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耻骨上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膀胱造瘘(以下简称经皮膀胱造瘘)引流的疗效。方法利用虹吸原理,用中心静脉导管从耻骨上经皮穿刺置管膀胱造瘘引流,以达到解除尿潴留的方法。结果30例患者尿潴留解除,未发生任何不适及引流并发症。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膀胱造瘘引流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目前引起慢性尿潴留或尿道梗阻的最常见原因,通常采用经膀胱镜前列腺电切术,但有部分患者通常以急性尿潴留就诊,就诊时由于存在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置入尿管困难,通常采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建立暂时性尿液引流通路,然后再行前列腺切除。传统的膀胱穿刺造瘘器械粗大,需切口,创伤大,拔出后已存在尿液外渗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们采用耻骨上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膀胱造瘘引流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姚黎  梁泽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39-1240
耻骨上膀胱造瘘是经小腹部切开或穿刺进入膀胱,放置导尿管以引流尿液的一种方法.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多见于尿道创伤、尿道梗阻发生急性尿潴留,不能经尿道插管引流尿液[1].而截瘫患者多由高处坠落、重物压砸、交通事故等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后排尿反射消失,导致尿潴留,或者尿液不自主流出,膀胱造瘘能解决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尿潴留对急、慢性尿潴留所致的肾功能损害有缓解作用,能恢复部分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永久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老年糖尿病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膀胱冲洗、造瘘口及造瘘管护理、血糖监测等措施.结果:24例患者均解除尿潴留,住院期间无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永久性耻骨膀胱造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在膀胱穿刺造瘘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导管组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造瘘术;造瘘针组30例,应用膀胱穿刺造瘘针行膀胱穿刺造瘘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副损伤、并发症及平均换管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导管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平均换管次数均低于造瘘针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有出血量少、术中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平均换管次数少、操作简便等优点,且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因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均无因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急性尿潴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虽操作简单,创伤小,但受套管穿刺针限制,造瘘管周径相对较小,术后引流差,引流管深度不易调节,术后易出现膀胱痉挛、膀胱三角区激惹漏尿等并发症。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进行改进,共临床应用16例,收到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25~81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8例(50.0%),后尿道断裂4例(25.0%),尿道狭窄2例(12.5%),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2例(12.5%)。1.2手术方法膀胱充盈良好时,于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指处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穿刺抽到尿液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对尿潴留病人大多采用非手术膀胱造瘘,效果良好。本法采用江苏省吴县高分子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膀胱穿刺装置,简称“吴县管”。膀胱浊音界在脐平上下的尿潴留病人,于耻骨上2~3cm切开皮肤至肌膜约0.5cm,将“吴县管”直接刺入  相似文献   

9.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行造瘘术,使尿液引流到体外,分为暂时性或永久性解决患者的排尿困难。膀胱造瘘术后需要进行妥善周到的护理,方能使这类患者早日康复,防止产生各种并发症。我院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共收入膀胱造瘘术的患者122例,通过我们的家庭指导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2例,男性98例,女性24例,年龄22~86岁,前列腺增生症75例,前列腺癌5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37例,尿道狭窄5例。113例行耻骨上穿刺造瘘术,9例行膀胱切开造瘘术。2护理体会此类患者多为年老体弱,缺乏自我护理能力者,害怕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对2组穿刺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和漏尿例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所需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漏尿例数做构成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优于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颅脑外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位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穿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且可长期留置导管,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技术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与20例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操作时间、补液速度、抢救成功率及其近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动脉导管鞘组耗时为(3.57±0.63)min,中心静脉导管组耗时为(9.74±1.36)min。补液速度动脉导管鞘组较深静脉导管组快(P〈0.01)。结论:动脉导管鞘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管治疗出血性休克患者,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操作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C)在中医肿瘤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1年1月-2014年11月住院患者188例,随机分为CVC组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各94例,CVC组给予CVC术,PICC组给予CVC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期间患者不适感、导管相关性感染、误穿动脉、堵管、脱管、气胸、穿刺点渗血或渗液、静脉炎等情况。结果 CVC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PICC组为9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17.96±3.93)min,置管留置时间为(15.63±9.92)d,治疗期间18例(19.1%)患者发生不适;PIC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32.22±6.23)min,置管留置时间为(121.39±86.57)d,治疗期间12例(12.8%)患者发生不适;CVC组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留置时间短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期间患者不适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脱管、气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C组误穿动脉、穿刺点渗血或渗液的发生率高于PICC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易于掌握,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方便管理。CVC可保障中医肿瘤科多种治疗目的的实施,置管方便、安全、患者痛苦小,CVC对中医肿瘤科患者的各种输液治疗及静脉内营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的外周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血管穿刺成功率及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190例心律失常介入手术中行血管穿刺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股动、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53%,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93%。②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动脉组(7.85%)较股静脉组(0.42%)、颈内静脉组(0.15%)、锁骨下静脉组(0.22%)为高(P<0.05)。③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静脉组、颈内静脉组、锁骨下静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介入手术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经皮股动脉穿刺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数经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PICC穿刺预防长春瑞宾注射致静脉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途径置管至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穿刺预防长春瑞宾注射后的静脉反应。方法:笔者在护士辅助的配合下,对35例肺癌病人开展经皮肘前深静脉置管术。结果:应用PICC穿刺对长春瑞宾治疗的肺癌病人,仅2例发生静脉炎。结论:应用PICC穿刺可预防长春瑞宾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腔深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本科2010~2012年98例行急诊血液透析时采用局麻下双腔深静脉置管术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急诊深静脉置管穿刺患者98例,其中2例颈内静脉穿刺不成功改股静脉穿刺成功,置管留置时间2~14周,应用良好;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局部渗血、血肿1例。结论双腔深静脉置管是一项安全、有效、方便的穿刺技术,对于需急诊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者,是首要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盲穿置管在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0例需行PICC置管治疗的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实施盲穿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1%,均高于对照组的81.4%、71.4%,置管时间(180±8.9)s短于对照组的(272±15.4)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70),低于对照组的17.1%(1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引下PICC置管效果优于盲穿法,可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减轻穿刺痛苦,同时可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置管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升高,是结核患者输液时一种更适合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126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n=72),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n=54),对置管成功率和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5).结论:临床麻醉中颈内静脉比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9.
侯思浩  周毅 《安徽医药》2023,27(2):230-235
由于大部分乳腺癌病人需要接受长期反复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乳腺癌病人不可或缺的静脉通路。但由于乳腺癌病人本身的高凝状态、导管相关因素以及化疗等抗癌疗法的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栓成为乳腺癌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这不仅增加了乳腺癌病人治疗的痛苦和负担,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现就乳腺癌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评估、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留置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10例,对照组5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置管、维护方法,改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六步洗手法洗手、专职护理人员在超声引导下,在PICC维护门诊置管、维护,穿刺部位选在肘关节以上;对比改良前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PICC置管环境、穿刺方法等干预措施,有效降低PICC置管的感染率,对保障输液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