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特应性皮炎(AD)在人群中很常见,研究显示其发病率还在增加。根据医院所选人群记录的反映,有少数重度AD病例可能被遗漏,使用自报告式问卷存在一定的记忆偏差。目的:对成人群体中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儿童时期湿疹发病率的研究时,对可能引起记忆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在1960—1969年出生的、有学校健康记录的、过去和现在有湿疹的557例患者(有诊断AD的体征)及554例对照组(缺乏AD体征)进行问卷调查。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为31~42岁,70.5%的问卷返回。结果:403例问卷中,有29%的报道没有儿童期湿疹。在回忆儿童时期有AD(记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抗过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3~4月采用Rotorod Model 40容量法花粉采样器每日监测空气中悬铃木属花粉的浓度;3月份选择30例法国梧桐花粉过敏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连用28 d,每天记录过敏性鼻炎症状,在第7天和第14天和第28天各复诊1次;同时选择30例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法同前;另有5例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患者未予治疗随访完整个花粉季节.结果 法国梧桐花粉浓度在200粒/m3以下时,花粉浓度与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积分显著相关;法国梧桐花粉播散期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积分高于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而在法国梧桐花粉播散期过后,法国梧桐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积分要低于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结论 花粉浓度对过敏性鼻炎抗过敏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对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价时,应同时对相关过敏原如花粉等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哮喘患者花粉过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季节性哮喘患者花粉过敏的诊断。方法用上海地区常见的4种花粉抗原,分别对季节性哮喘、非季节性哮喘患者及健康成人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测定,并与皮肤挑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s,BPT)进行比较。结果季节组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季节组及健康组(P<0.05);sIgE与SPT及BPT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2.1%和86.6%。结论测定血清花粉抗原sIgE敏感、安全、简便易行,可作为季节性哮喘花粉过敏的特异性病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湿疹儿童患者的过敏原阳性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皮肤科收治的354例湿疹儿童,分成<1岁组、1~3岁组(包括1岁但不包括3岁)、≥3岁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4例湿疹儿童中,过敏原阳性231例(65.25%),其中119例吸入性过敏原阳性(33.62%),190例食物性过敏原阳性(53.67%),78例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同时阳性(22.03%).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尘螨组合(14.69%),其次是艾蒿(12.43%)、猫毛(11.30%)和狗上皮(7.91%);食物性过敏原中主要是牛奶(36.16%)、鸡蛋白(33.33%)、牛肉(15.25%)与黄豆(9.60%).<1岁和1~3岁组中,食物性过敏原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P<0.05).结论 儿童湿疹的过敏原以食物性过敏原为主,而吸入性过敏原随年龄增加有增多趋势.通过对湿疹儿童检测过敏原,及时针对性回避阳性过敏原,对儿童湿疹的早期诊断、干预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帮助.方法 以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临床确诊的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对200例慢性湿疹患者及100例体检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寻找影响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1)湿疹组的DLQI总分为(14.56±5.43)分,高于对照组的(0.13±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其六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发现湿疹组患者症状与情感、社会交际、治疗等六个方面的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比较湿疹组和对照组的WHOQOL-BREF得分,对总体感受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领域的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元逐步回归表明,影响DLQI总分的因素为病情、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影响WHOQOL-BREF得分的因素为病情和受教育程度.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病情、受教育程度、经济状态是影响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银屑病及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门诊收治的200例银屑病患者及200例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湿疹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7.7±6.2)分,显著高于银屑病组的(14.8±5.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组的症状和情感、社交娱乐、治疗的得分均明显高于银屑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经济水平、复发情况、病情、文化水平是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的因素(P0.05)。结论:银屑病、湿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低,经济水平、复发情况、文化水平及病情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儿童特应性湿疹(A E)的经验性的饮食限制和增补问题很重要,但研究尚不充分。对在儿童皮肤科就诊的儿童AE患者(n=179)与非湿疹患儿(n=78)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53%有或无湿疹的患儿未接受母乳喂养。中至重度AE患儿的父母在孩子的常规食谱中避免的食物包括:鱼或海鲜犤64%vs32%,O R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普通人群手部湿疹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15年的病史,868例(78%)患有手部湿疹患者,经过人群基本研究方法的诊断和临床检查后,完成关于本病持续性问题调查表。采用逻辑回归模式,首次检查的湿疹范围是影响预后的较严重的负面因素,同时有儿童湿疹的病史和20岁以下手部湿疹的发作年龄。这些因素显著影响手部湿疹15年病史期间发作的总时间及湿疹再次复发的时间。预测手部湿疹15年病史的影响因素,在个体中3种危险因素中的2种因素与1种因素相比为72%比35%。接触过敏反应及其他任何过敏反应均与当前手部湿疹的发作相关联。总…  相似文献   

9.
