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群 《浙江医学》1996,18(6):355-356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有逐年增加趋势。现将我院近5年间收治的78例老年AMI患者与同期60岁以下的32例中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点。 资料和方法 AMI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老年组计78例.男56例,女22例,男:女=2.55∶1;年龄60~89岁,平均71.5岁。中年组计32例,男22例,女10例,男∶女=2.2∶1;年龄49~59岁,平均55.5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用统计学χ2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36.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0.0%),P〈0.01。老年组无痛性AMI、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或0.05)。结论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高,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降低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治愈好转75例(73 5%),死亡27例(26 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年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周青  高晓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69-3270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期间资料完整的AMI患者298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成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起病症状、心肌梗死部位、发生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老年组发生心肌梗死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比例高于成年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心衰、心房纤颤(AF)者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个月内死亡率高于成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相比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后非典型胸痛症状者多,心衰、AF发生率高,1个月内死亡率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者多,而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者与成人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常因症状及心电图不典型或在原有慢性病基础上发生而易误诊。现将入院时误诊的老年性心肌梗死 18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6 0~ 85岁 ,平均 76岁。有冠心病心绞痛 5例 ,高血压 3例 ,糖尿病 3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2例 ,高脂血症 3例 ,胆石症慢性胆囊炎 2例。其中下壁心梗 3例 ,前间壁心梗 3例 ,正后壁心梗 4例 ,前壁心梗 3例 ,心内膜下心梗5例。误诊时间 2小时~ 2天。误诊为急性心衰 4例 ,冠心病心绞痛 4例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1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2例 ,频发性室性早博 2…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易发生脑心综合征 ,继发急性心肌梗死 ,易使病情进一步复杂 ,使病死率增高 ,为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对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5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71.5岁 ,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颈CT、MRI证实。 5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 ,2d内就诊。病前均无明显的心脏疾患 ,其中脑叶大面积梗死 2例 ,基底节区梗死 2例 ,脑干梗死 1例。继发急性心肌梗死下壁 3例 ,前间壁 1例 ,广泛…  相似文献   

7.
8.
9.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AMI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预后亦良,现将老年人AMI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了解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1年9月收住入院的40例70岁以上老年(AMI)进行回顾性临床调查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66:1.0。有典型心前区痛者占40%,无胸痛者占35%;多部位并下壁梗塞占78.3%,并发心衰占45%,心律失常占45%,休克占25%,75%行保守治疗,25%行溶栓治疗成功;病死率40%。结论:老年(AMI)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性别比例逐渐缩小。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 ̄2004年113例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中非典型胸痛及无胸痛症状者41例(36.28%);出现并发症者86例(76.11%);有伴发症者102例(90.27%);行溶栓治疗51例(45.13%);死亡37例(32.74%)。结论相当部分老年人AMI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无诱因,并发症及伴发症多且溶栓率低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老年人特别是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Bell等报道,女性AMI病死率更高。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来387例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按性别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死亡以老年人为多,因此,认识AMI患者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及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住院的89例老年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其救治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严重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女性AMI患者增多,成为老年女性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女性AMI的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效果,本文对收治的老年AMI病例资料进行男女比较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6年1月~2004年6月连续收治的65岁以上首发的A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85~1994年间收治的老年白血病38例。其中急性白血病27例,慢性白血病11例,占同期白血病患者的0.09。其特点:0.76患者起病有头晕、乏力症状,0.67有发热症状,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者占0.95.并发症以感染(占0.71),骨髓抑制(占0.45)及出血(占0.24)多见。少数病人因诊断前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末梢血中少见或不见白血病细胞等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老年白血病患者对化疗反应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死亡率高。显示老年白血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老年白血病临床特点(附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85~1994年间收的老年白血病38例,其中急性白血病27例,慢性白血病11例,占同期白血病患者的0.09,其特点:0.76患者起病有头晕,乏力症状,0.67有发热症状,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者占0.95,并发症以感染(占0.71),骨髓抑制(占0.45)及出血(占0.24)多见。少数病人因诊断前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末梢血中少见或不见白血病细胞等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老年白血病患者对化疗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临床表现多样,以不典型居多,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故死亡率较高。因而每一位临床医师应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水平。本回顾分析了我科1998年5月-2004年9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6例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提高其临床诊治率,减少误诊率,改善预后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6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结果治愈69例(84.1%),死亡13例(15.9%).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对老人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65岁以上老年人AMI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