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和50例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前者作为腹腔镜组,后者为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日。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传统开腹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方面传统的剥除术和腹腔镜下剥除术的区别,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照住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组患者则选择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出血量和住院的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在出血量上要少,在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天数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术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康伟 《河北医药》2011,33(20):3086-3087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探索一种保宫治疗子宫肌瘤的更好方法.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经过观察分析,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  相似文献   

5.
姚玮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56-65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50例和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40例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40例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50例中,全部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且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性术式,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和器械的更新改进,子宫肌瘤的腹腔镜保守手术将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要求保留子宫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切除,并观察手术效果、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 36例患者中,有2例改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术后出血,1例膀胱损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微创可行、效果好、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18-1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52例和同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及术后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后镇痛使用率、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及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疼痛发生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近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5,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与对照组(n=45,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少、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10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00例开腹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性。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腹、经阴道和腹腔镜下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特点,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方法比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8例(开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6例(腹腔镜组)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65例(阴式组)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开腹组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腹腔镜组次之,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短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腹腔镜组次之,均短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3种术式特点和适应证不同,不能完全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13.
张云  高银霜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501-1502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136例,与同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140例进行比较。结果:136例卵巢囊肿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切实可行,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困难性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60例(A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同期行开腹困难性子宫肌瘤剥除的80例(B组)的临床资料,以及选择我院同期行腹腔镜下普通子宫肌瘤剥除的200例(C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三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粘连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转开腹率、副损伤发生率、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妊娠率、残瘤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普通子宫肌瘤剥除及开腹困难性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稍多,但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常静 《江苏医药》2013,39(2):226-22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A组经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B组实施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与B组比较,A组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且术后镇痛剂的使用也少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聃  刘毅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2-183,186
目的评价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0例,分为两组,各9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问和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苏振平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888-890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年内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晓娜  杨恒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255-25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8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1例因手术困难转开腹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一定范围内优越于开腹手术,但不能完全取代。  相似文献   

19.
周再  盛丽  徐玉贵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64-165
目的:探讨腹腔镜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57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者28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治疗者29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开腹组患者相对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章文  姚红  倪观太 《安徽医药》2013,17(8):1362-1364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剥除三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六安市立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住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组28例(腔镜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组24例(阴式组)、经腹子宫肌瘤剥除组28例(经腹组),比较三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比较得出,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与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比较,腹腔镜组最短,阴式组次之,经腹组最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中出血量最多、平均住院天数最长,但剥除肌瘤直径最大,与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最少,与阴式组及经腹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与经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作为微创手术,有着经腹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却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三种术式各有利弊。术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手术水平、医院条件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例,尽量为患者选择一个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