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类型心肌梗塞是指临床症状特殊或无症状,心电图不典型或梗塞部位不易被觉察和识别的心肌梗塞.在临床上易被误诊和漏诊。木文通过对我院1988年~1998年间收治的18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呈特殊类型老26例,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体会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症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2岁~82岁,平均64.7岁。心电图梗塞部位分别是广泛前壁心梗6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梗1例,下壁心便4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2例,前间壁心梗3例,正后壁心便1例,心内膜下心搜8例,乳头肌梗塞1例。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16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沈凤  王慧 《四川医学》2002,23(3):271-27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心病严重临床类型之一 ,其病死率高 ,特别是合并急性肺水肿 ,住院期间病死率可高达 38% [1]。近年来 ,随着对 AMI认识的提高 ,CCU病房的广泛建立及静脉溶栓的推广应用 ,使AMI合并急性肺水肿住院期间病死率有所下降。我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诊治 16例 AMI合并急性肺水肿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5 2~81岁 ,平均 66.4岁。心肌再梗死 2例。梗死部位 :前壁6例 ,广泛前壁 4例 ,前侧壁 2例 ,下壁 2例 ,下壁 +高侧壁 1例 ,前间壁 1例。符合条件的 10…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非梗死部位导联ST段压低,尤其是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时较常见,提示梗死范围大、预后不良。作者回顾分析了近10a来收治的急性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124例,分析其远隔部位导联(尤其对应导联)ST段压低,探讨AMI早期梗死部位远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改变,全部病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心电图记录完整,发病48h以内至少1份12导联心电图(合并右室梗死者18导联),然后分析每份心电图有无其他部位导联ST段压低,当ST…  相似文献   

4.
李宜琴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44-1045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急诊就诊 ,临床及心电图改变均符合 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标准。共计 41例患者 ,男 2 7例 ,女1 4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 54 .8岁。梗死部位 :前壁、广泛前壁 2 1例、下壁 1 0例、高侧壁 4例、正后壁 2例、高侧壁 +前壁 3例、正后壁 +下壁 1例。其中 2例合并 ~ 。 房室传导阻滞 ( AVB)、3例合并泵衰竭和 (或 )心源性休克 ,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频发室早或房早。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 6h内 2 1例、1 2 h内 1 9例、2 4h内 1例。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诊科静脉溶栓。溶栓前即刻给予阿斯…  相似文献   

5.
邵素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83-184
资料与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2~78岁。按WHO诊断标准,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梗死部位。前壁17例,下壁12例,前间壁7例,广泛前壁5例,高侧壁4例,下壁合并后壁3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2例。住院死亡率为14%(7/50),主要并发症有心衰8例,心源性休克6例,心律失常28例。  相似文献   

6.
右室梗死临床诊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友来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484-2485
右室梗死过去只能在尸检时确诊。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师诊断水平和检测设备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已能在患者生病确诊右室梗死[1],现对国内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仅供同道参考。1右心室栓塞发病及研究进展右心室心肌梗死是指累及右心室壁的心肌梗死。临床上相对少见。尸检病例中,单独右心室梗死不到3%,左心室心肌梗死同时延伸至右心室者占43%[1]。按其梗死发生部位分为:右心室游离下壁;右心室游离前壁;右心室游离下壁、前壁及右心室乳头肌。受累部位取决于受损血管的来源,右心室前壁和前乳头肌由左前支和圆锥支供血,前者分支较多,一般不会全部阻…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本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现将救治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前壁梗死14例,其中广泛前壁梗死3例,下壁梗死15例,侧壁梗死9例,后下壁梗死5例,均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我们对26例AMI合并Ⅲ°AV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果糖(FDP)。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5~74岁,均为住院病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AVB15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再发前壁心肌梗死合并Ⅲ°AVB11例,心电图均有典型的梗死波,心房率在75~100次min,心室率在30~40次min。12 用药方法26例入院后均给予极化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10%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治疗3天,Ⅲ°AVB未…  相似文献   

