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椎外伤并高位截瘫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颈椎外伤并高伴截瘫的治疗,探讨治疗高位截瘫患者好的治疗方法、关键措施,手术与否的判定。方法:根据患者颈椎骨折、滑脱程度的不同,给予颈围领、颅骨牵引及Hallo氏架固定,根据MRI检查,决定手术减压与否,加强患者全身支持对症治疗,注意预防三大并发症。结果:本组26例截瘫患者完全恢复6例,部分恢复10例,无任何恢复6例,死亡4例。结论:颈椎外伤后,颈部制动非常重要,Hallo氏架对颈部制动是一种很好的外固定,通过MRI检查,了解脊髓受压及损伤情况,以此决定手术减压与否,加强患者全身支持对症治疗,预防三大并发症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上颈椎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原则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颈椎损伤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原则及其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例因上颈椎损伤入院的患者实施统一规范的护理管理,密切跟踪观察,并首次提出指导上颈椎损伤护理的40字原则。[结果]16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上颈椎损伤患者的康复往往需要经历复杂的手术,住院期间护理风险极大,统一、科学和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原则是减少护理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志文  林斌  郭志民  王伟 《中国骨伤》2007,20(11):769-77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4.9岁。受伤原因:车祸伤6例,平地摔伤2例,高处摔伤3例,重物砸伤1例。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明确骨折类型、骨折牵引复位方法、手术期间的监测等。结果:12例患者平均手术切口1.62cm、手术时间70min、出血量20ml。术后平均随访10.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5周,颈椎活动基本正常,旋转(90.2°±16.9°),屈伸(40.5°±10.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方便,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0例急诊患者实施转运前评估与准备、转运途中安全防范和病情监测等全程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完成院内安全转运,途中仅发生心跳骤停1例,经急救处理后好转。未发生管道脱落、死亡等转运事故及医疗纠纷病例。结论在对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中做好转运前病情评估和准备及转运中规范实施病情观察等各项护理配合,能有效降低转运风险。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颈椎脱位患者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行闭合复位(颅骨牵引复位和在全麻下行闭合牵引复位)以及前路开放撬拨椎体复位,并予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结果闭合复位成功54例,其中颅骨牵引复位33例,全麻下闭合手法牵引复位21例;在前路手术中牵引下行旋转撬拨复位成功10例。48例患者获8~30个月随访,颈椎复位完全,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脱出,神经损伤均有恢复,脊髓F ranke l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早期复位结合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袁敏  孙虹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90-291
目的:观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伤口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探讨行颈椎前路手术后伤口再出血预见性护理的要点。方法:对近一年在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64名患者,术后伤口再出血的综合治疗和预见性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名患者,其中62名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无特殊不适,平稳度过围手术期,2例在术后24h小时内发生伤口再出血致伤口局部异常肿胀,急性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医师后,其中1例急诊入手术室打开伤口止血并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床边急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疾患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风险大,易发生术后早期的伤口再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认真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局部的观察、四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配合心理治疗,引流管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再出血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予以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6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0.9%.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30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2例行前路手术,1例行后路手术;术中保持颈椎中立位,且予以持续颅骨牵引,均固定骨折椎体的上下2个节段。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97、100、145 min,平均11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0、770、1 000 ml,平均830 ml。1例脊髓神经功能由术前C级恢复至D级。术后3 d复查颈椎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继续带头颈胸支具保护。1例术后第5天出现肺部感染,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抗感染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是一种不稳定骨折,与前后联合入路相比,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辅助外固定,同样可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3个月.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75级.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能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性,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其他措施则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融合手术治疗上颈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我科自2000年3月-2007年8月选择性非融合手术治疗上颈椎骨折2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即予颅骨牵引,完善术前准备后分别行后路Apofix、Vertex固定术,术中保留小关节的完整性,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取出内固定后分别于4周,12周及24周评价颈椎运动功能。结果术中未出现脊髓损伤及椎动脉破裂等并发症。25例内固定取出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8月),颈椎生理功能为优者11例,良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选择性地采用非融合手术治疗上颈椎骨折,在重建稳定的同时可以保留上颈椎良好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地震伤致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现场护理救治及安全转运方法,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借鉴.