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冈素,为预防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一所,农村初中、高中各一所,以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网络成瘾测试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1392例(89.2%)为互联网的正常使用者,158例(10.2%)为中度网络成瘾者,10例(0.6%)为重度网络成瘾者,58例为从未使用过网络.网络成瘾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父亲的文化程度、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的四个维度和总分及应对方式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方式、男性及在家庭及人际交往中所遭遇的应激事件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结论 广州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高;男性、父亲的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处理各种问题的个体,当他们遭遇与家庭、人际交往有关的应激事件时,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胡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15-1418
目的: 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IA)现状,为医学生IA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55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医学生网络使用调查问卷、中文IA量表和IA诊断标准.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523份,有效率95.1%.医学生IA率为12.62%,其中男生(18.79%)明显高于女生(4.44%)(P<0.01);大学一年级学生(20.90%)均高于大学二年级(9.70%)和三年级(7.18%)的学生(P<0.05).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网络成瘾率均高于其他学习成绩的学生(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低年级、单亲、学习成绩差、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IA率较高.结论: 医学生网络使用较普遍,IA率略高于以往研究结果,针对IA影响因素及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网络成瘾者应激相关变量:社会支持、应付方式、认知评价和个性因素进行分析,对网络成瘾的可能诱因进行探讨.方法 对大连市初中网络成瘾学生129名,非网络成瘾学生129名及不上网学生129名,应用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陈氏网络成瘾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付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动思维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人格:3组在神经质[(54.11±11.45)分,(49.53±11.28)分,(48.91±12.10)分]、精神质[(50.70±12.08)分,(46.98±11.40)分,(45.54±10.16)分]及掩饰性[(47.05±9.11)分,(51.05±8.92)分,(52.33±8.59)分]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2)自动思维:3组在自动思维总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3)应付方式:3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在求助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4)领悟社会支持:3组在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成瘾青少年的应激中间变量各个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陈军  樊嘉禄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963-965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幸福感指数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合肥437名医学生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者16人,成瘾率为3.7%;男女大学生成瘾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组(IA组)与非成瘾组(非IA组)在孤独、抑郁、交往焦虑、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与孤独、抑郁和交往焦虑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和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依照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的1-4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将诊断为网络成瘾的作为网络成瘾组(IAD组),其他的作为非网络成瘾组(非IAD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瘾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结论:网络成瘾医学生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良教养方式对其正常心理发展有不利影响,父母要重视自己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医学院校随机抽取不同性别、年级的在校大学生442人,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络成瘾量卷调查和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显示: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倾向三者之间两两相关均显著。医学生受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越大,网络成瘾倾向程度越高;采取退避方式越频繁,网络成瘾倾向程度越高。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效应,同时,教养方式又通过退避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个性特点。方法依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包括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49%;成癌者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非成瘾者,而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得分高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者的个性特点中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低于非网络成瘾者;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于非网络成瘾者;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对其个性有一定影响。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父母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管教严厉,拒绝否定;他们具有不良的个性特征;他们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其个性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状况,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网络成瘾筛选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中学4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上网率(96.73%)明显高于女生(80.26%),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2.74%,男生成瘾率(15.82%)明显高于女生(5.08%)。成瘾者SCL-90测试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者(t=3.459~11.053,P<0.05)。结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已产生明显影响,加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与网络成瘾相关的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实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医学院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参照Young网络成瘾量表自行制定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2.3%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的网络使用,男生(15.8%)明显高于女生(8.6%);来自农村的学生(16.4%)明显高于城镇的学生(9.7%).不当的网络使用已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影响学习、睡眠、与周围人的正常交流等.过度的网络使用与一些负向的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有关,如有抑郁情绪,浏览色情网站,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生活不自信,每天长时间上网等.结论 医学生中也存在较高比例的网络使用过度,不当的网络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综合征诊断量表(LAD-DQ)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汕头市和揭阳市的初中、高中、大学共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在解决问题、幻想和退避等应付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倾向与其应付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对青少年应付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1002-1004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网络成瘾类型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为工具,对河南省7所高校(新乡医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大一、大二、大三3个年级的1 485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网络成瘾量表得分将网络成瘾者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对其学习倦怠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网络成瘾各类型中,高分组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学习倦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P<0.01);网络信息问卷得分与情绪低落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网络信息成瘾倾向越高,情绪低落的表现越明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和网络信息成瘾的倾向越明显,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异,分析网络成瘾对学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对687名在校医学生上个学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4.80%,网络依赖率为8.30%。