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敷脐疗法依据脏腑经络理论和辩证施治原则,选用不同药物敷于脐部,经脐部皮肤的渗透吸收作用,通过脐穴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功能发挥治疗效应。此疗法较多地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文章拟对敷脐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维系着全身的经脉。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现介绍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敷脐疗法,供读者选用。  相似文献   

3.
脐疗法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艾灸、热熨、拔罐、针刺等物理刺激,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利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对脐进行刺激,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别是对于白癜风等多种顽症,能够达到内病外治,且无创伤、无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秋凌 《新中医》1995,27(1):27-28
敷脐疗法临床运用举隅孙秋凌主题词中药外敷疗法,脐,遗尿/中医药疗法,胃脘痛/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敷脐疗法是通过中药外敷或外熨脐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近年来笔者临证时屡用敷脐疗法治病,疗效满意。兹简介如下。1葱硫饼疗遗溺高某,女...  相似文献   

5.
浅谈脐疗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最早的治病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繁多,备受历代医家重视。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法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敷、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熏脐法、熨脐法、炼脐法、温脐法。脐疗法是在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药物刺激、渗透、激发相结合的产物。脐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试就脐疗法的历史发展作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脐疗法源流、原理与临床应用吕志杰,刘文汉,刘清德,石文成,王玉玲脐疗法是将药物敷于脐部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为中医药外治法之一.脐疗法具有简便易学,用量小,疗效可靠,适应证广、副作用少等优点。为了推广脐疗法,笔者搜集有关资料,概述如下。1脐疗法源流脐疗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敷脐疗法是将中草药加工成药泥、散、膏等不同制剂,敷贴脐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敷脐疗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本文对1989年以来中药敷脐疗法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作用机理和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脐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冰  陈以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66-768
脐疗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填敷脐部 ,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 ,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 ,利用药物对脐的刺激 ,达到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 ,调整脏腑功能 ,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以其简便易操作和疗效显著的特点近些年来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广泛应用。1 儿 科脐疗法在儿科中因能最好地发挥其特色得到广泛的应用。程玉芳[1] 根据“外治之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 ,应用中药敷贴脐部治疗儿科部分疾病 ,每获良效。药用 :公丁香、桃…  相似文献   

9.
中药敷脐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疗是一种经穴外治法,属于经皮给药范畴,是WHO推荐的第3代给药法.脐疗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脐即神阙,是经脉系统中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中医认为,脐与十二经脉相连,与脏腑相通.脐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本疗法利用脐的敏感性高,渗透力强,药物易于穿透、弥散的特点,将药物敷于脐部,使药物在脐部迅速吸收,通过经脉直达病所,清除病邪,调整脏腑功能.目前,中药敷脐疗法在儿科各系统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应用在儿科,有着操作简单、患儿不会产生恐惧感、疗效好、价格廉的优点.现将敷脐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敷脐配合宫内给药治疗不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志灵 《新中医》1997,29(7):44-45
敷脐配合宫内给药治疗不孕症秦志灵主题词不育症,女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输卵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抗感染剂/治疗应用投药,局部中药外敷疗法笔者对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症采用自拟敷脐通管散外敷脐部配合宫内注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治疗药物11...  相似文献   

11.
敷脐疗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敷脐疗法临床应用举隅徐化君安徽省临泉县宋集中心卫生院(236414)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是选用适当的中药为末填敷脐中或将药末加油膏、唾液、酒、醋、药汁等调和成稠糊状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艾炙、热熨、拔罐等)刺激,通过皮肤给药途径以防治疾...  相似文献   

12.
谈脐疗法及其应用纪廷龙(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271100)脐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在民间应用已久。作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综览有关文献资料,就对脐疗法的认识和临床应用,略谈管见,以供同道指正。脐疗法是将药物制成适当的剂型敷于脐部,以治疗疾病。此法颇...  相似文献   

13.
敷脐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药物制成丸、散、膏、丹等剂型,将其贴敷于脐中,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临床运用敷脐疗法时经过辨证.选用恰当药物外敷神阙穴,通过皮肤吸收,经络传导,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骨,循经直达病所,从而快速取得治疗效果。笔者自拟方药运用该法治疗48例水肿病人,收效颇佳.故做一临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灸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脐疗法临床疗效肯定,现笔者从灸脐疗法治疗时间及灸量两个方面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医脐疗指的是通过磁疗、激光、推拿按摩、艾灸、贴敷等方式在脐部给药,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中药敷脐疗法是中医脐疗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在各类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艾香药袋敷脐治疗少女痛经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香药袋敷脐治疗少女痛经40例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石堆分院(262103)王宝礼主题词:痛经/外治法少女敷脐疗法笔者从1994年~1996年,自拟艾香药袋敷脐部,治疗未婚少女痛经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患者均属未婚少女,年龄...  相似文献   

17.
脐又名神阙、气舍,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为冲脉循行之域,与全身经脉相联系,交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面角质层最薄,且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薄弱,渗透力最强,药物容易穿透、弥散,易于发挥效用。外用药可在脐部直接吸收,保持一定浓度,充分发挥药效,故而敷脐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广泛,而泄泻在治疗中尤其时常应用敷脐疗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敷脐疗法治疗各证型泄泻,整理如下:1止泻膏药用丁香、吴茱萸、白胡椒、干姜等分,研细末,与少许凡士林…  相似文献   

18.
徐伟  金小晶 《山西中医》2010,26(11):50-52
脐疗属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脐疗法因其简便廉验,疗效好,副作用小而日益受到重视。以下对脐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饼Ⅰ号敷脐结合TDP照射改善肝病腹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肝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以脐饼Ⅰ号敷脐结合TDP灯照射脐部、单纯以TDP灯照射脐部及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1周为1疗程。结果:A组腹胀症状明显改善,与B组、C组相比,P〈0.01。结论:脐饼Ⅰ号敷脐结合TDP灯照射脐部方便有效,不失为治疗慢性肝病腹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敷脐疗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河北中医》2009,31(7):1056-1056
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是以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纳差、恶心、便秘、腹胀、停止排气和排便等症状,经检查排除炎症、感染、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一组胃肠综合征。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等。敷脐疗法是从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属于中医外治法。脐为神阙穴,是任脉的重要腧穴,任脉与督脉相表里,内连经脉、脏腑、四肢百骸,有转枢上下、调治百病的作用。敷脐疗法利用药物敷贴脐部,通过刺激穴位和吸收药物,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现将其作用机理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