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关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文献报告逐渐增多。它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牙源性囊肿的独立疾患。本文报道1例双侧下颌骨体部牙源性角化囊肿。胡××,女,9岁。左侧下颌部无痛性肿大近3年。病史:1974年初,家长偶然发现小孩下颌不对称,左侧偏大。当时,未作任何检查和处理。1976年4月发现左侧下颊沟有瘘管,且有淡黄色脓液溢出,左下颌骨体部肿胀更为明显。同年11月,外院摄片诊断为“左下颌骨造釉细胞瘤”。1977年3日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根尖囊肿的鳞状细胞癌。现报道如下;患者赵××,男,30岁。自述5年前发现(?)变色伴根尖部反复肿痛,炎症发作于1981年3月2日来院就诊。检查:(?)死髓。松动(+),叩痛(+)。唇侧有瘘管形成,挤压有脓;腭侧有2×2×1cm 之半球形隆起,触之有囊性感,穿刺抽出约5ml 脓血。双侧颌下有2~3个黄豆大小之淋巴结,活动,质软。咬(牙合)片见(?)根尖部有2.5×2cm 大小的卵圆形密度减低区(图1)。初步诊断:(?)根尖囊肿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3.
钙化牙源性囊肿癌变合并复合性牙瘤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钙化牙源性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良性肿瘤;同时发生癌变及合并牙瘤者极为罕见,我们遇到一例报道如下:患者邢××,女,34岁,农民,已婚。病史:2年前因下颌前牙肿痛、松动,在当地医院拔除111,但肿胀未消。约半年后诊断“囊肿”作手术切除(标本未送病理检查)。术后半年在原手术处又出现疼痛及肿块,经抗炎治疗无效转来我院治疗。下颌骨 X 线摄片示颏部有一2×1厘米骨  相似文献   

4.
颌骨囊肿术后不完全骨愈合偶见于上颌骨,骨缺损区被瘢痕组织部分或全部填充,可能误诊为囊肿复发。本文报道两例下颌升支区牙源性角化囊肿术后长期残留的骨腔。1临床资料病例1,女,49岁。因右侧升支区肿胀不适1月就诊。患者于6年前罹患右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病变累及右下颌升支及下颌体后份(图1a),经口外进路接受囊肿剜除术。近一月感右下颌区肿胀不适。入院后临床检查发现右侧腮  相似文献   

5.
<正> 我科自1970年至1980年共收治51例颌骨囊肿,其中有1例牙源性囊肿局限性造釉细胞瘤变,现报道如下:患者钱××,女性,24岁。右侧面部逐渐肿大约半年,局部有胀和麻木感。X 片诊断为根端囊肿。1977年5月16日于门诊施行手术,经病理切片诊断为下颌骨造釉细胞瘤。23日收住院手术治疗,住院号134115。体检:全身情况无异常发现,颌面部及口腔检查,右侧下颌体部膨隆,8765缺失,76拔牙创口尚未愈合,颊侧前庭沟消失,压迫牙  相似文献   

6.
牙源性钙化囊肿(COC)于1962年首次由Gorlin等描述,现已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一独立的疾病,已报道了150余例。COC为良性牙源性病变,Praetorius等(1981)把它分为两大类,即单囊肿型和肿瘤型,并认为后者应称为牙源性影细胞瘤。作者描述了COC中罕见的细胞透明性变,这在既往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病例报道:患者为29岁女性,主诉为右下颌肿胀,范围为7--4,初步诊断为根尖囊肿。囊肿刮出囊壁后送组织学检查。大体标本约3.5×2.4×0.8cm大小,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继之用阿辛兰、Southgate粘液洋红和 PAS-淀粉酶染色。显微镜下见,标本由衬有鳞状上皮纤维  相似文献   

7.
杨文权  黄金华 《口腔医学》1991,11(4):210-210
<正> 造釉细胞牙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金×,女、14岁,学生。住院号18332。病史: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面部长一约拇指大小肿物,触之硬,无不适感。近2月来肿块明显增大隆起,致面部畸形,但仍无疼痛等不适、要求手术而入院。检查:口外右侧面部鼻唇沟处明显隆起畸形,皮色正常,触之硬,周界清,无移动度。口内32缺失,相应唇龈沟处可及约2×2×1 cm大小硬性肿块,粘膜色泽正常,触痛(-)。牙(牙合)系统未见异常。曲面断层片示:上颌骨右侧可见约4×3×2 cm大小周界清楚,呈一囊肿阴影,内含有呈棉絮状之透光度增高区约2×2 cm,同时伴有形态畸形之牙3颗。囊肿外侧方在1的远中根尖区可见埋伏牙1颗,囊肿上方可见  相似文献   

8.
开窗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Philipsen(1956年)提出将具有角化上皮的牙源性囊肿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1971年WHO简化囊肿的分类,将始基囊肿和角化囊肿归为一类,但不是所有的始基囊肿都是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占颌骨囊肿的3%~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了临床及病理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临床表现)已于1977年发表。本文将讨论第二部分(组织学表现)。方法和资料作者收集了312个牙源性角化囊肿(283例患者),进行了活体组织学检查及临床病史的收集。所有观察的囊肿诊断包括:牙源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晋××,男,干部。(?)因修复拔除。检查:(?)(?)度松动局部无炎症,其它牙均有不同程度松动,全身无其它疾病史。临床诊断:(?)拔牙适应症。治疗:(?)牙周粘膜涂1%地卡因表面麻醉,迎香穴(右侧)指压麻醉,拔除时患者较紧张,但拔牙顺利,牙体完整,龈组织无撕裂,出血少纱布卷压迫止血,术后常规医嘱。当患者步下治疗椅时告诉陪伴,感到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并感不适。当时认为可能是暂时现象,未加注意,但一周后右耳仍未恢复正常听力。后到上级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该科诊断:右耳鼓膜内陷。治疗:嘱患者用手捏紧  相似文献   

