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对凝血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3月江苏省灌南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部的认为有问题的凝血标本,其中脂血13份,溶血的27份,血量不足(血与抗凝剂总量小于1.4ml)的30份,样本放置时间过长的(2~4h)23份,其他有问题的标本21份。对以上标本再次抽血进行复检,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脂血、溶血、血量不足、未及时送检等问题标本与重新采血后的标本PT、APTT再次检测,除未及时送检的标本P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凝血检查对标本的要求较高,对标本或结果有怀疑的应重新抽血复检,以保证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采血技术对血沉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沉是指红细胞的自然沉降率,在临床上血流是活动性风湿,结核的辅助诊断不可缺少的指标.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我们探讨了采血技术对血沉测定的影响.l材料与方法为1992~1997年来我院检查的血沉正常者.2标本采集与结果分析①一次刺中动脉与反复抽吸,结果表明反复,反复抽吸使一些组织液中使血液稀释.①止血带时间大于3min与3min内比较,血沉减慢,可能是由于止血带捆缚时间过长,使红细胞有所破坏,不容易形成络线状.③抗凝剂与血液比较,正常抗凝剂比例为1:4,如果比例为1:4.5,血沉加快,如果为1:3.5,则血沉减慢.3讨…  相似文献   

3.
1 选用末稍采血 采血时应注意皮肤消毒后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才可刺入皮肤,穿刺一定要达到一定深度,使血流通畅,弃去第一滴血后,必须用干棉球拭擦皮肤,不能有纤维滞留在皮肤上,整个采血过程要快、准。采血后,吸管应放入稀释液,使其充分混匀。 2 实验室保持清洁 尘粒会明显干扰PLT的计数,当标本受到室内尘粒污染时,PLT增高,标本释稀后放置时间太长,因PLT自然破碎计数常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我院取血室担负全院除急诊之外的所有门诊血标本的采集任务,工作量大。自从采用真空采血的操作后,病人等侯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由于真空采血的操作准确可靠,所以被各医院普遍应用。但采集血标本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临床操作中,有几种问题影响血标本的准确性。现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阐述如下: 1.漏血1.1.原因:双向采血针短针头胶套出质量不过关,针刺后无法自动回缩。在采集第二管血时,使血液流到持针器中  相似文献   

5.
护士是采集病人血标本的直接操作者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操作环节 ,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 ,最大限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终未质量报告 ,对血气分析结果可靠的维持起重要作用。除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 病人的精神状态  病人在情绪激动或疼痛大声呻吟不止中 ,血中PO2 、PCO2 变化均为非疾病因素引起 ,如在此状态下采血进行血气分析 ,其检验结果可靠性降低 ,所以应及时评估病人的采血状态 ,调整采取措施 ,稳定病人情绪 ,让病人适当休息等 ,使采血前的状态趋于稳定 ,避免误差。2 抗凝剂的选择  抽血作血气分析时 ,必须保…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血做染色体检查中微量肝素钠抗凝剂不同使用方法对染色体血培养及复种再次培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200例采血做染色体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注射器采血后,在培养液中加1滴肝素钠抗凝剂,混匀,观察组使用注射器吸取肝素钠对管壁进行浸润后,将注射器中肝素钠排出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采集静脉血2 mL混匀,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进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染色体血培养效果、注射器内血液保存时间、穿刺点皮下淤血情况、采血穿刺点出血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染色体初次血培养效果、穿刺点皮下淤血、穿刺点按压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血液标本保存3~5 d二次培养具有良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改良式微量肝素钠方法培养血标本,可有效保存血液标本并集中培养,降低再次抽血的疼痛,减少患者皮下淤血及采血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肝炎患者,需定期采血作肝脏功能的试验,查考疾病的转归。而生化试验内容很多,各项试验均有一定的要求。如不能使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应清晨空腹采集血液标本,需加抗凝剂和不需加抗凝剂……等等。这当中又以溶血最易发生,尤其小儿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本因素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25例血液标本,对其进行凝血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1250份标本中,62份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误差率5.07%。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存在误差者52例;血液标本有小凝块者6例;静脉采血注入到肝素抗凝生化管后倒至血凝专用管送检者3例;自留置针处或静脉输液处采血,标本中存在含肝素及其他液体者1例。结论不合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时间会使得凝血四项测定结果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9.
周新琴 《淮海医药》1996,14(3):25-25
在日常工作中,门诊病人血常规抽血后马上在细胞自动计数仪上计数。但病区抽出的血标本往往不能及时计数.有时上午到病区抽好的血标本,到下午上班再作计数,原因是忙于应付门诊标本。因此,为了证实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我们观察了血小板,红细胞、自细胞、血色素4项结果在抽取标本立即测定和标本放置1h、2h、3h再测定的结果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采集新生儿筛查血标本的合格率及采血一次成功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分娩的1825例活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筛查1825例新生儿,实际筛查1812例,筛查率99.29%,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fiSH)阳性1例,无苯丙酮尿症患儿;采血一针成功1767例,成功率97.52%,1812张滤纸干血斑标本,合格1796张,合格率99.11%。结论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采血,严把血片质量关,才能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血栓与止血检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在出、凝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保证实验结果正确的前提,它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取血前质量控制,采血人员要责任心强,技术熟练。要了解被检者生理变化、饮食变化、环境因素、服用药物等均可引起凝血方面的改变。对环境和病人的要求,应当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病人要空腹12h,保持情绪稳定,防止静脉挛缩,重复采血的病人应在同一条件下采血。对抗凝剂和盛血器皿的要求,较理想的抗凝剂为枸橼酸钠,浓度是0.109mol/L;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严…  相似文献   

