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医学生的"以人为本"职业观,对医学生在校学习和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指导作用。培育医学生的"以人为本"职业观,应使其树立起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学会维护和尊重人的权利、具有为人向善的职业良心感。医学院校在培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医学生的哲学思维,最终促进医学生形成坚实的"以人为本"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2.
医德信念是医德品质结构中的主导内容。当前医学生医德信念的确立遭遇价值观、法律观及技术观多方面观念的挑战。追寻医学生医德信念确立的人本学依据,从哲学人本学的高度审视医德信念确立的必然与应然,给医学生以理念上警策和现实上解惑。培育医学生的医德信念,要发挥教学主阵地作用,创设有利于确立医德信念的校园文化和培育社会崇尚正气的风...  相似文献   

3.
当代医学生诚信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医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正观这种现象,形成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共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医学生中倡导诚信教育,降低诚信危机,高校应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为此,在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需要制订具体对策,加强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笑笑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58-159,239
医疗行为的主客体都是有意识的生命个体,这是医学生医德培养的根本出发点。然而当前我国医德培养中出现了“物化”趋势。以白璧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批判过分功利性教育,旨在以人文标准来实现教育之塑造真正的人的根本目的。应充分汲取新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伦理学因素——人格与道德的完善,探索构建医德培养档案的目标、形式、内容、特点和意义,为加强医学生医德伦理教育的实效性,全面提升医学专业人才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塑造医学生完善的医德人格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医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加具体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和实现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目的,本文在对医学生人本主义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同时,从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理念及教育渠道3个层面,分析了对医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人本主义缺失的原因,强调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在推崇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文关怀的前提下,提出强化人本意识、突出“双主体”地位及拓展教育渠道和领域等优化措施,使医学生树立人本主义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获取更好职业生涯发展。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过程,是医生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也是医学事业和谐发展的前提,应成为本课程的题中之义。因此,该课程设计要以强调医学人文为原则,课程内容以医学人文精神为铺垫,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倡导;确保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学习,以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医学生生命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其原因和解决方案,以保证我国医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时俱进,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医德教育之根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德教育的本质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文精神应是教育的根本内容。医德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和谐、医学生的成长都需要人文精神。在现实的召唤下,人文精神的培养应从医学伦理学课堂、医学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开辟人文精神培养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9.
荣誉观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医学生科学职业荣誉观是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对提高医院质量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观,是医德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亦是根据医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医学生的实际要求而进行的教育。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它服务的直接对象是人。只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承担这一使命。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的社会功能将变得日益重要,这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医学已发展为多学科、多专业互相综合与交叉的学科,只有知识和能力,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医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素质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认为当代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主要包括基础学科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本学科的方法论,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当代医学生应努力用科学知识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扎实地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前提和保证。2医德教育医德是医生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敏感性问题调查法,研究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对当代医学生的人生现、价值观、网络观、诚信观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关注其思想和价值动向,进一步探讨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普遍缺失。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契合生命观教育的内在诉求,符合医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是培养医学生素质的一次新探索。体验教育应用于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并从“敬畏一切生命、珍惜自我生命、善待他人生命、提高生命价值”4个维度出发,实施“生活体验、活动体验、专业体验、社会体验、家庭体验”5个模块教育,提高新时期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而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人命至重”的生命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贵论”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重生”思想以及佛家的“慈悲”思想。以“人命至重”的生命观为出发点形成了济世救人的社会责任、普同一等的行医宗旨、一丝不苟的从业态度、精勤不倦的学习态度、博极医源的探索精神等医德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应将“人命至重”的生命观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之中,通过加强救死扶伤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生命至上课堂教育主题,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丰富和创新护佑生命实践形式,注重医德教育的实践性等路径,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养。  相似文献   

14.
鲁媛媛  周增桓 《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290-290,325
人本原理是以人为核心 ,以人为根本的理论 ,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中 ,为研究生教育注入了竞争和活力 ,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推动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是医学发展和医务工作者道德规范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医学生要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辩证的生死观、崇高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健康观和公正的医疗救助观,进而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以厦尊重爱护别人的生命。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必须渗透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体与心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实用医学人才,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必须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等诸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摸索出适合成医学生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富含"天人合一"、"仁人爱物"、"取物不尽物"等丰富的生态理念,为医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一是,有助于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自然观,不单关注患者的躯体和心理,还关注其健康需求、医疗和生活环境;二是,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生态价值观,关爱生物,善待生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是,有助于医学生树立绿色的生态节用观,关注应用医学科技产生的生态后果,选择对生态有利的行为,拒绝对生态有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医学必须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医学教育本应遵循和维护医学增进人民健康的内在精髓和神圣宗旨,以增强医学生对人、对生命,对病人的尊重与关爱为重要内容和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医学必须向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回归,医学教育本应遵循和维护医学增进人民健康的内在精髓和神圣宗旨,以增强医学生对人、对生命,对病人的尊重与关爱为重要内容和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着力探讨了加强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途径方法及原则几个问题,认为加强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适应对世纪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改革其文化素质相对较为薄弱现状的需要。加强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着重抓好三个环节,即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具体实施中,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及制度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