不明、应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均无效的持续高热病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择4例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一:顾××,女,23岁,住院号120064,1975年9月17日入院。高热2月余。起病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审证求因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包括整体宏观、形象类比、恒动变易等。整体宏观思维即立足整体,三才并察,四诊合参,以患病机体的整体反应性为核心,综合考察病因;形象类比思维即运用"取象比类"方法寻求疾病意象概念上的病因;恒动变易思维即执人体之常以达疾病之变,纵横把握疾病病因。中医学审证求因方法相对于现代西方医学借助先进仪器进行的"还原论"求因法,具有一定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应对某些现代医学颇感棘手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辨证失误为临床所常见,若能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并再次审证求因,找出纠正失误的办法,无疑对提高疗效、发展中医学术会有所裨益。今撷救误医案3则,与同仁共同研讨。1 疗胃下垂,治脾不应求于肾刘某,男,46岁,1993年9月6日初诊。患者因脘腹胀满疼痛间作年余,服中西药无效,来院就诊于余。刻诊诉上腹隐痛,脘腹胀满,嗳气  相似文献   

12.
<正>蔡柏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首批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临证40余年,熟谙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处方灵活,遣药精妙。蔡师擅长内科疾病,尤擅脾胃病,临证对便秘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现将蔡师治疗便秘的经验介绍如下。1便秘为标,脾虚为本蔡柏教授博览古今文献,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以简驭繁,审证求因,综合广东地区的地域特点、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认为脾气亏虚是导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特色在治疗学上的反映。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单纯注重这一点,有时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引起疾病的原因,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可称谓“审证求因”的治疗。现将著名医家“审证求因”的治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作者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审证求因治疗内科杂病顽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刘惠民诊胃病治法精纯,独辟蹊径。其一,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整体为本;其二,圆机活法,“通”字最妙;其三,脾胃并重,以脾胃为主;其四,汤散并用每收奇效。  相似文献   

16.
《杏轩医案》是一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医林佳作。其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选案精心,言简意赅;脉证互参,审证求因;危急重证,治验颇丰;治病求本,重视脾肾等特色对后学颇有启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经期前后皮肤病,临床上并不鲜见,近年来,笔者根据治病求本原则,审证求因,灵活辨治,取得较好疗效,兹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审证求因是中医治疗疾病成败的关键,本例直肠癌前切除术致输尿管瘘从辨证到辨病,特别是根据临床手术中的一些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哲学推理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审证求因获得治疗上的成功,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指正。1病例介绍 杨某,男,66岁,住院号:276974。患者以直肠癌于1999年7月1日进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肿瘤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大小约 8cm ×8cm,已突破直肠壁,浸润骶前组织。术后第1d腹腔负压球引出血性渗出液约 550ml,第 2d引出400ml,第 3d引出 20ml,第 11d拔除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9.
<正>王自立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博士生导师,业医50余载,取各家之长,广收博采,辨证中重视由因寻证与审证求因,施治中贯穿标本缓急与治病求本。笔者曾有幸跟师进修学习1年,获益匪浅,现整理王老临床辨证施治医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颜方  赵立诚 《中医杂志》2003,44(8):574-575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多属于眩晕、头痛、心悸和中风等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从医多年,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体会独到,经验颇丰。他强调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务宜“审证求因,合理用药,调养巩固”。现就邓老对这方面的经验作一总结,仅供参考。1 审证求因引起高血压病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情志失节,如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