12.
血沉是指红细胞的自然沉降率,在临床上血沉是活动性风湿,结核的辅助诊断不可缺少的指标。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我们探讨了采血技术对血沉测定的影响。 1 对象 为1993~1998年来我院检查的血沉正常者。 2 标本采集与结果分析 ①一次刺入静脉反复抽吸,结果表明,反复抽吸使一些组织液中的血液稀释。②止血带时间大于3min与3min内比较,血沉减慢,可能是由于止血带捆缚时间过长,使红细胞有所破坏,不容易形成缗线状。③抗凝剂与血液比较,正常抗凝剂比较为1:4,如果比例为1:4.5,血沉加快,如果为1:3.5,则血沉减慢。 3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掌握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检验门诊做健康体检者的不同血液标本资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真空采血法采取肘静脉血和左手环指内侧末梢血,分别于采血后0.5、2、4 h内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不同时间段采血检测结果比较0.5 h内测试的WBC、RBC、Hb等血液指标结果均与2 h内测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后只有PLT结果差异显著低于0.5 h内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检测结果比较食指末梢血检测中WBC、RBC、Hb均高于静脉血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和不同部位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性,采取肘静脉血和短时间处理血液样本可以减少结果误差,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236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化验的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回顾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保存及抗凝剂使用量等方面。结果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和保存条件等都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将最为可靠准确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影响F-280型血球计数仪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对策。1 仪器方面的影响 堵孔是最常见的故障,其原因有:(1)采血时使用棉棒消毒而致使少量棉纤维落入标本;(2)仪器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保养不当而使变性血红蛋白和部分蛋白质粘附而沉积于小孔管之内;(3)用于清刷吸取标本微孔的专用毛刷不洁净;(4)采血针刺入深度不够,挤压时间长,造成纤维蛋白丝形成小血凝  相似文献   

16.
陈睿 《淮海医药》2011,29(2):153-153
目的 探讨LH75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患者标本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又对其中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明显不符的标本约2 000余例在显微镜下进行手工计数.结果 红细胞的破坏,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仪器自身状况及采血过程均可影响血小板的正确计数.结论 采血顺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靠的检测结果就是临床诊疗的准绳。而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标本采集、送检往往是导致检测结果质量误差和报告时间延长重要的一环。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 min后测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130例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SySmex XE-2100全自血液细胞计数仪分别进行检测,获得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差异。结果 130例血常规用动脉血和静脉血两种方法采血送检,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MCHC检查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RBC,HCT,HGB,PL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方法检测结果较好,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血细胞检测时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  相似文献   

18.
薛媛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630-3631
目的探讨婴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婴儿真空采血器行头皮静脉与常规股静脉采血标本的合格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66%)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1%),头皮静脉采血血标本合格率(99.22%)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8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头皮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均高于股静脉采血,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准确性与血小板本身具有易粘附、凝集、破坏和变形等特点,所用器材的准确性、清洁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联。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因素及处理:①采血因素:采集末梢血穿刺部位皮肤过冷、针刺过浅,用力挤压使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操作者不熟  相似文献   

20.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院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做血常规检测,从采血到检测之间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不统一,运用日本Syemex KX-21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对放置时间不同的血液标本做血细胞计数,以探讨放置时间是否对血细胞计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