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以期为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6800件手术器械的消毒使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效果,分析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结果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情况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前后效果分析实施之后,促进效果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质量追溯时间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同时准确达到对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零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1].为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有条件的医院将手术器械管理纳入了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式供应"模式到"专业集中式供应"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有了专业化质量保证,避免了设备重复使用,同时也节约了资金投入[2].  相似文献   

3.
国际质量管理要求是以"零缺陷管理"为出发点,强调过程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1].为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有条件的医院将手术器械管理纳入了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式供应"模式到"专业集中式供应"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有了专业化质量保证,避免了设备重复使用,同时也节约了资金投入[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实施追溯闭环管理期间消毒供应室接收的6 000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使用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对手术室复用器械从初期购入、身份确认到使用、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发放、接收等各个环节实行闭环管理,全程采用条形码和移动信息化工具(PDA)技术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比较两组器械包欠缺发生情况以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室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对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复用器械信息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可降低器械包欠缺发生率,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外来手术器械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对隐患所采取的措施,确保消毒质量和安全。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外来手术器械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可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通过制定从接收外来手术器械到清洗消毒,一直到最终发放一系列的规范流程和制度,不断完善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优化流程,保证安全,避免感染。结果通过制定规范制度,严格执行防范措施,有效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同时也有效的预防并控制感染发生。结论对外来的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纳入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通过规范操作,可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消毒效果的满意度,保证消毒的合格率,并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潘德秀 《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541-254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及方法。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规范登记,通过接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质量监测标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并将其分为长期定点存放和临时外送两部分,全面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结果减少了手术室外来人员穿梭,提升了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有效地控制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承接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可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人力等资源,使护理及医院内感染工作更加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完毕之后,对相应的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情况与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估,并与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未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别对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评估,统计相应的有效率并进行比较,可得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P <0.05)。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分别对相关科室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不同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经比较可得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相关科室的满意度评分得到明显提升(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有效率,并提高相关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追溯系统负责追踪,研究探讨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后的清洗效果。方法将手术室器械由回收前手术室自己清洗和集中管理后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手术器械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对照组由手术室自行处理;比较两组的清洗质量。结果试验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清洗,合格率3个月后为79%;对照组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清洗,合格率为34%;试验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手术器械是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安全使用手术器械是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消毒灭菌的生产和供应部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首要保障[1]。因此对CSSD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院信息和计算机管理的日臻成熟和完善,自2010年开始,我院CSSD依托本院的强大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条形码技术建立起消毒供应的计算机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已覆盖到各个工作流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传统的人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采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常规质量控制期内共处理物品127681(件/套),工作缺陷发生307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24%。相同时间跨度内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应用期共处理物品130816(件/套),工作缺陷发生174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13%。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使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在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确了工作责任,避免出现问题后无法明确责任人的现象;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并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的使用较为便利,后期应用成本较低。所以,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李开燕 《黑龙江医药》2011,24(1):125-126
目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执行准入制度,设专人管理,做好与供应商业务员交接清点手续。外来器械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结果:保障器械灭菌质量,保证手术安全。结论:规范了我院骨科植入物及其手术相关器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外来器械的接收、到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都制定规范的流程及制度,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保证了消毒灭菌合格率,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提高外来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整年采取品管圈管理之前与2015年整年采取品管圈管理以后的手术器械的受损以及缺陷等相关情况。结果 2015年整年采取品管圈管理以后的手术器械的受损以及缺陷情况明显低于管理之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当中采取品管圈进行管理,可以使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的卫生规范和要求的出台,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和消毒灭菌都逐步要求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这也是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条件需求的提高的必然趋势;若集中管理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安全,还会导致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工作之间产生交叉感染[1];袁小玲等[2]通过一体化管理法有效提高手术器械使用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有医者引入先进的流程管理方法"6σ"提炼重点质量因素[3],集中解决;虽然"10S"管理理念是很完整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4],但在实际管理应用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细化和调整;结合我院实际,医院供应室采用一种新的"5S+P"管理法,实践表明见效显著,现将实践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钟雪萍 《黑龙江医药》2010,23(5):818-819
消毒与灭菌质量是确保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前提,是最重要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应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院将妇科、产房、妇产科门诊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提高和保证了医疗和护理质量;并控制了医院感染。这种新的管理工作模式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管理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予以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临床对象,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比较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和予以优质护理之前进行对比,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程度明显更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可以确保所有灭菌临床手术器械进行手术的质量,满足了手术的各项需求,将工作效率、满意程度提升,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消毒供应中心资源、保证手术室空气清洁度的目的,我院将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基础器械交接问题、显微器械使用与处理问题等,并随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不仅要加强岗位培训力度,同时还要不断规范特殊器械的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等,最终达到完善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手术器械属于侵入机体的高危医疗用品,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而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进行有效彻底的清洗则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前提。2003年启用新建消毒供应室后,我院先后购进了两台QPQ350型白象牌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2005年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经过全自动清洗机有效清洗消毒,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物品种类多、数量大、周转快、消毒灭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供应无菌诊疗包的工作流程精细,从回收→分类→洗涤→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环节工作链,以消毒灭菌为中心各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紧扣[1].  相似文献   

2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设施、人员配置及其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及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前提[1,2].为了解我市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2010年5月对晋城市12所公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