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对因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156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MVR)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0例,MVR AVR54例;术中同时行DeVega或Kay氏三尖瓣成形术89例,左房折叠术 MVR43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65例,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23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AVR同时行左乳内动脉和左前降支吻合2例,术中平均搭桥(1.8±0.9)根。结果:156例患者中有8例早期死亡。存活的148例患者中有112例经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I~Ⅲ级。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侵及心肌、心包、心内膜瓣膜,而其中尤以瓣膜病变最为突出。瓣膜是维持心内血流正确方向的关键,一旦瓣膜发生病变,将产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人工心脏瓣膜的问世,瓣膜置换术应运而生,为瓣膜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瓣膜置换术是在体外循环下用人工瓣膜代替有病变的心脏瓣膜,从而维持止常的心脏排血量,效果良好。我院自1998—2001年共为36例重症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人工瓣膜置换术,均康复出院。现将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有心源性恶液质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5-02/2008-08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进行的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源性恶液质的瓣膜置换术。结果:3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死亡2例(5.6%),1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出院34例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提高,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术前予以充分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彻底纠正三尖瓣反流及巨大左心房的适当迭折,术后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及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的整体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采用连续性肾替代(CRRT)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15例,其中10例为主动脉二尖瓣联合瓣膜病,1例主动脉瓣膜病例,其余为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评估为3~4级,手术前后监测肾功和尿量,术后行床旁CRRT的治疗,监测肾功能.结果 除1例合并顽固性心衰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最短5d,最长1月肾功能恢复.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术后肾功能不全行CRRT,加强术后护理和全面、准确的病情观察及判断可以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对4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功能维护、抗凝治疗的观察、对症处理、肾功能监测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出院时均为窦性心律,随访1~18个月,窦性心律38例,窦性与心房颤动心律交替3例,心房颤动心律1例.认为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Icu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 4 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和 /或主动脉瓣病变 ,分别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围手术期采用Swan Ganz四腔气囊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右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 ,并计算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和周围血管阻力。结果  4 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无早期死亡。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4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行风湿性心脏辫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功能维护、抗凝治疗的观察、对症处理、肾功能监测等。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出院时均为窦性心律,随访1~18个月,窦性心律38例,窦性与心房颤动心律交替3例,心房颤动心律1例。认为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行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术后全方位、高质量的ICU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1992年1月至2004年4月共为64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主要高危因素有左室功能重度不全、巨大左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和小左心室等;行二尖瓣置换2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1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次,主要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室颤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早期死亡10例;随访46例,随访6个月至11年,晚期死亡6例,主要原因为心功能衰竭。晚期存活患者心功能I级8例,II级23例,III级7例,IV级2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术后早发现和早处理并发症,可提高危重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病变,因血流动力学的长期异常改变,可致心脏各房室腔扩大,形成巨大心脏,临床多见左心房巨大型[1].巨大左心房如不纠治,最终可发展为左房血栓、咯血及右心衰竭[2],因此对于中、重度二尖瓣病变伴巨大左心房患者需要手术干预.我科于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7例瓣膜病患者,对其中14例巨大左心房的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时实施了左心房折叠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已有的临床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6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给予循环护理,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及心包填塞,给予有效监护并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本组患者发生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16例,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使用呼吸机18.0~56.0 h,平均26.2 h;ICU停留28~94 h,平均42 h。结论:循环护理可提高重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