11.
<正> 造釉细胞纤维瘤是一种真性牙源性混合性肿瘤,较为少见,一般发生在下颌骨,我科曾收治1例,在上颌部,巨大型,报道如下: 患者:汪××,女,13岁,住院号:36418。主诉:右侧上颌部块状物不断增大已4个多月,1979年10月29日入院。病史:半年前曾因右侧上颌牙痛,在当地医院拔除后牙一只。1个月后,发现拔牙处有一肿物膨出,并逐渐增大,不痛,有轻度肿胀感,触及牙龈  相似文献   

12.
许庆进 《口腔医学》1989,9(1):11-11
<正> 患者毕××,男,48岁,农民。因3反复疼痛,牙冠大部龋坏,1985年于当地乡村医生给予拔除。局麻后,在用牙挺挺出牙根时,因用力过猛,将牙根推入牙创内不知去向。检查:患者痛苦表情,右侧犬齿凹区肿胀,3创面出血较多。探诊:牙创深2cm,唇侧骨板有一穿孔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林××,男,56岁,本地农民。因左下颌牙自发痛,于1986年9月5日来我科就诊。口腔检查:(?)拔除缺失,已做固定义齿修复。(?)近中颈部探有龋洞,去除(?)固定桥冠后,见(?)近中(牙合)面龋坏,露髓。同时发现(?)缺隙处,有一新生牙冠破龈萌出。口内余正常。X线片检查:可见(?)牙根远中,(?)缺隙处,又有一单根牙萌出,牙冠为立方形,  相似文献   

14.
患者胡××,女性,23岁,教师,于1992年11月1日来我科就诊。主诉:左下磨牙后区肿痛二日,张口稍困难。查:左侧颌下稍肿起,压痛不明显,口内见(?)垂直阻生,大部分牙冠被龈瓣覆盖,红肿明显,盲袋内有脓性物,既往身体健康;右侧下(牙合)智齿曾因反复肿痛于二个月前拔除。 诊断:(?)智齿冠周炎。 治疗经过:在带有弯针头的5ml针管中抽取3%双氧水3ml,将没有尖头的弯针头放入盲袋内冲  相似文献   

15.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一种多发生于颌骨,呈侵袭性生长,且复发率高的牙源性良性病损。一类原发于颌骨外软组织,且具有OKC组织学特点的病变被称为外周性牙源性角化囊肿(peripheral odontogenic keratocyst, POKC)。本文报道1例右颊黏膜POKC,并就临床特点和起因等进行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报告内蒙古扎兰屯市医院(邮162650)于海俊患者孙某某,女,20岁。左下颌有疼痛感就诊,检查:全身状况良好,口腔粘膜无红肿缺失,摄颌骨x线片。根尖区有2.5×2.5cm圆形透光区;远中有1.7×2.3cm椭圆形透光区;在左下...  相似文献   

17.
牙源性角化囊肿发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组织由来。方法:将小鼠胎仔的牙板与牙乳头、口腔粘膜上皮与牙乳头,以及牙胚制成移植片,分别移植到同系成鼠的肾被膜下,定期回收组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58例移植片中,41例形成角化囊肿,45例伴有牙体组织形成。结论:实验产生的角化囊肿在组织学上与人的牙源性角化囊肿十分相似,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该囊肿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证实了牙源性上皮可以发生角化;提示了牙板、口腔粘膜上皮和外釉上皮可能是该囊肿的组织由来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多发性基底细胞痣,多发性颌骨囊肿,骨骼系统异常,颅内异常钙化等少见的综合征,我科于1985年11月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王××,女,20岁,住院号1408045。患者因上、下颌骨多发性囊肿,曾于1980年6月23日在本科行左侧上颌骨囊肿及双侧下颌骨囊肿摘除术。病理报告为上颌骨鳞状上皮内衬之纤维囊壁组织,双侧下颌骨牙源性囊肿。一年前自觉左侧上颌略膨隆,逐渐增大,今年5月又发现右侧下颌骨膨隆,时有口腔内溢脓。诊断为颌骨多发性囊肿术后复发,于  相似文献   

19.
牙瘤5例报告     
<正> 牙瘤系牙胚发育紊乱,由成牙组织发生的高分化良性肿瘤。现综合5例报告。例1:景××,男,12岁。左下颌反复肿痛3月余就诊于口腔科;发现(?)残根,(?)松动,牙龈充血水肿而拔除(?),并辅以抗生素治疗,但局部肿胀未消退。2月后再次就诊。检查:左下颌体部膨隆,左下颊沟变浅,质硬,压痛不明显。(?)牙槽脊瘘道深1.5cm,(?)未萌出,(?)区见淡黄色硬组织暴露,范围约0.3×0.5cm,X 线片示(?)区2×2cm 大小透光影象,内含密度高而均匀的阻光影团。覆盖于(?)牙胚(牙合)面。治疗。手术摘除。病理:肉眼见离体硬组织团块近似椭圆形,大小1.5×1.5×1 cm,大部被结缔组织包绕,剖面呈实性、坚硬、淡黄色,结构排列紊  相似文献   

20.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是一种发生于颌骨内的常见疾病,其传统命名为牙源性角化囊肿,是由Philipsen于1956年最先描述的,2005年WHO将其归为良性牙源性肿瘤.由于它具有侵袭性和浸润性生长及易复发的生物学行为,且常合并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因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发病机制成为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热点.近年来已有不少文献相继报道了一系列与其生物学行为相关的活性物质,它们参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