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肌内注射所采用的针头均是单孔斜面针头。在注射时,药物由针尖呈单向进入肌肉,药液积聚于一处,导致短时期内局部压力升高,病人感到胀痛。在反复多次行肌内注射后局部容易形成硬结,甚至硬块,影响药物吸收。为此,我们于1986年开始设  相似文献   

2.
液体疗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反应依然存在。为严格控制微粒进入人体而造成的近远期危害,我们研制了一次性过滤针头。  相似文献   

3.
王秀合  张桂萍  鲍秀敏  张华民 《护理研究》2004,18(13):1197-1197
液体疗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反应依然存在。为严格控制微粒进入人体而造成的近远期危害,我们研制了一次性过滤针头。1 一次性过滤针头的结构特点  一次性过滤针头是在针栓和针梗之间增加一过滤器,该过滤器符合C -B3 68-98g一次性输液器的要求,对15ml以上微粒的清除率达到80 %以上,加药时空针乳头连接过滤头用于吸药,再更换一过滤针头向液体内加药,使用两个过滤针头完成配药。加药过程形成第一道防线,有效地降低了微粒及皮塞造成的不良反应。见图1。2 优点  一次性过滤针头减少了输液微粒对药液污染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投药方法发生很大变化,由过去首选口服为主变成首选静脉给药为主。在临床工作中输液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的98%,而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床护之比并没有增加护理人员。不少医院的病房由于护理人员少,输液病人多,而且用药量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 减轻肌肉注射时疼痛,减少肌肉注射后硬结形成。在普通7号不风针头原针孔的背侧,距针头4mm处钻一直径为0.5mm的侧孔(不贯通)制成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使肌肉注射时,药液在局部组织形成喷淋和双向分流,降低了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减少药液刺激,便于吸收,经临床30例病人485次肌肉注射配对效果比较,应用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后疼痛及吉发生率明显减少,与采用普通针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  相似文献   

6.
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防和减轻肌肉注射时疼痛,减少肌肉注射后硬结形成。在普通7号不锈钢针头原针孔的背侧,距针尖4mm处钻一直径为0.5mm的侧孔(不贯通),制成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使肌肉注射时,药液在局部组织形成喷淋和双向分流,降低了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减少药液刺激,便于吸收。经临床30例病人485次肌肉注射配对效果比较,应用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后疼痛及硬结发生率明显减少,与采用普通针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  相似文献   

7.
8.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 ,研制出一种双通过滤式加药针头 ,经临床试用 10 0例 ,效果很好 ,受到广大护士的欢迎。现介绍如下。1 结构结构见图 1。1 针头  2 过滤器  3 连接件  4 橡胶套  5 防护帽图 1 双通过滤式加药针头双通过滤式加药针头中间为壶腹形过滤装置 ,两端与针头连接并固定。针头为 16号侧孔加药针头 ,一端针头加有可伸缩的橡皮套防护 ,另一端是普通针头 ,分别连接过滤器两端 ,两针头外均带有防护帽 ,组成一连体装置。2 操作步骤(1)操作者右手持该针头中间的过滤器 ,左手取下普通针头上的防护帽 ,将针头直接插入常规消…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研制出一种双通过滤式加药针头,经临床试用100例,效果很好,受到广大护士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1 结构结构见图1。双通过滤式加药针头中间为壶腹形过滤装置,两端与针头连接并固定。针头为16号侧孔加药针头,一端针头加有可伸缩的橡皮套防护,另一端是普通针头,分别连接过滤器两端,两针头外均带有防护帽,组成一连体装置。 2 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0.
<正>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彻底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1]。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化管理,绝大部分器械器具采用自动化机械清洗,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质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类穿刺针,是一类体积小且尖锐有管腔的器械,缺乏专用的清洗装置,如将它置于一般的清洗篮内放入清洗机清洗,针腔内壁上的污物很难洗净,清洗效果不佳,而采用传统的手工清洗模式,需完成预清洗、酶浸泡、超声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上油、干燥,清  相似文献   