方法 对地震中被困16~55 h致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5例患者,紧急实施现场抢救、伤情评估、正确搬运、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呼吸道通畅等,选择合适的时机及载体转运患者.结果 5例中4例现场抢救成功,安全送往医院,经综合治疗康复出院;1例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正确有效的现场护理救治及正确的转运,可有效提高地震中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管型石膏固定加拇指皮肤牵引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管型石膏固定加拇指皮肤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100例。结果100例中除13例复合伤住院治疗外,其余87例全部是门诊治疗。经4周左右牵引固定,骨折均愈合,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正常者82例,占82%。部分功能受限11例,占11%。腕掌关节酸痛(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处外突,虎口变小7例,占7%。结论管型石膏加拇指皮肤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不需住院.手术费用少,操作方便,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采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和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屈曲骨折病人的治疗结果。方法对45例下颈椎不稳屈曲骨折患者随访2~3年,其中24例用头颈胸石膏外固定,21例行颈椎前路手术内固定;通过调查表格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拍片检查患者骨折愈合及颈椎后突畸形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骨折处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5周;外固定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0d,而手术组为14d;外固定组颈椎平均后突畸形的角度是12.6°,而前路手术组为4.2°,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治疗下颈椎不稳屈曲骨折患者,颈椎前路手术能更好的恢复脊柱的矢状位对线,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Pilon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Pilon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18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1例,骨折愈合延迟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平均住院12.5d出院,随访5个月,骨折均愈合。提出围术期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牵引护理、并发症防治,加强功能锻炼等,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跟骨牵引与石膏外固定在De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术前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00例De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52例入院当天进行跟骨牵引治疗(跟骨牵引组),48例进行石膏外固定(石膏固定组)。比较2组术前张力性水泡发生率、术前皮肤坏死发生率、术前消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入院后1、3、5 d患肢肿胀值。结果跟骨牵引组入院后1、3、5 d患肢肿胀值小于石膏固定组,跟骨牵引组术前消肿时间、住院时间较石膏固定组明显缩短,跟骨牵引组术前张力性水泡发生率与皮肤坏死发生率较石膏固定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e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院时进行跟骨牵引治疗可加快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消退,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中骨折复位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徒手牵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徒手牵引复位PFNA固定治疗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3 d采用Baumgaertner改良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40~100 min,术中失血量100~300 ml。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评价:优21例,良14例,差2例。2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5~36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22/29。结论徒手牵引复位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月~12月,对38例颈椎严重骨折前脱位伴不全瘫患者,采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4~58岁。其中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12例。寰枢关节前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并向前移位12例,C2-7颈椎骨折前脱位21例[1]。治疗方法38例患者均先采用常规坐位牵引下上石膏,术后均X线片显示颈椎复位不良,而改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1.牵引 颈椎骨折前脱位患者的治疗,需卧床行颅骨牵引术2周。上石膏时,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头颈胸部悬空。将一条长85cm,一端宽5cm另一端宽10cm…  相似文献   

18.
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结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28例,男16例,女12例。术后随访8~31个月,平均15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和颈椎稳定性。以Frankel分级作为脊髓恢复情况的判断标准。结果术后检查证实植骨均在3~6个月内融合,颈椎稳定性好,无内固定松动脱出,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结论术前牵引复位,可以使大多数骨折脱位复位,安全有效。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可使受伤节段达到术后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环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7年2月~2005年7月共收治129例颈椎外伤性骨折脱位患者。将129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1组70例行头环牵引,其中31例头环牵引加背心带支架保守治疗,39例头环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另1组59例行颅骨牵引,其中13例颅骨牵引加支具保守治疗,46例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22例,后路手术20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头环牵引与颅骨牵引对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统计学处理显示头环牵引组要明显好于颅骨牵引组,复位所需时间比颅骨牵引组短,完全复位率高,减压充分,更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治疗后离床时间头环牵引组要短于颅骨牵引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改善。[结论]头环牵引外固定架可改善复位功能,对颈椎的牵引固定作用较颅骨牵引更为坚强稳定,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获得随访,时让12~32个月。平均19.3个月。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75级。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能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性,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辅以其他措施则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