医学生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学习成绩、是否因上网逃课、上课是否上网、课余时间优先选择的活动以及上网目的等相关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成瘾会对大学生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150名在校护理专业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网络成瘾量表总分大于58分为成瘾组(12名),低于58分为非成瘾组(129名),量表均以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度网络成瘾者占2.1%,轻度网络成瘾者占6.4%,网络成瘾组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成瘾组(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生活事件能预测网络成瘾68.1%。结论: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护理专业医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网络成瘾倾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校大学学生在校期间网络成瘾程度的改变及其可变因素.方法追踪调查2001级1034名文科、理科、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使用互联网测试表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所有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并将结果与学生在大一时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1)大三学生中男生成瘾者占2.67%,准成瘾者占32.00%;女生成瘾者占0.41%,准成瘾者占19.88%,差异有显著性(χ2=29.601,P<0.01);大三学生成瘾者准成瘾者占26.15%,成瘾者占1.58%,与2年前大一时成瘾者占1.62%,准成瘾者占51.05%比较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4.733,P<0.01).(2)父母的关心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造成的精神压力,对所读学校或专业的兴趣对大三学生成瘾影响具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两年前比较,学生成瘾程度有所降低;高年级时男生较女生易成瘾.高年级学生成瘾状况与父母的关心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造成的精神压力,对所读学校或专业的兴趣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网络对医学生带来的负效应,及早发现网络成瘾者,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于2005年2月到4月,对沈阳三所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本科生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1 883名医学生中有1 642名学生上网,上网率87.2%,199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为12.1%.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生源地、上网目的和对网恋的态度.结论:互联网的使用在医学生中已经普及,且对医学生已产生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摆脱网瘾,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AS)、应付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8名研究组和70名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示高于对照组(P<0.01);EPQ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精神质、神经质、掩饰倾向明显,缺乏社会支持,面对压力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57-106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构建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网络成瘾量表(IAT)从2 784名学生中筛选出80名网络成瘾者,其中77名同意入组,将入组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8名和对照组39名。以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对观察组学生治疗8周,对照组学生不做处理,最终完成研究的学生观察组36名,对照组38名。治疗前后分别以IAT、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2组网络成瘾者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网络成瘾者IAT得分、SCL-90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SQ中积极应对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及ATMD中时间价值感得分、时间监控感得分、时间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网络成瘾者显效及有效27名,无效9名,对照组38名均无改变,2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其他因子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均较对照组得分显著降低(P<0.05);SCSQ观察组网络成瘾者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TMD观察组网络成瘾者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其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与网络成瘾相关的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实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高校医学院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参照Young网络成瘾量表自行制定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12.3%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的网络使用,男生(15.8%)明显高于女生(8.6%);来自农村的学生(16.4%)明显高于城镇的学生(9.7%)。不当的网络使用已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影响学习、睡眠、与周围人的正常交流等。过度的网络使用与一些负向的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有关,如有抑郁情绪,浏览色情网站,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生活不自信,每天长时间上网等。结论医学生中也存在较高比例的网络使用过度,不当的网络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oung网络成瘾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的基本资料问卷对某医学院校1 5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和测量。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上网方式多样化,其中手机上网占35.86%,电脑上网占11.94%,两者兼有占52.20%;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1.15%,且在性别、生源地、生活费等特征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瘾学生幸福感得分(72.39±11.94)明显低于非成瘾学生(79.86±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1),且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及是否独生子女特征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相关分析表明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r=-0.301,P<0.001);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每月上网的花费、松弛和紧张等因素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结论:医学生网络成瘾情况不容乐观,网络成瘾对医学生幸福感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容纳、应付方式、焦虑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在入学军训2周后,对3380名大学新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容纳他人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路成瘾量表评定.结果 1)女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男生高,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网络成瘾得分较低(P<0.01);2)与网络成瘾低分组相比,网络成瘾高分组的大学新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低,较常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得分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付方式、容纳自我他人的程度、状态焦虑、性别(男=1,女=2)四个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0.026、0.023和-0.549.结论 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高分者存在一定形式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