11.
12.
1 材料和设计药液雾化针头采用不锈钢研制的根据蜗流喷雾原理,设计结构合理。分为4部份:喷嘴、雾化栓阀、密封圈、喷嘴后座。形状如普通注射针头,喷嘴为椭圆形。药雾滴不大于0.15ml,雾化程度好,均匀。在国内未见同类临床医药喷雾产品。 2 临床应用开始用于烧伤创面喷药,后被临床多科室采用,如麻醉科、急救室、小儿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疾病  相似文献   

13.
刘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6):2819-2819
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的治疗手段,也是护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程序.然而,由于针头需刺破被注射对象皮肤进行肌内或静脉给药,常常会增加病人的疼痛感,使病人对注射产生恐惧感甚至拒绝治疗,从而影响到注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气道湿化"针头"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病人的常规护理。目前临床上对不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病人常用的湿化方法有湿化液气道内注射器注入法、连接输液装置气道内滴入法和气道内微量泵泵入法。这 3种方法均存在湿化不均匀的缺点 ,一方面是被持续泵入或注入的局部湿化过度 ,引起病人呛咳 ;另一方面是未被湿化到的部位仍然干燥 ,引起痰液结痂。为克服上述弊端 ,经反复试验 ,研制出气道湿化专用的“针头”。现介绍如下。1 结构与制作  采用同普通一次性输液头皮针一样的聚乙烯材料 ,针栓与一次性注射器相衔接。“针头”的管径 3mm~ 4mm ,长度也与一般针头相…  相似文献   

15.
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病人的常规护理。目前临床上对不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病人常用的湿化方法有湿化液气道内注射器注入法、连接输液装置气道内滴入法和气道内微量泵泵入法。这3种方法均存在湿化不均匀的缺点,一方面是被持续泵入或注入的局部湿化过度,引起病人呛咳;另一方面是未被湿化到的部位仍然干燥,引起痰液结痂。为克服上述弊端,经反复试验,研制出气道湿化专用的“针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处理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制一款可以防止拆卸胰岛素笔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的新型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处理器。选取神经外科住院合并糖尿病或血糖升高需胰岛素笔芯针注射治疗的患者99例。以前期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49例累计注射1 497次,采用常规拆卸胰岛素笔针头方法作为对照组;以后期2022年3月-2023年2月的50例累计注射1 425次,使用新型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处理器处置针头方法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胰岛素笔针头平均拆卸用时、针刺伤发生率、处置规范率、护士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笔针头平均拆卸用时为,短于对照组的;处置规范率高于对照组;护士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刺伤发生率为0例,低于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2)。结论 新型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处理器能节省护士胰岛素笔针头处置时间,规范操作行为,有效减少针刺伤,提高护士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便于大量稀释抗生素,我们自制了双孔双腔针头,减少了一步操作程序,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此针头的研制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量越来越大,有些科室输液人数达30~40人,而且大多输入抗生素。经调查有的科室上午输液中要有上百支甚至几百支抗生素需要稀释。因护士少,经常只有处置室一个护士进行操作,准备时间长达一、两小时,等输到最后几个病人时,抗生素药价大大降低,而且易出现过敏反应。个别从地方来实习的护士为省时间,抗生素不加稀释起盖倒入液体中。有的科室,白班在位护士全力以赴协助处置室护士完成输液任务,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一次性输液器针头防脱落装置的研制和使用方法.以一次性输液器原有结构为基础,在输液器针头后方输液管上增加1个双头卡式结构.针头插入输液袋瓶塞后,双头卡式结构另一端扣在输液袋瓶塞前端,确保输液器针头不会脱落.当输液结束后,可以打开扣在瓶塞处的卡扣,顺利拔出针头.加配此装置后,可避免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器针头意外脱落的情况,为降低患者伤害,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针刺伤发生以及节省治疗成本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扇形开口注射器针头灭菌盒呈扁圆柱形,盒盖开有可闭合扇形开口,盒底有可闭合通气孔。用其盛装注射器针头,经121℃压力蒸汽作用20min可达灭菌。灭菌后,每天打开扇形开口取盒内针头一次,第6天取出的针头开始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1mL注射器及静脉输液针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介绍两种在临床中的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