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兵  李琳  许文娟  唐家宏 《广东医学》2007,28(5):722-724
目的 定量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基因表达的技术,并定量检测43例AML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分析其与血象、免疫分型及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AML患者MDR 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FAB分型中M2,M5型患者MD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3型患者(P<0.05及P<0.025).MDR 1基因的表达量与AML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无相关关系;而伴有CD34表达阳性AML患者MDR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1);MDR 1基因高表达的初治AML患者诱导化疗的CR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病例(P<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MDR 1基因表达量可更准确判断AML患者的预后及早期预测难治和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分型情况。结果(1)7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HLA-DR、CD34和CD117抗原,23.9%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15.5%的AML病人伴有CD56抗原的表达。(2)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HLA-DR、CD10、CD19、CD34和CD7,34.5%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3)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2.9%(9/17),显著低于未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病人(77.8%)(P<0.05);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化疗后CR率为70.0%,而未伴有髓系抗原表达的ALL患者CR为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CD56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仅36.4%,显著低于CD56- AML患者(78.3%)(P<0.025);CD34 AML患者化疗后CR率为56.0%,显著低于CD34- AML患者(80.4%)(P<0.05)。结论采用CD45和SSC双标记设门可较好地排除正常骨髓细胞的影响,较准确地反映病人的免疫学分型;伴淋巴系抗原表达的AML、CD56 AML及CD34 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随机检测44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髓系和淋巴系免疫标志物,分析免疫标志物在AML的表达情况;根据淋巴系抗原髓系抗原的共表达情况,将AML分为淋巴系抗原阳性AML(Ly AML)和淋巴系抗原阴性AML(Ly-AML),对二组AML采用统一方案化疗,比较二组AML化疗疗效.结果 (1)44例AML中32例单纯表达髓系抗原,分别为CD13 86.4%, CD14 34.1%, CD15 36.4%.12例同时表达髓系、淋巴系抗原,其中,CD7 6例,CD10 2例,CD19 2例,CD3 1例,CD5 1例.(2)Ly AML组的化疗的完全缓解率(CR)低于Ly-AML 组(P<0.05). 结论 免疫分型对于AL的分型诊断及其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Ly AML疗效差.  相似文献   

4.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 5 3例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 1名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结果 :5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4 1例 WT1基因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77.35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阳性率分别为 80 .6 %和 72 .0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5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4 6 .7% ,其中 7例急变期和加速期阳性率为 10 0 % ,8例慢性期阳性率为 0 %。 2 7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CR)患者中 2 2例 (81.5 % ) WT1基因表达转阴 ,4例复发患者 WT1基因表达再次升高。 2 1例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阴性 ;RT- PCR检测 WT1基因灵敏度为 10 - 4水平。结论 :1WT1基因在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中均有表达 ,在正常人中不表达。 WT1的表达与白血病病程相关 ;2 WT1基因可作为检测MRD的标记性基因。 WT1基因的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AML患者98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全部病例给予常规方案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缓解情况.结果:98例AML主要表达CD33 (94.9%),CD13 (85.7%),MPO(73.5%),CD117(62.2%),某些免疫表型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PO主要表达于M2、M3、M4,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14主要表达于M4和M5,干、祖细胞抗原CD34和HLA-DR多表达于M1、M5、M2,M3中未见HLA DR的表达,CD34的表达也极低(4.8%).98例AML患者中,37例(37.8%)伴有淋系抗原表达,最常见为CD7 (20.4%),经化疗1个疗程后CD7+AML完全缓解(CR)率(45.0%)低于CD7 AML(非M3)CR率(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对AM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D7+的AML化疗后CR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6生化法测定血清LDH ,并于标准化疗第二疗程结束时计算MBDI评价化疗疗效。结果(1)CD116的高表达主要见于AML -M5和AML -M0 患者 ;(2 )CD116的高表达主要见于髓系抗原表达的AML患者 ;(3 )CD116的表达水平在血清LDH升高与正常两组间、在MBDI≥ 5 0 %与 <5 0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急性白血病CD116表达水平测定对于AML尤其是AML -M5和AML -M0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帮助 ;(2 )临床使用GM -CSF制剂应监测CD116表达水平 ;(3 )CD116表达水平似乎与白血病细胞负荷和近期化疗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细胞CD34及P糖蛋白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絮  谭获  苏航  赖毅妍 《广东医学》2002,23(10):1035-1036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CD3 4和P糖蛋白 (Pgp)表达及其他临床指标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测定患者白血病细胞CD3 4及Pgp的表达和CD3 4/Pgp的共表达水平 ,并与化疗疗效进行相关分析 ,同时对治疗达完全缓解 (CR)和未缓解 (NR)组间患者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等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R组和NR组间WB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年龄、Plt无差别。白血病细胞上CD3 4及Pgp表达与化疗疗效不相关 ,但CD3 4/Pgp双表达与疗效显著相关 (P <0 0 5 ) ,在ANLL患者中更明显。结论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化疗疗效差。测定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3 4/Pgp双表达较单独测定CD3 4或Pgp表达更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Treg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Treg细胞在AML治疗前与缓解后的区别和联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AML初治组(23例)、AML完全缓解(CR)组(23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CD4+CD25+T细胞和CD4+FOXP3+T细胞分别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T细胞特征抗原.