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了2011年1-12月到我院输液的老年患者8395例,分析了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实施了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的输液中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老年患者面临着很多风险,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能防止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600例,统计输液不良反应的例数、类别、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对策。结果:常见输液不良反应129例,发生率21.5%。其中,药物不良反应56例,医源性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42例,循环负荷过重23例,热原反应8例。患者本身因素、药物因素、输液操作等是产生输液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静脉输液时,应高度重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庞红星  陈有旺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095-1096
目的总结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对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心理进行分类分析,然后针对各种就诊心理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针对老年患者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取得患者的良好合作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某县抗病毒治疗门诊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9例艾滋病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艾滋病患者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治疗费用和失访或停药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在随访中应根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庆辉 《吉林医学》2013,(8):1538-1539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调查表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住院老年患者中共67例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急性疾病期多以烦躁、焦虑、恐惧、易怒为主,慢性疾病期多以孤独寂寞、偏执、多疑、抑郁为主。以上出现的问题与年龄、配偶、学历、病种密切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住院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139例老年病人门诊输液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139例老年门诊输液患者的一般资料,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39例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满意率为98.2%.结论:针对老年病人心理、生理的特点,实行正规、熟练、温馨、舒适的护理理念,能够较好的促进门诊输液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占医院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常需门诊输液治疗,而老年患者大都血管条件较差,穿刺较困难且易出现输液并发症;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我们针对门诊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561例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雪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83-4384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焦虑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输液的老年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50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于护理前后10 min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2组患者的焦虑值并进行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产生的不良输液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输液中出现不良输液反应的人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前后10 min的焦虑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一定的循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的焦虑状态,并减少不良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9.
胡贵珍 《大家健康》2017,(11):244-245
目的: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心理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116例老年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58例,后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前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焦虑评分.结果:在输液前,心理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输液结束后10 min,心理干预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静脉输液中,对于老年患者,要重点关注,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563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临床治疗有增效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因素以及对此采取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门诊输液患者病例资料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相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致门诊输液缺陷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结论对门诊输液实施零缺陷管理,可帮助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因素以及对此采取的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门诊输液患者病例资料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相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致门诊输液缺陷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结论 对门诊输液实施零缺陷管理,可帮助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后,提高了输液质量。结论: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时解决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能有效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某县抗病毒治疗门诊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9例艾滋病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艾滋病患者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治疗费用和失访或停药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在随访中应根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琴 《大家健康》2013,(15):158-159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对90例门诊输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用药情况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增长、基础疾病增多以及抗生素应用过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本组试验9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通过积极地护理,症状得到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掌握药物知识和操作,密切注意用药反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在用药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静波 《包头医学》2009,33(3):184-185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954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患间的信任,从而对临床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并制定应用护理对策,保证患者输液安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81例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话咨询及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采取合适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干预前后老年患者心理状况优良率。结果采取合理护理对策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优良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普遍缺少安全感,输液治疗时多出现害怕、担忧、焦虑等情况,普遍心理状况较差,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输液治疗安全,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输液患者焦虑的观察及护理心得。方法抽取至我院门诊治疗的老年输液患者120例(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对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焦虑等不良情绪,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型门诊老年患者输液治疗的护理心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将8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细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小型门诊老年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实施合理、细致的护理服务可减少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输液安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9):197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通过分析280例老年AMI患者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失望、否认心理等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情绪逐步稳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和平均的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结论:对老年AMI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