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仁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2)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手术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术前24 h停用各类药物,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常规检测血氧饱和度、血压、脑电图、心电图,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阿托品.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依托咪酯注射液0.2 mg/kg,咪达唑仑注射液0.05 mg/kg,注射用顺苯磺阿曲库铵0.2mg/kg;麻醉维持:吸入3%七氟醚,持续泵入注射用顺苯磺阿曲库铵0.2 mg/(kg·h),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0.2μg/(kg·h).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时丙泊酚注射液2 mg/kg代替依托咪酯注射液,麻醉维持持续泵入丙泊酚注射液5 mg/(kg·h)代替七氟醚,其他麻醉药物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1)、诱导后2h(t2)、术后1d (t3)时段肝肾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并记录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2时ALT、Scr、BUN显著高于t1时,ALB、CD4+、CD4+/CD8+、NK明显低于t1时(P<0.05),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呼吸抑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肌颤、嗜睡、咳嗽无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手术肝肾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免疫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对其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A组采用七氟醚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和MMSE认知评分.结果:两组在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MMSE评分上,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2h,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3h、术后6h,A组MMSE评分明显比B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手术治疗中,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认知功能会造成暂时的影响,在24~72h后可恢复正常,丙泊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大连金普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与试验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持续麻醉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七氟醚、异氟醚或丙泊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接受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复合硬膜外麻醉,A组、B组、C组患者分别吸入七氟醚、异氟醚及丙泊酚做麻醉维持。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天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在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中,七氟醚、异氟醚及丙泊酚对其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20,(3)
目的探究使用七氟醚在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时能够起到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情况,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开始5 min后观察组的SBP、DBP、HR与诱导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相较诱导前三项指标水平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对患儿的心率与动脉压影响较小,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优势,起效快,恢复效果好,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七氟醚与丙泊酚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A组麻醉诱导给予七氟醚,B组给予丙泊酚,观察两组各时间段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结果:测得A组麻醉诱导后即刻、插管即刻的呼吸频率、血压均低于麻醉前(P<0.05);测得B组麻醉诱导后即刻、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的呼吸频率、血压均低于麻醉前,且水平均低于同时段A组(P<0.05)。A组麻醉诱导后即刻、插管即刻、插管后5 min的心率均低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即刻、插管即刻高频、低频均低于麻醉前(P<0.05);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高低频比值比较(P>0.05)。B组麻醉诱导后即刻至插管后即刻高频、低频均低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各时间段高低频比值均高于麻醉前(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诱导相对平稳,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后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40例。常规处理后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分别吸入5%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气腹后30min(T2)、60min(T3)和90min (T4),比较两组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内皮素(ET-1)、D-二聚体含量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两组APTT,TT在T1~T4时组间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T组间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 PT在 T4时较T1时明显缩短(P<0.05)。两组TXB2、ET-1和D-二聚体含量在T2~T4时较T1时均明显升高(P<0.05),且丙泊酚组在T2~T4时较七氟醚组升高明显( P<0.05)。结论七氟醚对相关凝血物质的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适合长时间手术和有血栓形成倾向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手术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于麻醉诱导前(T0)和手术结束时(T1)2个时点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血栓弹性描记图(TEG),并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结果 与T0比较,T1时S组PT增高,Fib降低;与T0比较,Ⅰ组除PT增高、Fib降低外,APTT也增高(P<0.05).与T0比较,S组T1时TEG的最大振幅(MA)明显降低[(70.26±7.42) mm vs.(55.19±5.11) mm] (P<0.05).结论 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凝血4项指标和TEG参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肝炎、肝硬化而实施脾切断流术的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七氟醚组和复合麻醉组.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2h及术后1d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自由基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七氟醚组ALT、ALB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七氟醚组ALP、TBI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ALT、ALB、ALP和TBIL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BUN水平、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2h、术后1d,复合麻醉组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复合麻醉组不同时间点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谭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3)
