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其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肉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7.5±10.0)岁,大多数为绝经前后发病,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彩超主要表现为子宫肿物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32例患者进行术前诊刮或宫腔镜检查,18例确诊。5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辅以放化疗/激素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月经状况、血流丰富程度、肿瘤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肉瘤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临床表现、超声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要重视术中剖视标本,及时送检冰冻病理提高诊断率。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病理分期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2.
邓乐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65-1068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了解其预后因素,寻求治疗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0年7月~2000年4月收治的32例子宫肉瘤的病理学类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结果:总的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9.17%和68.42%,总复发率为43.75%。临床和手术病理分期对3年及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期患者与Ⅱ期、Ⅲ期、Ⅳ期的生存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复发率有明显影响(P<0.01)。绝经前后对3年及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不同手术方式对3年及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预后与临床和手术病理分期、绝经前后有明显关系。子宫肉瘤的盆腔复发率较高,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虽不一定能改善其5年生存率,但能减少子宫肉瘤的复发。术后加放疗或化疗不能提高其5年生存率。采用手术加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其对中位复发时间有明显影响(P<0.01),其5年生存率比手术加放疗或加化疗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尚需积累更多经验。  相似文献   

3.
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远处转移、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术前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和分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子宫肉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单一的术前检查,如血清CA125或乳酸脱氢酶(LDH)值升高,对子宫肉瘤有提示意义,但无法明确诊断。当子宫肉瘤凸向宫腔时,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有阳性发现。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区分子宫肉瘤与子宫良性肿瘤,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病理结果,但由于相关风险及并发症并不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通过将临床体征、生物学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构建的综合术前预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子宫肉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妇科检查5例可见宫颈口或阴道内的赘生物,15例行宫腔诊刮送检病理确诊。镜下主要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组成,其间螺旋小动脉多见。免疫组化CD10、ER、PR常表达阳性,SMA、h-caldesmon、Desmon表达阴性。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但临床发病率低且容易误诊,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是其标准的手术方式,预后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处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14例(45.16%),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例(22.58%),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7例(22.58%),子宫(颈)葡萄状肉瘤3例(9.68%)。Ⅰ期13例,Ⅱ期4例,Ⅲ期12例,Ⅳ期2例。结果①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67.74%),其次为下腹胀痛(25.81%)、下腹包块(22.58%)、阴道排液、下腹压迫症状及全身不适(均为6.45%)等;②术前诊断率为58.06%(18/31);③治疗方案,有15例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48.39%),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9.68%),4例行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2.90%),5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6.13%),3例单纯放射治疗(放疗)(9.68%),1例放弃治疗(3.22%)。58.06%(18/31)的患者术后辅以化学治疗(化疗)。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预后较差;子宫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辅以放疗和化疗,但手术方式和是否辅助化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肉瘤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6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腺肉瘤的特点。结果患者年龄19~6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和腹痛,主要体征是子宫增大。辅助检查表现不典型。术前2例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余13例术前均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16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8例患者予辅助化疗或放疗。随访1~77个月,3例复发,其中2例因疾病进展去世,12例无进展生存,1例去世,死因不详。结论子宫腺肉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依靠术后病理确诊,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疾病早期年轻女性可保留卵巢,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易复发,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28例乳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至32年,1例失访,随访率为96%。6例死亡,7例复发。5年生存率为80.3%,10年生存率为71.0%。结论乳腺肉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肿块较小,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局部复发的患者不应放弃再次手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atromal sarcoma,ESS)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19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ESS的分类和国际抗瘤协会(UICC-AJCCS)对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结果:19例ESS中,高度恶性2例,低度恶性17例。前者预后较差,因肿瘤转移于术后21个月内死亡;后者预后较好,随访至2003~2007年,存活13例,5年存活率为91.75%。结论:ESS的恶性度与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应在术前或术中确诊,并进行较广泛的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以减少复发,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对早期正确诊断子宫横纹肌肉瘤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就子宫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分组、细胞病理学分类、生物学指标、影像学等在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肉瘤的临床症状以阴道流血和下腹包块为主,年龄、UICC分期、病理类型及子宫大小与生存率有关。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预后与患者年龄、UICC分期、病理类型及子宫增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病理诊断6例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为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的肿瘤细胞构成,并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则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出现较多的坏死及核分裂。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比较少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2.
范红莉  吕鸣  周观彦 《中国校医》2013,27(9):698-699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例肺癌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肺癌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X线示周围型居多。镜下肿瘤主要由恶性上皮成分、间叶成分组成,癌、肉瘤成分多样。光镜及免疫组化分析可确诊。结论肺癌肉瘤临床特点和CT表现和肺癌不易区别,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最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美平 《现代保健》2011,(12):195-196
患者,女,38岁,因“自带增多3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月余”求诊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拟诊“宫颈囊肿”于2010年6月24日收入院。入院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见少许暗红色血。宫颈前唇可见一乒乓球大囊肿,质软,遮盖宫颈口,与宫颈组织界线欠清。囊肿表面可见2个针尖大的出血点,有活动性出血,色鲜红。宫颈下唇未见异常。子宫平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28例乳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0个月至32年,1例失访,随访率为96%.6例死亡,7例复发.5年生存率为80.3%,10年生存率为71.0%.结论 乳腺肉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肿块较小,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局部复发的患者不应放弃再次手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子宫肉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0.5%,约占子宫肉瘤的7%~30%[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腹部肿块,腹痛和痛经等症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与发生在子宫的其他病变相混淆,误诊率较高。临床上75%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生于绝经前后的女性,发生于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少见[2]。现报  相似文献   

16.
<正>未分化子宫肉瘤(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UUS)是子宫肉瘤的一种罕见病变类型[1],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影像学检查准确性有限。现回顾1例UUS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UUS这一特殊类型肉瘤的认识,及时诊断、规范诊疗。1病例资料患者65岁,因“绝经20+年,阴道流血2个月”于2021年6月22日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色鲜红,无腹痛及其他不适,口服“云南白药”4 d后血止。1+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口服“云南白药”后症状未改善。于我院门诊就诊,妇科检查示: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见少许暗红色血液自宫颈管流出,子宫前位,增大如3月妊娠大小,质硬,压痛(+),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妇科彩超示:宫体大小约9.0 cm×8.2 cm×7.6 cm,肌层菲薄,宫腔内见范围约8.6 cm×6.5 cm的杂乱回声,边界模糊,与肌层分界欠清,内见多个无回声区,大者约2...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早期正确诊断子宫横纹肌肉瘤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就子宫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分组、细胞病理学分类、生物学指标、影像学等在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 1988~ 1999年超声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子宫肉瘤的超声图象和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象 :子宫肉瘤 2 2例。年龄 2 0~ 70岁 ,平均 5 4岁。所有病例均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肉瘤。主要临床表现 :绝经后出血 4例 (18  相似文献   

19.
344例子宫脱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14例子宫穿孔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的严重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处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受术者的生命。现就1985年1月~1996年12月发生的14例人流术子宫穿孔作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其发生原因、诊断、处理进行评估,以便加强防范。 资料来源 本资料收集1985年1月~1996年12月北京市驻朝阳区75所市、区级医院、农村卫生院、城区门诊部、厂矿医院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年报表及子宫穿孔的个案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