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在临床中历史悠久,超过百年历史.输血是临床当中防治慢性病、抢救危重病的重要治疗方式,挽救了很多患者及人群的生命.但是因为不同患者个体在体质方面的差异性,且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可能出现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还有病毒传播等潜在性的风险.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且发生比率较高的相关不良输血反应包括:钾中毒、循环超负荷、输血后紫癜、肺血管微栓塞、过敏、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非溶血性发热及溶血等.近几年以来,随着临床中不断发展及提高的技术,如交叉配血、血型鉴定、血液检验等;同时临床中针对输血流程方面的管理也日益完善并规范化,临床中较少见因为ABO血型不合而导致出现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但是因为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时依旧存在部分潜在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因为不规则抗体而导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在临床中所有的相关不良反应中占比逐渐增大.而有相关研究指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临床中出现鉴定血型困难、发生免疫性溶血性输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在进行临床输血前不实施筛查,就无法及时的发现在血液当中的不规则抗体,从而无法有效的确保输血安全.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确保在临床输血过程当中降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在实施临床输血之前必须要进行常规筛查,而筛查不规则抗体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将结合《临床输血管理与技术》一书分析探讨在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对临床输血安全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PMN)在机体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但对正常人体组织也存在潜在的危害。研究证实,当PMN被过度激活时,是引起组织损伤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细胞。不仅如此,新近研究发现,在急性重型高原病的发生发展中,PMN的过度激活也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高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PMN过度激活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寻找抑制PMN过度激活的干预方法,阻断PMN过度激活途径,可能是未来急性重型高原病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输注照射血和移植异体皮对放烧复合伤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5Gy放射损伤复合15%Ⅱ。烧伤后输注照射血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切痂植皮对大鼠的治疗作用。伤后输血并于24小时内和48、72小时植皮各组比单给植皮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表现在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总淋巴细胞及T、B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造血基质祖细胞数均提前回升;伤后输血并于24小时内植皮者30天移植物活存率达80%,单给植皮组仅为50%,而伤后48和72小时植皮组30天内移植物全部死亡,细菌感染现象严重,伍加输血的各植皮组动物30天活存率高于单给植皮组。结果表明,伤后24小时内植皮伍加输血对放烧复合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最好,而48和72小时植皮对皮肤移植物活存显示无效。  相似文献   

4.
继发于远端动脉广泛栓塞的急性下肢缺血病人除了截肢外几乎没有其它方法选择。由于缺乏可识别的流出道,大多数远端手术再通的尝试都会失败。为避免这些病人截肢,我们开始研究以确定在纠正血流输入异常后的损伤性远端血栓溶解会给这些病人提供什么益处。我们评价了12例患有远端小腿和足部急性(<24小时)单侧缺血的病人,均被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抑制白细胞功能可防治大鼠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塞后24小时,大鼠外周中性粒细胞活性增强;缺血区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严重;TTC染色后可见边界明显的脑坏死区。地塞未松可抑制脑缺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化学发光增强,减少白细胞在缺血区的浸润,减轻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SOD活性,缩小梗塞范围。其抑制粒细胞功能激活与减轻脑缺血性损伤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示:脑梗塞时,激活的外周白细胞能加重脑缺血性损伤;地塞米松抑制白细胞功能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脑梗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MMP-9表达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刘华 《创伤外科杂志》2005,7(3):175-177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作用。方法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检测脊髓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损伤脊髓中表达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损伤组急性脊髓损伤后1小时,可见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损伤后1~2天达到高峰,7天仍有表达。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缺血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对照组未见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脊髓损伤后的早期表达,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后水肿形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加重了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多数肾炎的发生与发展与体液免疫机制有关。一般认为,抗原抗体结合之后,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游走,凝血系统的活化等对引起肾组织的损害都有重要的作用。免疫反应引起肾损害的部位与抗体有关。一种是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或肾小管基底膜(TBM)抗体与肾组织结合引起病变;另一种是与肾组织无关的抗原抗体系统,例如,针对细菌、病毒或肾外组织的抗体在血液循环中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lmmune complexⅠc)沉积在肾内引起肾病变。上述两种情况尽管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时的部位不同,但是,免疫反应引起的肾损害部位都在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管基底膜及其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8.
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肠型急性放射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救治肠型急性放射病中的作用.方法 山东"10·21"辐射事故患者"A"受到60Co γ射线全身相对均匀照射达20~25Gy,诊断肠型急性放射病.照射后3天全环境保护、抗感染、刺激因子、HLA配型等,给予"环磷酰胺(CTX) ATG 氟达拉滨"预处理,7天行同胞间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CsA)/FK506 骁悉(MMF) CD25 间充质干细胞(MSC)"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17天白细胞开始上升,19天重建造血:白细胞数>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109/L,血小板>30×109/L,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多种检测证明稳定完全植入,未发生GVHD.19天发生肺部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放射损伤及肺部感染逐渐加重,33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本例是国内肠型急性放射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首次成功报告,延长了存活时间,对类似病例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浸润的时间过程,并探讨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复制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致伤组和致伤组,致伤组于伤后7个不同时相点断头、取脑,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和HE染色。结果 致伤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表达从伤后3小时开始出现,伤后12~48小时达到高峰,但伤后72小时开始下降,伤后7天降至假致伤组水平。随着中性粒细胞的出现、聚集及浸润,此现象逐渐明显,损伤灶脑组织病理改变加重。结论 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浸润是颅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的主要表现,其在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宿主反应是一种与骨髓移植有关的严重兔疫并发症,它是输入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后对受体的排斥反应。抗宿主反应的症状有似红皮病的皮肤反应,严重腹泻、肝脏增大及肝功异常。活检对明确诊断是有益的。白血病患者在诱导化疗时可引起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致命的感染,只有输入白细胞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这些感染常常才能得到控制。虽然输入后的并发症很少,但已有输入后引起抗宿主反应的报道。作者报道了3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经输入白细胞后出现的抗宿主反应,并且对就输入白细胞及其它血细胞成份引起的抗宿主反应的危险及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