王丽峰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33-1334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断、预防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监测,对不同过敏原的定量及阳性率进行比较,并观察季节性致敏原谱的变化。结果:屋尘螨、粉尘螨及蒿花粉的特异性IgE定量较高,屋尘、蒿花粉及粉尘螨的IgE阳性率较高。屋尘螨和粉尘螨在4~10月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1.4%,在11~3月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蒿花粉、桦木花粉、艾草花粉的特异性IgE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狗毛和猫毛在4~10月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10.8%和5.4%,在11~3月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过敏原特异性IgE增高以屋尘螨、粉尘螨和蒿花粉多见,且致敏原谱呈季节性变化,春夏季花粉致敏比率上升,秋冬季动物毛发致敏比率上升,而螨类是引起常年过敏的主要因素,故应提早季节性脱敏,避免接触致敏原,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0.
治疗     
一、湿疹的一般治疗原则:①找出致病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②避免再刺激,急性与亚急性湿疹不要外用刺激性药物;③不要食用过敏性食物;④积极治疗患者的内脏疾病如肠寄生虫、慢性病灶等.二、内用药物疗法:(一)抗组织胺类药物,不仅能减少组织胺的释放,而且有镇静和止痒作用,最常用的有:①赛庚啶,成人每次4mg,每日3次内服,儿童酌减;②扑尔敏,成人每次4mg,每日3~4次内服,儿童酌减;③盐酸苯海拉明,成人每次25mg,每日3次内服,儿童酌减;④非那根,成人每次12.5~25mg,每日3次内服,儿童酌减。其它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武汉城区蒿属花粉的飘散规律并探讨其对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在武汉城区选点,采用重力沉积法进行了蒿属花粉的调查;同时对63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发病季节调查,其中220例患者进行了气道反应性测定,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 武汉城区蒿属花粉飘散的高峰期为8~10月份;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高峰期相吻合;气道反应性与血清ECP水平变化相一致,并与蒿属花粉浓度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蒿属花粉是武汉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之一,研究结果对蒿属花粉相关的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兰  吴世友  张雷 《医学综述》2014,(14):2673-2675
目的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重庆市中山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08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湿疹组,将同期206例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选择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湿疹组在日常活动、社会交际、症状与情感、学习与工作、休闲及治疗方面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湿疹组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以及环境方面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DLQI分值总和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及经济水平(P<0.05),影响WHOQOL-BREF分值总和的因素为文化程度(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有较低的生活质量,其文化水平及经济水平是影响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霞  李淑青  邓贤达  李洲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133-133,135
目的:调查并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湿疹患者(慢性湿疹组)为研究对象,同时取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正常组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以及附加因子等指标,慢性湿疹患者评分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慢性湿疹患者的精神病性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如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和偏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在研究慢性湿疹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时应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变化和调节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5.
郝丽萍 《包头医学》2010,34(4):206-207
目的:探讨阿罗格(NHD)标准化花粉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疗法治疗中一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例季节性变应性中一重度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点刺液进行标准化皮肤点刺试验检测过敏原,并采用长效变应原混悬液进行脱敏治疗2年,对脱敏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6例患者对艾蒿阳性率为100%,对其他25种变应原有不同的阳性率,经过2年的治疗,达到使患者在7~9月份接触到有关致敏原后,也不产生症状或症状减轻之目的。结论: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长效变应原试剂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作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为了探讨慢性荨麻疹、湿疹、瘙痒症、过敏性皮炎、痒疹、银屑病与花粉变应原(简称PA)的关系,我科自1984年以来,用PA对6种皮肤病1079例患者进行了特异性检查,结果PA对6种皮肤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原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用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评分、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火针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用EASI评估湿疹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对瘙痒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监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7%(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ASI评分、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血清中EOS、IL-18、Ig E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加用火针治疗的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利于减轻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改善瘙痒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EOS、IL-18、Ig E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在儿童皮肤病中,湿疹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湿疹主要是皮肤对多种外黑和内在因子的过敏炎症反应。发生湿疹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其和儿童的免疫功能、神经功能以及遗传因素均有密切的关系。湿疹开始时呈现渗液症状,进而发展成为水泡,干燥的时候会结痂,颜色为黄色。根据病程,湿疹分为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选取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186例湿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湿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对186例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做32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186例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中阳性者130例,阳性率达69.9%。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48.4%、36.6%(P(0.05)。吸入组中以尘螨、蒿类花粉、蟑螂、狗毛、豚草花粉居前;食入组中以鱼类、牛肉、羊肉、牛奶、虾类居前。结论: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相关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包头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主要过敏原为尘螨、蒿类花粉、蟑螂、狗毛、鱼类、牛羊肉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可靠、易操作,为慢性荨麻疹湿疹病人寻找可能的变应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6,(5):530-535
目的通过对三种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皮炎)儿童进行皮肤变应原检测,了解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变应原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皮肤变应原点刺试剂盒对诊断为荨麻疹、湿疹或过敏性皮炎的236例儿童(年龄≤14岁)进行31种变应原检测分析。结果 2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检出1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3例,占98.73%,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儿230例,阳性率为97.46%。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阳性率最高,依次为65.25%、60.59%、54.66%。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0,P=0.001)。桃子、番茄、牛肉、海虾、粉尘螨、蒿属花粉的阳性率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色市儿童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的常见食入性变应原为海鲜、牛奶、蛋类、茄子,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97.46%的受检患儿存在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反应,发生吸入性过敏的概率大于食入性过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