结论 CD4+ 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AML初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M+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经检验在各组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reg细胞数量在初治AML中明显升高,治疗达完全缓解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分化抗原CD133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9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0例,对所有的患者骨髓进行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及检测CD133的表达,同时采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技术(HRM)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检测AML患者的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所有患者常规进行外周血WBC、Hb和PLT,以及骨髓象的检测,分析AML和ALL的临床特征以及常见的预后指标与CD133表达关系,以及AML患者CD133的表达与FLT3-ITD与NPM1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CD133阳性率60%,ALL患者CD133阳性率为40%。CD133阳性表达者,肝脏、脾脏肿大的发生率两组急性白血病均高于阴性表达(P<0.05);而在AML患者,骨痛发生率阳性表达CD133者为77.8%,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在AML组患者中,CD133表达与WBC计数呈现正相关(P<0.01)。AML患者NPM1突变型占35%,FLT3-ITD突变型占30%,FLT3-ITD突变组CD133阳性表达率高于FLT3-ITD野生型组(P<0.05);而NPM1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组CD133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133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常见预后指标、以及FLT3-ITD突变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enex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AML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enex基因在21例初诊AML患者(初诊组)、27例骨髓完全缓解的AML患者 (缓解组)、19例骨髓复发的AML患者(复发组)以及12例对照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比较4组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senex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初诊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4.06±2.72 vs 2.52±1.83,P=0.04)和对照组(4.06±2.72 vs 1.22±0.48,P=0.001),复发组sene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27±2.54 vs 1.22±0.48,P=0.017),且各亚型之间以AML-M3的senex基因表达水平最高.AML患者senex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存在相关性(rs=0.557,P=0.000).此外分析AML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显示1次化疗缓解的患者(n=14)的senex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n=7)(1.77±1.47 vs 4.85±2.20,P=0.003),并且1次化疗未缓解的患者预后均较差.结论 senex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与P63蛋白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预测化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正常膀胱组),46例未经任何化疗的TCC标本(未化疗组),20例化疗后多次复发而行手术切除的TCC标本(获得性耐药组)组织中MDR-1、P6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1)MDR-1的阳性表达在获得性耐药组与未化疗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2)P63的阳性表达在未化疗组各级(G)组间有显著差异;在获得性耐药组与未化疗组之间有显著差异;(3)Survivin的阳性表达在各级(G)组间有显著差异,各期(T)组间有显著差异,获得性耐药组与未化疗组间有显著差异。(4)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和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MDR-1基因可以对TCC患者进行化学治疗敏感性预测;MDR-1表达与P63和Survivin的表达具有一致性,P63、Survivin与MDR-1三者基因可能共同表达协同作用,产生更强的耐药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DR-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PCR定量法检测16例原发大肠癌病人的正常大肠粘膜和癌组织中MDR-1mRNA的含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形态等多因素的关系。结果:筛选出MDR-1mRNA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MDR-1mRNA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可能较相对低表达的大肠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扩散转移能力;MDR-1基因的作用可能不仅限于细胞耐药性,还影响细胞的其它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路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RTPCR技术,对75例施行内窥镜检查患者的尿路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MDR1和MRP进行测定.[结果]尿路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DR1的表达率为87%(65/75),其中肾盂癌为100%(11/11),输尿管癌为75%(15/20),膀胱癌为89%(39/44);MRP的阳性表达率为60%(45/75),其中肾盂癌为36%(4/11),输尿管癌为58%(11/19),膀胱癌为68%(30/44).膀胱内肿瘤的MDR1与MRP的表达趋势一致,表达率随发生部位的下移均逐渐升高.[结论]尿路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DR1具有高度表达性;MDR1及MRP表达与尿路上皮性肿瘤的发生部位无关;膀胱内不同部位肿瘤组织中MDR1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诱导口腔腺样囊性癌Acc-3细胞系,得到耐药表型的细胞亚系Ace-3/CDDP,检测其多药耐药性、探讨与其亲代Ace-3细胞系的耐药相关基冈变化.方法:用浓度递增法建立Ace-3/CDDP耐药细胞系;用MTT法检测Ace-3/CDDP细胞的耐药指数,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MRP-1、GST-π和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cc-3/cDDP对CDDP、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氨甲喋呤(MTX)和平阳霉素(PYM)的耐药指数(Resistance factor,RF)分别为8.9、1.97、2.83、2.42、1.1;RT-PCR显示:Aec-3/CDDP中MRP-1、GST-π、Bcl-2较Acc-3升高,Acc-3/CDDP中有MDR-1基因表达,而Acc-3中无MDR-l基因表达.