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在护理四肢创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折和手术等)的病人时,必须将其患肢抬高,以达到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消除水肿和减轻疼痛的目的。我们在工作中,通过对121例病人的临床观察,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四肢血管损伤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和肢体,需要紧急救治.笔者在急救护理方面,提出了用加压包扎法控制患肢出血;对合并伤患肢要制动;一旦确诊,要积极配合做好病人的术前护理.另外,在血管修复术后护理方面,提出了患肢动静脉血管修复后肢体放置位置,对患肢观察护理要点.本组73例病人,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术后严密的观察护理,无1例肢体致残,均痊愈出院.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四肢血管损伤常伴血管缺损,常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但存在来源有限和创伤等缺点。目的:回顾性分析29例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对象: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1989-01/2000-12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29例。男23例,女6例。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9例,腋动脉6例,肱动脉2例,股动脉10例,股静脉1例,动脉1例。合并休克11例,占37.9%。合并骨折、脱位8例,周围神经损伤5例,感染3例。方法:采用人造血管与修整后的血管行端端间断吻合。感染性动脉损伤3例在手术中采用旁路迂回感染区,人造血管经过非炎性区再桥接,肌瓣和肌皮瓣覆盖感染区的方法。术后2周及1年随访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MAS)评分方法评价肢体功能。主要观察指标:移植血管通畅率和保肢情况。结果:2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保肢功效:肢体全部保存住,其中1例由于肢体缺血时间长达12h已出现神经损害,后期出现足底溃疡。术后2周Doppler血流探测移植血管通畅率100%,1年复查时通畅率96.5%,肢体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保住肢体及其功能的方法之一,其优势为术后短期评估血管通畅率及肢体功能优良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四肢血管损伤常伴血管缺损,常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但存在来源有限和创伤等缺点。目的:回顾性分析29例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对象: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刨伤中心骨创伤科1989—01/2000—12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29例。男23例,女6例。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9例,腋动脉6例,肱动脉2例,股动脉10例,股静脉1例。胭动脉1例。合并休克11例。占37.9%。合并骨折、脱位8例,周围神经损伤5例,感染3例。方法:采用人造血管与修整后的血管行端端间断吻合。感染性动脉损伤3例在手术中采用旁路迂回感染区,人造血管经过非炎性区再桥接,肌瓣和肌皮瓣覆盖感染区的方法。术后2周及1年随访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MAS)评分方法评价肢体功能。主要观察指标:移植血管通畅率和保肢情况。结果:2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保肢功效:肢体全部保存住,其中1例由于肢体缺血时间长达12h已出现神经损害,后期出现足底溃疡。术后2周Doppler血流探测移植血管通畅率100%,1年复查时通畅率96.5%,肢体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保住肢体及其功能的方法之一,其优势为术后短期评估血管通畅率及肢体功能优良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四肢血管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血管损伤不仅引起肢体坏死,而且开放性损伤可致失血性、创伤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对此类损伤的早期观察判断,应用显微外科护理技术,是抢救生命、提高血管修复成功率、降低截肢率的关键。现将我院救治的8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1996年救治四肢血管损伤81例,其中男58例,女23例,13~57岁,平均27岁,20~45岁62例、占76.2%。损伤原因:车祸伤42例,刀刺伤23例,玻璃割伤16例。损伤股动脉15例,动脉12例,胫前、胫后动脉16例,尺、桡动脉30例,肱动脉8例。1.2 损伤类型及合并伤 完全断裂39例,部分断裂15例,捻挫伤27例,伴…  相似文献   

8.
四肢动脉损伤在战时及平时都较常见,若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因肢体坏死而需截肢,甚至可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血管重建术的逐步普及,致使许多四肢动脉损伤严重的肢体得到挽救。我院在1952至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闭合性四肢动脉损伤患者21例,经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76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测、良好镇痛、循序渐进的无痛性功能锻练及做好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76例患者中,72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截肢4例,截肢率5.2%。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1例由于居家约束不当导致上肢损伤的新生儿的护理过程。护理重点包括:患肢的观察和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经过12d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儿康复出院。建议加强新生儿家长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性肌萎缩是一组以肌肉萎缩、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属于中医痿证范畴.该病呈慢性迁延过程,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我院门诊于2008年12月8日收治1例颈椎病性双上肢肌萎缩症的病人,经针灸拔罐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双侧胫骨延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总结了43例采用改良伊利扎罗夫外固定器技术行双侧胫骨延长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血液循环,准确进行肢体延长,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本组发生针道感染17例,钢针松弛6例,钢针折断3例,延长骨端提前矿化融合2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2例,轴向偏移3例,肌肉挛缩与关节功能障碍11例,轻度神经血管损伤6例,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本组均达到预期长度,双下肢延长4~10cm,平均7.3cm。  相似文献   

14.
47例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出血少、组织损伤小、疼痛轻、住院日短、功能恢复早等优点.报告了47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行经皮穿刺内固定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Halo-vest支具护理,指导进行手势语言训练、气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神经功能,做好支具佩戴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向莉  贾文钗 《护理研究》2005,19(4):321-322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 ,在脑损伤中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 ,占脑外伤死亡病人总数的 3 5 %。全部DAI病人中植物生存率为 15 % ,重残 14 % [1] 。为了降低病死率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现将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 5例DAI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5例 ,男 3 8例 ,女 17例 ,年龄 6岁~ 68岁 ,平均 40 .9岁。格拉斯哥 (GLS)计分均 <8分 ,其中评分为 3分~ 5分的特重型病人 3 2例。致伤原因 :车祸 44例 ,高处坠落 8例 ,打击伤 3例。 5 5例病人中有 17例因合并颅内血肿而行开颅手术 ,其他病人为保…  相似文献   

16.
戴慧芳  王莹莹 《护理研究》2006,20(12):3238-3239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胼胝体、脑十等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主,以原发昏迷时间长而又缺乏神经定位体征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组原发性弥散性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0%,病死率高达42%~62%。最常见于车祸颅脑损伤病人,也可见于高处坠落伤者。病人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特点为伤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和休克发生率高,且病死率高。护理时矛盾多,易顾此失彼,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更好地总结对该类损伤病人的救治,  相似文献   

17.
戴慧芳  王莹莹 《护理研究》2006,20(35):3238-3239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以胼胝体、脑干等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主,以原发昏迷时间长而又缺乏神经定位体征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组原发性弥散性脑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0%,病死率高达42%~62%。最常见于车祸颅脑损伤病人,也可见于高处坠落伤者[1]。病人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特点为伤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和休克发生率高,且病死率高。护理时矛盾多,易顾此失彼,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更好地总结对该类损伤病人的救治,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19例以弥漫性轴索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病人…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subject of severe head injury has received much tim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funding.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ers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ing minor head injury is at least four time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it ha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patient with minor head injury presents a clinically different picture as compared to severe head injury; posttraumatic problems also differ. Nursing care differs accordingly and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总结了23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提出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对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抗凝、溶栓期间,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对肿胀的肢体行肿消散外敷;在置管溶栓期间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本组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深静脉管腔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  相似文献   

20.
李嘉英  李好佳  成超 《护理研究》2005,19(17):1509-1511
介绍了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急性期康复护理、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恢复期康复护理及物理治疗对全面康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