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编码的糖蛋白(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组织标本84份,使用S-P 法免疫组化法染色检测P-gp、谷光甘肽S转移酶( GST-π)及热休克蛋白( HSP70)、p53的表达情况,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P-gp、p53、GST-π、及HSP70、p53之间协同表达关系。结果:P-gp 表达阳性率为50%(42/84),HSP70表达阳性率为61.9%(52/84),p53表达阳性率为52.4%(44/84),GST-π表达阳性率为40.5%(34/84);相关性分析显示,GST-π与P-gp无协同表达(r=0.146,P>0.05),HSP70与p53有协同表达(r=0.626,P<0.05),p53与P-gp有协同表达(r=0.763,P<0.05);P-gp表达对对乳腺癌10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 COX模型乳腺癌预后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因素、GST-π表达均不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P-gp 表达、p53表达、HSP70表达均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同时检测MDR1、HSP 7、p53和GST-π的表达,可为乳腺癌临床耐药性的判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Feng Y  Hao X  Mao H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4):1484-1488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效果监测的指导意义;了解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1(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mRNA共表达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6例恶性胸腹水肿瘤细胞和102例实体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mRNA的表达,以及其中84例乳腺癌MDR1和GST-π的mRNA共表达。结果:(1)16例恶性胸腹水肿瘤细胞和18例实体肿瘤组织MDR1的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9.8%,且中、高表达为33.3%;GST-π的阳性表达率33.3%,而中、高表达仅为4.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术前化疗组的MDR1mRNA阳性率87.8%,与术前未化疗组的68.6%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DR1mRNA表达阳性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中89.1%,林巴结无转移组中为68.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术后有复发转移 组中GST-πmRNA阳性率为71.4%,与无复发转移组的20.6%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ST-πmRNA表达阳性率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0阳性组中,比ER、PR 阴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DR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化疗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望作为肿瘤化疗疗效的一项监测指标;MDR1是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机制;术前化疗可诱导MDR1mRNA的表达;MDR1和GST-πmRNA表达是乳腺癌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对于患者的预后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p53、nm23基因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53、nm23的表达。结果: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阳性表达分别为51.1%(23/45)和46.7%(21/45)。p53阳性表达T2-T3为60%(21/35),T1为20%(2/10),P<0.05;G2-G3为59.0%(23/39),G1为0%(0/6)。nm23阳性表达T2-T3为48.6%(17/35),T1为40%(4/10),P>0.05,G2-G3为48.7%(19/39),G1为33.3%(2/6),P>0.05。p53阳性表达术后再发膀胱癌与阴性表达相比较P>0.05。nm23阳性表达术后膀胱癌再发为61.9%(13/21),阴性表达为20.9%(5/24),P<0.05。p53、nm23阳性表达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p53阳性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nm23阳性表达与术后再发膀胱癌有关。p53和nm23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卢玉波  张林等 《湖南医学》2001,18(3):170-172
目的:研究卵巢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链霉菌素样生物素过氧化酶法(S-P)测定10人良性卵巢肿瘤,40例恶性肿瘤组织中GST-π的表, 其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前化疗的关系,结果:10例良性肿瘤GST-π无阳性表达,40例恶笥肿瘤阳性表达26例(65%),GST-π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术前化疗无关系(P>0.05),GST-π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中占85.71%,高于高,中分化癌(33.33%,P<0.01),在上皮性肿瘤I-II期中占20%,III-IV期占71.4%,有随着期升高而升高的趋势,GST-π阳性者缓解期短,易近期内复发,结论:免疫组化测定GST-π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对化疗疗效,克服耐药,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GST-π阳性者属非P-糖蛋白耐药,化疗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应用S—P法检测116例胃癌和53例胃癌前病变的GST-π表达和限制性内切酶及PCR、Southern印迹方法检测14例胃癌及其相应正常胃粘膜GST-πDNA5'端调控区CCGG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水平。GST-π阳性率:正常胃粘膜10%(4/39),胃癌77%(89/116),肠上皮化生76%(19/25),不典型增生89%(25/28)。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增高(P<0.01)。胃癌组织中GST-π基因较正常胃粘膜呈现高度去甲基化(P<0.01),胃癌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与其GST-π表达增加里相关性(P<0.05)。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ST-π可作为胃癌的肿瘤相关抗原;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可能是GST-π高表达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ST-π,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2例乳腺癌组织GST,C—erbB2,p53,ER,PR的表达情况,并与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ST-π高表达率为32.83%,在≤45岁与〉45岁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1%,37.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p53(-)与p53(+)患者中高表达率分别为27.14%,41.3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C—erbB2,ER,PR,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对应的不同组别间GST-π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ST-π高表达可能与老年乳腺癌对化疗不敏感的特点有关,而与患者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关系不大。