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以下简称硬麻)是我国最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仍然是主要的麻醉方法;但其并发症和麻醉风险一直是麻醉医师关心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总结和回顾了我院近期100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的麻醉过程,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最低流量麻醉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麻醉药物的消耗,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我们实施了最低流量麻醉法,对FiO2的变化、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挥发性麻醉药物的消耗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吸入氧浓度最低值发生在高流量期末,平均在30vol%以上,无供氧不足之虑;同时最低流量期的平衡FiO2和平衡时间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年龄关系密切;采用最低流量麻醉法能大大减少氧气、笑气、挥发性麻醉药的消耗,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是目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临床应用较多,本文观察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全麻效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醉方式对患者术中血压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3种常用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探讨此类麻醉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患者,分A(硬膜外麻醉组)、B(静脉复合麻醉组)、C(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3组,应用监护仪行术中连续监测,并分别记录各麻醉与手术操作及麻醉用药后的血压。结果 A组的血压最低点为手术探查和冲洗时,B组的最低点是诱导麻醉药推注后2min,拔管时为最高点;C组的最低点同B组,但拔管时血压较稳定。以上结果用方差分析,各组的差异性均为P<0.01。结论 不同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根据麻醉方式,结合各手术步骤予以不同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5.
6.
张淑爱  杨茂贞 《临床医学》1993,13(3):135-136
从1989年11月开始,我院对足月临产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110例,临床观察镇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无痛分娩组(无痛组)110例,全部为初产,年龄23~28岁,孕周38~42周,要求无痛分娩者87例,妊高征15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妊娠合并心脏病1例,对照组110例,除无痛分娩一项外,其它条件与无痛组相同。二、观察项目:血压、宫缩、产程进展(第一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己在手术室10余年的工作中体会到患者于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有关护理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麻醉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手术顺利实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懂得麻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等基本素质,在手术各环节认真负责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580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院2000-10~2005-06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技术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58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麻苏醒期循环变化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全麻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研究较多且已被临床广泛重视 ,而对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及其处理的报道相对较少 ,本文仅就循环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讨论。1 对象和方法选择 ASA ~ 级择期手术 80例 ,男 5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9~ 5 5岁 ,体重 4 3~ 89kg,开胸手术 19例 ,腹部手术 4 3例 ,口腔颌面部及颈部手术 18例 ,手术时间 1h5 0 min~ 4 h35 min,所有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4 0例 , 组为对照组 , 组为实验组 ,即在拔出气管导管前 5~ 6min经静脉推注 1%利多卡因 1mg/ kg和丙泊酚 1mg/ kg。两…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有些学者根据时间平方根计量原则用微量泵将挥发性吸入麻药直接注入麻醉环路中施循环紧闭麻醉(CCA)或伺服麻醉(servo—anesthesia),效果满意[1]。作者将直接注入法与环路外挥发罐并用,行异氟醚CCA,亦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取择期全麻手术病人153例,ASAⅠ~Ⅱ级,男98例,女55例,年龄16~68岁,体重41~63kg;计脑科手术36例,开胸(非心脏)手术89例,脊柱手术12例,颌面、颈部手术7例,上腹部手术9例;手术时间35~215分钟。1.2仪器:Ohio麻醉机,Cortroller—l型呼吸机,MEC—9010麻醉气体监测仪…  相似文献   

13.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改变及伴随的全身性疾病相应增多 ,因此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有许多特点。本文就麻醉监测与管理等有关问题 ,予以总结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自1994年1月~1999年12月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共51例 ,男22例 ,女29例 ,年龄75~86岁。有心电图异常者32例 ,其中ST段轻度下移4例 ,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7例 ,左室高电压或肥厚9例 ,右室高电压3例 ,早搏6例 ,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 ,房颤3例。合并肺心病3例 ,高血压病7例 ,糖尿病1例 ,中度贫血2例 ,低蛋白血症1例。二、麻醉处理本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循证术前麻醉访视在局部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局部麻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循证麻醉访视,比较2组的手术应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的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麻醉访视能够减轻局部麻醉患者的恐惧情绪,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躯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T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T~Ⅱ级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CSEA组经L2~L3间隙穿刺,先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固1.3~1.6ml,再于硬膜外腔置管备用;EA组经L2-L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先注入2%利多卡因3ml,5min后再分次注入10ml。结果两组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低血压发生率、最高阻滞平面、镇痛效果、肌松效果、手术时间都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产妇的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比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效果好、手术时间缩短,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应用得当是剖宫产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诊剖宫产手术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4-05~2006-05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10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单纯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在我国为9.56%,近年来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ldural Anesthesia,CSEA)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观察腰一硬联合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比较腰一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中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同期手术老年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浸润麻醉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血压、心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时间、术后首次自排小便时间、手术及麻醉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硬膜外麻醉术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在抢救急症病人时,要求麻醉医生不但能正确、及时的处理有关的麻醉问题,而且对心肺脑复苏、休克的治疗、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呼吸困难综合征等都能进行预防与处理。急症手术的麻醉选择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手术方式、麻醉剂和设备条件,以及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