目的 研究官颈癌根治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行官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硬麻组(30例)和全麻组(30例),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在术毕、术后24 h、术后3d时血清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 0.05);至术后5d时,硬麻组各观测指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而全麻组术后7d恢复.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在保护官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GA)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EA)对肺癌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A组和GEA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毕、术后1 d、术后3 d测外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麻醉后时GA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46.21±6.95)%、(27.23±7.12)%、(17.34±2.36)%、(1.34±0.29)%;GEA组分别为(52.98±5.76)%、(32.56±9.60)%、(21.12±3.14)%、(1.41±0.31)%,这些指标均较麻醉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术后1 d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EA组各指标恢复接近麻醉前水平,GA组各项指标仍低于麻醉前水平,2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A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的1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组各90例。连续监测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心电图(ECG)、舒张压(DBP)、麻醉深度(BIS)、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后(T1)、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手术完成时(T4)、睁眼时(T5)、完全清醒时(T6)的SBP、HR、DBP、BIS。结果:两组患儿组内各指标相比,麻醉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完成时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能有效降压,稳定心率,维持相当的麻醉深度,但是七氟烷苏醒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中的效果,观察其对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记录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从而评价该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在全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 min各时点的血压、心率;记录胎儿娩出后l、5、10 min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观察切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异丙酚组麻醉诱导后、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65.4±7.2)、(66.3 ±8.5)mmHg(1 mmHg =0.133 kPa)比(89.1 ±8.3)mmHg,(61.0±9.4)、(63.0±8.4)次/min比(79.0±7.4)次/min] (P <0.05),与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后、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平均动脉压:(65.4±7.2)mmHg比(89.0±8.1)mmHg,(66.3±8.5) mmHg比(92.5±9.7) mmHg;心率:(61.0±9.4)次/min比(79.8±8.0)次/min,(63.0±8.4)次/min比(85.2±9.0)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胎儿娩生时、胎儿娩生后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91.1 ±7.9)mmHg、(89.0±8.1)mmHg、(92.5±9.7) mmHg、(88.9±8.9) mmHg;心率:(83.8±7.7)次/min、(79.8±8.0)次/min、(85.2±9.0)次/min、(80.2±8.0)次/min].2组新生儿出生后l、5、10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0.9)分比(9.2±0.7)分、(9.0±1.0)分比(8.8±1.2)分、(9.2±0.6)分比(9.0±0.4)分、(7.3±0.1)比(7.2±0.3)].2组切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收缩情况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2.0)min比(4.6±1.0)min、16.7% (5/30)比10.0% (3/30)、(311±114) ml比(299±120) ml].2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方案,诱导安全、平稳且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掌握好给药时间及剂量,对产妇循环、子宫收缩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雷忠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4):3780-378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减少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选择科学麻醉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骨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同时借助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不同麻醉时间段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时间分别为(191.5±30.6) min和(89.5±27.6) min、出血量分别为(345.7±58.1)ml和(40.2±57.5) ml、输液量分别为(2088.6±160.5) ml和(100.5±158.9) ml、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9±0.9)kPa和(1.8±0.9) kPa、心率分别为(84.1±5.7)次和(3.6±5.8)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6h、12h、72 h认知功能MMSE评分分别为(29.2±1.1)分和(9.3±0.9)分、(26.2±0.5)分和(6.3±0.5)分、(25.4±0.5)分和(5.5±0.6)分、(29.3±0.8)分和(9.1±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为(29.4±0.7)分,高于对照组的(27.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S组和P组各30例。在同样经喉罩全身麻醉并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指导下,麻醉维持P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2.5~3.5mg/L)联合瑞芬太尼(靶浓度4.5-5.5μg/L)效应室靶控输注(TCI);S组采用吸入七氟烷(2%-4%)联合瑞芬太尼(靶浓度2.5~4.0斗s/L)。记录入室后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插喉罩前(T1)、插入喉罩时(T2)、切皮时(L3)、游离甲状腺时(T4)、切除甲状腺或肿物时(L5)、拔除喉罩时(T6)和出手术室时(L7)等8个时段的HR、SBP、DBP,停止麻醉至拔除喉罩的时间、拔除喉罩时的清醒程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HR、SBP、DBP比较,T0、T1、T2、L3等四个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4、L5、T6、L7等四个时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问拔除喉罩时间及拔喉罩时清醒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S组苏醒期躁动、头晕嗜睡、寒战和出室时伤口疼痛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七氟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全静脉麻醉诱导;B组吸入6%七氟醚,氧气流量2L/min.分别观察相应指标.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有显著差异,B组短于A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SpO2均在95%以上.插管后两组血压、脉搏均上升,上升幅度相近.结论 七氟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对心血管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对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Narcotrend监测组(A组)和临床组(B组),记录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Narcotrend 指数(NTI)、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数据有无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 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拔管及定向力恢复NTI数值比呼之睁眼的NTI数值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cotrend监测能够减少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剂量,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9.
肖凌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3-4
目的:比较七氟醚麻醉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各20例。Ⅰ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吸入6%七氟醚4 L/min完成诱导插入喉罩,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3~8 mg/(kg·h)复合瑞芬太尼0.1~0.4μg/(kg·min)调节其输注速度维持麻醉。记录两组一次喉罩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 PAED评分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包皮环切术患儿苏醒期效果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