GST-π与p53可能存在协同表达的关系,p53调控GST-π表达可能是p53高表达患者对化疗不敏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C—erbB2介导的乳腺癌化疗耐药与GST-π表达无关。GST-π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预后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乳腺癌耐药机制,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GST-π、TOPOⅡ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研究。结果 (1)乳腺癌中GST-π表达率为63.6%(28/44),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I、Ⅱ期。(2)TOPOⅡ表达率为47.7%(21/44),临床Ⅲ期表达率显著低于I、Ⅱ期。(3)TPOPⅡ与GST-π表达关系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它们各自的表达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耐药起作用。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药物选择时,联合检测GST-π、TOPOⅡ的表达具有指导作用,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卵巢癌隐含的耐药机制及其对化疗的影响,用RT-PCR方法对7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2例卵巢癌进行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组织中,rdr1基因均无表达,32例卵巢癌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28.1%,mdr1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而且mdr1表达阳性者耐药发生率(55.6%)显著高于阴性者(8.6%,P<0.01)。结果提示:卵巢癌中隐含有由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机制,mdr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2,24(6):771-773
目的:探讨P-耐药糖蛋白(P-gp)和P53、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79例胃癌进行P-gp、P53、mdm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gp、P53及mdm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5%(32/79)、58.2%(46/79)、15.2%(12/79);P-g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P53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dm2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gp过表达与P53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mdm2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gp、P53及mdm2蛋白多并存于胃癌组织中,可为临床判断病人耐药程度、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与p53基因产物的关系,探讨其相互作用的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查51例结、直肠癌MDR1、p53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MDR1基因产物Pgp阳性表达共43例,强度为+-++;p53阳性表达共41例,强度为+-+++,Pgp与p53的表达结果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MDR1基因与p53基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p53基因对MDR1基因的调节可能在MDR1基因的转录过程中通过对MDR1基因CAT的作用而产生影响,说明可以通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来检测肿瘤的基因表达产物,从而了解p53对MDR1基因的影响,由此进一步通过对p53基因的控制来调节MDR1基因的表达,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42.5℃高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计算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RT-PCR测定细胞内多药耐药MDR1基因及GST-π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表面P170的表达。结果:α-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使耐阿霉素(ADM)的IC50降低为0.32μmol/L,优于单用维拉帕米(1.23μmol/L)、α-干扰素(2.29μmol/L),而加温至42.5℃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效果更佳,ADM的IC50由16.6μmol/L降至0.02μmol/L;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各实验组RT-PCR测定仍有MDR1和GST-π的基因表达;但P170表达均有大幅度下降。结论:单独用α-干扰素、维拉帕米、加温至42.5℃均可达到部分逆转耐药的作用,三联合使用能完全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对ADM的耐药。  相似文献   

12.
He SZ  Qi XD  Zhang XM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5-293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对人乳腺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影响。方法以Ad-p53转染MCF-7/ADM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p53蛋白变化;锥虫蓝活细胞拒染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观察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变化,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MDR1 mRNA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观察到MCF-7/ADM细胞经MOI50的Ad-p53作用48h后,p53蛋白表达率由10.24%升高到36.20%;细胞抑制率为7.4%(P=0.003);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倍数11.6倍(P=0.001);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由1.25±0.01下降至0.91±0.01(P=0.01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能抑制MCF-7/ADM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并能部分逆转MCF-7/ADM的耐药性,增加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DR1-Pgp)、c-erbB-2癌基因和DNA含量在术前化疗组及未化疗组间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BA法,对124例乳腺癌进行检测,同时行流式细胞光度计(FCM)、图像细胞光度计(ICM)DNA含量测定,全部病例均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检测资料。结果 EGFR、c-erbB-2阳性率化疗组与未化疗组相比差异显(P<0.05),MDR1-Pgp在化疗组中表达的强度与未化疗组间比较差异显(P<0.05),EGFR阳性5年生存率显低于EGFR阴性(P<0.05)。结论 检测EGFR、MDR1-Pgp、c-erbB-2和DNA含量有助于评估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mdr1、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drl、MRP、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各耐药相关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3种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以及GST-π)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3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3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gp、MRP和GST-π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73.6%和64.8%。