结论:MRP-1、GST-π、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多药耐药口腔腺样囊性癌Aee-3/CDDP细胞中显著升高,这为进一步探讨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DR-1 P-glycoprotein(MDR-1 Pgp) in breast cancer and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to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MDR-1 Pgp was examined in 75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monoclonal antibodies(JSB1, C219 and C494) with S-P immunohistochemisty. The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 yea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DR-1 Pgp expression, survival rate and lymph metasta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Positive detection of MDR-1 Pgp by JSB1, C219 and C494 in 75 cases of breast cancer was 86.7%, 48% and 85.3%, respectively. MDR-1 Pgp expression was not related to ages of patients (P > 0.05). JSB1-detected expression of MDR-1 Pgp was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P < 0.05); while C219 and C494 were not(P > 0.05). The patients with MDR-1 Pgp expression positively detected by either two of the three antibodies, had five-year survival rate tha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positively detected by all the three antibodies(P < 0.05). Conclusion:Three antibodies should b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detect MDR-1 Pgp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ositive MDR-1 Pgp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detected by all the three antibodies may represent a poor prognosis; while positive MDR-1 Pgp detection by JSB1 and C494 is associated with lymph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基因 (MDR -1)及P -糖蛋白 (P -gp)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恶性淋巴瘤的耐药机理。方法 应用RT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0例 ( 2 0例初治 ,30例复发 )恶性淋巴瘤患者MDR -1及P-gp的表达水平。 结果 初治患者MDR -1基因和P -gp表达较低 ,分别为 10 % ( 2 /2 0 )和 15 % ( 3/2 0 ) ;而复发患者MDR -1基因和P -gp表达明显增高 ,分别为 5 6 .7% ( 17/30 )和 40 .0 % ( 12 /3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χ2 =11.0 9和 3.5 7,P <0 .0 5 )。 10例同时MDR -1基因和P -gp表达阳性 ,阳性符合率为 2 0 % ( 10 /5 0 )。 结论 经过化疗后的淋巴瘤患者 ,其肿瘤组织中的MDR -1基因和P -gp表达水平增高 ,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不但与临床肿瘤在化疗中获得性抗药性有关 ,而且可能与天然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靶向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loop RNA 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探讨其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MDR-1基因表达序列设计有效的RNA干扰片断,构建并获得MDR-1基因特异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pRNAT-U6.1/Neo-mdr1,采用lipofectin2000分别转染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利用RT-PCR检测MDR-1-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DR-1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耐药逆转效果,罗丹明123外排实验检测p-gp的转运功能。结果成功构建表达siRNA的质粒载体pRNAT-U6.1/Neo-mdr1,转染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后48h及G418筛选后1、2月,mdr1-RNA及蛋白质表达均呈明显下降,p-gp的转运功能明显提高,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与耐药细胞及转入空白载体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筛选后1、2月与转入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NA干扰表达质粒pRNAT-U6.1/Neo-mdr1能够稳定、持久的抑制MDR-1基因,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ADR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Ras反义寡核苷酸对胰腺癌Pc-2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胰腺癌Pc-2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应用Ras ASODN抑制Pc-2细胞中Ras和P-糖蛋白(P-glyoprotein,P-gp)表达,采用MTT法测定Pc-2细胞化疗敏感性,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内MDR-1基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浓度的改变.结果Ras ASODN能明显抑制胰腺癌Pc-2细胞中Ras和P-gp蛋白的表达(P<0.05),提高Pc-2细胞的化疗敏感性(P<0.05),降低Pc-2细胞中MDR-1基因水平(P<0.05),增加Pc-2细胞中的ADR摄入量(P<0.05).结论Ras ASODN可能通过调控MDR-1基因水平,增加多药耐药胰腺癌Pc-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 CD4+CD25+CD127 low/-调节性 T 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 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的NK( 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低于CR组(P<0.05)。初治组 CD3+ T 细胞、CD4+ T 细胞含量和 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但初治组CD8+T细胞含量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CR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及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NK 细胞、CD3+ T 细胞、CD4+ T 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降低,表明AML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Treg控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同时抑制NK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在CD4+T细胞与CD8+T细胞平衡的失调中起主要作用,与 AML 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下调Treg的数量或去除其抑制功能,优化AML患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人CD40-IgG1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40-IgG1Fc/pcDNA3.1( ),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表达.方法 应用T-A克隆技术和亚克隆技术,构建人CD40膜外段和IgG1Fc段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CD40-IgG1Fc/pcDNA3.1( ),将其转染入CHO细胞株并筛选,进行稳定表达.通过RT-PCR、Western blot法及ELISA法证实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CD40-IgG1Fc/pcDNA3.1( ),并建立CHO细胞稳定表达株.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人CD40-IgG1Fc融合蛋白,能够特异性阻断CD40-CD40L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