9.
早期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最为有效的方法 ,而溶栓后继续抗凝治疗是保证溶栓成功、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用于溶栓后的治疗 ,观察对梗死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AMI患者 10 5例 ,随机选择 6 8例为低分子肝素组 (A组 ) ,年龄 4 1~ 73岁 ,平均 5 0 1岁。梗死部位 :下壁 2 4例 ,前壁 15例 ,广泛前壁 14例 ,高侧壁 5例 ,下壁 广泛前壁 10例。合并高血压 17例。A组包括 70岁以上 5例 ,梗死部位在下壁 2例、前壁 3例 ,合并高血压 2例。 3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改变。方法对33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RVI 13例,下壁、正后壁肌梗死合并ARVI 17例,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ARMI 1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ARVI 2例。结论提高对急性右心梗死的认识,观察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是减少右心梗死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疗法至今仍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 ,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然晚期应用疗效如何 ?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对12例发病时间在 12~ 4 0h的AMI病人晚期进行溶栓治疗 ,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5 1~ 75(平均 6 5 )岁 ;其中前壁梗死 7例 (前壁 5例 ,前间壁 1例 ,广泛前壁 1例 ) ,下壁梗死 5例 (下壁 4例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1例 )。合并有高血压病者 4例 ,糖尿病 3例 ,心衰 2例。1 2 病例选择标准 :12例AMI病人 ,均符合下例 4项条件 :①有典型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12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检出心肌梗死112例,并发症27例(室壁瘤10例,左室附壁血栓2例,室间隔穿孔2例,中、重度二尖瓣返流13例);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广泛前壁和前壁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的估测高度一致;超声心动图估测心肌梗死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血管供血区域基本相符;非单一部位心肌梗死时,超声心动图较易漏诊下壁或右室梗死。【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可与心电图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超声心动图是检出室壁瘤、左室附壁血栓、室间隔穿孔及二尖瓣返流等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对于疑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查中应特别注意并存下壁或右室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9月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性(STEMI)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41~68岁,平均54.6岁。患者有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动态改变符合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颁布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梗死部位为:广泛前壁12例,下壁10例,局限前壁9例,下间壁6例,前侧壁3例,下侧壁2例。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2小时内4例,2~4小时16例,4—6小时14例,6~12小时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溶栓适应证,无禁忌证。  相似文献   

14.
我们观察47例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ARV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本院1998年2月~2003年11月收治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75例,其中合并ARVI患者47例,下壁、右室心梗同时合并后壁心梗14例,合并前期间壁心梗6例,合并广泛前壁心梗2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35~85岁,平均62.5岁。心肌梗死的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张巍  李建美 《华夏医学》2003,16(3):340-340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 ,使依靠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因缺血而受损伤 ,以致坏死。及早发现可及时控制梗死面积扩大 ,显著降低病死率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极大帮助。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患者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2例 ,年龄 4 0~ 70岁 ,梗塞部位 ,下壁 3例 ,前壁 5例 ,前壁加下壁 4例 ,前间壁 3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前间壁 1例。1.2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明显症状 ,如 :持续性胸骨后或肩背部剧烈疼痛 ,部分患者有血压降低、四肢发冷、出汗等休克症状 ,也有个别患者呈“无痛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姚健辉 《四川医学》2010,31(3):377-378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梗死部位多见于前(间)壁和下壁,病死率高。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医生应熟知这些特点,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QAMI)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0~80岁,平均6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4例,前壁6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伴有急性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者3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8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资料分析,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AMI)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选自1990年1月~1996年6月住院病例。经临床、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18例。年龄40~86岁。梗塞部位:下壁26例,前壁22例,广泛前壁14例,前间壁13例,高侧壁2例,心内膜下6例。2处以上6例。1.2临床表现各种心律失常31例。心力衰竭按Killipe分有,1级72例,2级12例,3级3例,4级2例。发病时间,半小时内入院者无,4小时内42例,4~6小时34例,6小时以上13例。2治疗方…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 ,笔者对两家医院10年来收治的285例AMI患者中合并AVB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AMI合并AVB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1.一般资料285例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222例 ,女性63例。年龄33~92岁 ,平均(63.9±11.7)岁。梗死部位 :前壁109例 ,广泛前壁 高侧壁20例 ,前壁 下壁11例 ,后侧壁1例 ,下壁95例 ,下壁 右室或后壁20例 ,多部位梗死 (3个壁以上 )18例 ,…  相似文献   

20.
作者现将近年来我科和分院内科误诊的 17例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中 ,男 10例 ,女 7例。年龄 4 0~ 78岁 ,5例有高血压病史 ,2例有冠心病史 ,6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例有慢性胃炎病史 ,1例有胆石症病史。经心电图检查证实6例为前间壁心肌梗死 ,2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3例为前间壁并下壁心肌梗死 ,且 17例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均呈阳性升高。2 误诊类型及分析2 1 以上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 ,误诊为急性胃炎 5例 ,急性胰腺炎 1例 ,胆石症 1例。下壁梗死 4例 ,广泛前壁梗死 2例 ,前间壁梗死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