鳞癌和腺癌相比P—gP、MRP、和GST-π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MRP和GST-π的表达与对3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问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结肠癌中P53和MDR1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原发性结肠癌P53和MDR1的表达。结果:P53阳性率为41.2%,MDR1阳性率为35.1%,其表达有很高的一致性,表达一致的占总数71.0%,P<0.05。结论:P53的表达与MDR1的表达有关,提示突变的P53基因存在对MDR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p53、bcl-2及PCN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40例腺瘤和80例腺癌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增生性息肉,腺瘤以及腺癌中p53、bcl-2、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中17.5%(7/40)腺瘤和46.25%(37/80)腺癌可见p53基因突变;腺瘤、腺瘤癌变及腺癌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2.5%、70.6%和58.8%;正常粘膜和增生性息肉中未见p53表达,p53蛋白表达与其基因突变相关(rs=0.54),但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无关(P>0.05);bcl-2在所有正常粘膜和增生性息肉基底部上皮细胞、77.9%腺瘤、64.7%腺瘤癌变和55%腺癌可见表达,在腺瘤和腺癌中bcl-2表达差异显著(P<0.05),高分化腺癌bcl-2表达率明显高于差分化腺癌(P<0.01)。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bcl-2与P53表达在腺瘤及腺癌组中呈负相关。PCNA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一癌序列中逐渐增高,它与腺瘤p53表达和木典型增生程度、腺癌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p53、bcl-2表达及其它因素无关。p53基因改变主要涉及到良性腺瘤和腺癌的转变过程,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蛋白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因素。bcl-2表达是大肠癌发生中的早期  相似文献   

17.
18种人肿瘤细胞株药物敏感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18种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株对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和卡氮芥(BCN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肺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等耐药相关基因和Fas、bcl-2、p53和p16等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不同细胞株对同一药物敏感性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41),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与所检基因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 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与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箔蛋白(P-gp)、p53、Bcl-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了解多药耐药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无病变膀胱(正常对照组)坏率P-gp、p53、GST-π、Bcl-2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p53、GST-π、Bcl-2的阳性表达牢分别为81.66%、69.33%、80.00%、65.33%;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GST-π、Bcl-2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GST-π、p53、Bcl-2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病例中P—gp、GST-π表达异常与p53、Bcl-2之间存在联系。结论:P—gp、p53、Bcl-2、GST-π等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期有关;P—gp、GST-π高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耐药指标P-gp、GST-π与凋亡指标p53、Bcl-2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Ⅲ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及腹水中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率及MDR1 cDNA拷贝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78例Ⅲ期卵巢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和47例卵巢癌患者腹水中MDR1 c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①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组织、癌旁组织、外周血白细胞和腹水中MDR1阳性(〉10^2拷贝/ml)表达率分别为65.4%,38.5%,35.9%和44.7%;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MDR1 cDNA定量结果均为阴性;②卵巢癌组织中MDR1 cDNA含量≥lOS拷贝/nil者对应外周血和腹水中MDR1表达率为89.3%和90.5%;MDR1 cDNA含量〈105拷贝/ml者对应外周血和腹水中MDR1表达率为13.0%和7.7%;③外周血MDR1 cDNA含量≥105拷贝/ml的卵巢癌患者肿瘤近期复发率为54.5%(6/11);MDR1 cDNA含量〈105拷贝/nil的患者近期复发率为23.5%(4/17);外周血MDR1表达阴性的患者近期复发率为12.0%(6/50)。结论 Ⅲ期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DR1表达率在一半以上;外周血和腹水中MDR。表达与癌组织MDR1 cDNA含量成正相关;外周血MDR1 cDNA含量≥105拷贝/ml的卵巢癌患者肿瘤近期复发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1-22,25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多药耐药蛋白(Multl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MDR1)的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NSCLC)中共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NSCLc冰冻组织中上述耐药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LRP、MRP、MDR1mRNA阳性率分别为71.2%、81.8%和37.9%;MRP与、MDR1、MRP与LRP、LRPYUMDR1及MRP、LRPYUMDR1共表达者分别为16.7%(11/66)、53.0%(35/66)、19.7%(13/66)及12.1%(8/66)。LRP与MRP阳性相关(t=0.47,P=0.001),LRP、MRP与MDR1无相关性(r=0.98,P=0.0r77;r=0.25,P=0.053).3种耐药基因表达在NSCLC各期、各分化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腺癌换了有效组LRP、MBPmRNA(0.53±0.08;0.41±0.01)及鳞癌化疗有效组LRPmRNA表达(0.42±0.03)明显低于换了无效组(1.14±0.3,0.82±0.04,0.97±0.01,P〈0.05);LRP与MRP、LRP、MRP与MDR1共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仅LRP+MRP、LRP+MRP+MDR1共表达有预后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耐药与LRP、MRP、MDR1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