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5例大肠息肉患者电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大便性质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结果:其中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分别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或去甲肾上腺素冷盐水灌肠、或/和应用止血药物,均达到止血目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发现出血倾向或出血征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4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在结肠镜直视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 结果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直径<2.0 cm的大肠息肉446例,4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电凝止血而痊愈,1例并发迟发性穿孔行结肠穿孔修补术,并发症发生率1.12%. 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下联合钛夹、氩离子凝固和电切治疗带蒂大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51例患者共63枚巨大有蒂大肠息肉采用钛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枚大肠息肉中,结肠57枚,直肠6枚,均经内镜下完整切除,治愈率100%.术中无1例发生出血,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1.6%),急诊内镜下钛夹钳夹和氩离子凝固术止血成功,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钛夹联合高频电切、氩离子凝固术,能有效预防大肠息肉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是大肠带蒂息肉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6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635例经结肠镜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术后息肉回收做病理分析。结果635例大肠息肉均一次成功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均止血。结论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创伤小、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诊肠镜下止血对大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月3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行大肠息肉EMR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且经药物保守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而行急诊肠镜下止血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即刻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彻底止血率和再出血率,评价急诊肠镜对迟发性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共发现18处息肉切除术后创面或裸露血管出血。出血部位无特异性;18处出血的息肉中,11处为直径≥10mm的息肉,占61.1%;息肉类型大部分为腺瘤性息肉,共16处,占88.9%;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4d,中位天数1d。所有患者均在出血病灶处或钛夹边缘增加钛夹进行加固止血,即刻止血率100%。其中14例患者术后1~7d均未观察到再出血表现,有效止血率93.3%,1例患者治疗后2d再次发生活动性出血,再出血率为6.7%。再次行急诊肠镜下钛夹止血,术后观察1~7d无再出血。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30d,均未发生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彻底止血率为100%。结论 对于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若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建议尽早行急诊肠镜下止血,术中使用金属钛夹或增加钛夹个数进行止血可达到满意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89例大肠息肉患者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予钛夹关闭创面。结果:89例127枚息肉均顺利切除,除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钛夹在大肠息肉切除中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有效避免或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5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512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直径〈2.0cm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仅有5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电凝止血而痊愈,1例并发迟发性穿孔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17%,随访6个月-1年大肠息肉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亮 《安徽医学》2004,25(3):221-222
目的 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 ;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2 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 ,对 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 套切 2 8例消化道息肉 ,2 4例成功无出血 ;2例创面少许渗血 ,经电凝后止血 ;2例迟发性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止血。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对259例经内镜下APC、EMR、ESD、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9例患者中258例均一次性成功切除,1例因术中无法彻底止血转外科手术,术后4例早期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1例出现穿孔,保守治疗好转。均无迟发性出血、灼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安全有效地分片切除大肠无蒂大息肉的方法。方法: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将无蒂大息肉分片电切摘除,必要时应用黏膜切除法。结果:对148例患者共162枚大肠无蒂大息肉采用该种治疗方法,病变直径均大于2cm,其中5例术中创面渗血,3例迟发性出血,予以止血夹闭合止血,其余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4例示腺瘤癌变。所有患者复查1~5次后全部经内镜根治。结论:结肠镜下无蒂大息肉分片电切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内镜介导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可行性。方法:对内镜介导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病人共119个息肉成功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其中4例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并发周边灼伤,1例原位复发。92例病人中有2人2个息肉术后病理示部分恶变。结论: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是大肠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恶变机会,必须给予积极治疗,内镜下高频电切除以其安全、简便、经济、效佳以及能取得病理组织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例小儿大肠息肉在内镜下进行电切除术。方法:内镜下通过高频电切、黏膜下注射等方法对小儿大肠息肉电切除,术前给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相关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电切除后无发生出血和肠穿孔,疗效满意,仅有1例术后第3天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内镜下通过上述方法切除小儿大肠息肉,方法安全可靠,手术简便易行,风险小、效果好。术前周密的准备、细致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中医护间密切的配合及手术器械的熟练应用,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发现的食道、胃、大肠息肉227例(共301颗息肉),应用圈套器圈套后通过高频电凝电切仪进行内镜下切除,并随访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本组电凝电切227例,共301颗息肉,其中仅1例(1颗息肉)残根血管断端大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止血,余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无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国彩  曾智华 《河北医学》2006,12(8):785-786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肠道息肉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肠道息肉共约746例次作分析讨论。结果:大肠息肉切除553例,共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3%),3例术中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1例肠壁亚穿孔,无术中穿孔死亡。结论: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胡登华  文光旭  康清杰  魏正强 《重庆医学》2021,50(12):2013-2015
目的 观察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内镜中心2016-2018年治疗的2764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CSP组1318例、HSP组1446例.记录两组病例息肉直径、一次性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术后迟发性穿孔率.结果 CSP组息肉一次性切除率78.45%,HSP组为75.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术中出血发生率11.53%高于HSP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仅0.91%,术后迟发性穿孔率为0,低于HSP组的3.25%、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P治疗3~10 mm的大肠息肉时,能维持手术效果,术后严重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因素,评估内镜下止血夹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1例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对止血夹止血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出血12例,占5.97%,均予以内镜下止血夹成功止血。出血与未出血患者性别、年龄、息肉数量、使用钛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与未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切除方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结肠息肉直径≥10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切除方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结肠息肉直径≥10 mm均为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结肠息肉直径≥10 mm、切除方式是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迟发性出血予以止血夹止血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夏寨军  陈红 《西部医学》2007,19(4):615-615
目的评价在胃肠镜下对胃肠道息肉行电凝电切的疗效。方法对99例病检排除了恶变的胃肠道息肉行镜下电凝电切术。结果99例患者,成功97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创面少许渗血1例,经电凝后止血;迟发性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结论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易于操作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结合内镜圈套电凝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1年 ̄2003年收治的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大肠息肉患者13例,在内镜下应用金属钛夹结合圈套电凝切除息肉。术后1、3、6个月随访病情,复查内镜。结果:13例患者的21枚息肉均顺利切除,恢复良好,术后1周病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内镜,金属钛夹已完全脱落,创面凝固理想,术后1、3、6个月随访患者,术前的肠道临床症状(腹痛,腹泻,便血等)无复发,无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金属钛夹结合内镜下圈套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应用,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内镜治疗引起的急性、迟发性并发症(出血、穿孔)。  相似文献   

19.
王文文  赵蜀崖 《海南医学》2007,18(8):106-107
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后出血,多为术中即时性出血,少数为术后迟发性出血,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曾发生10例消化道大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后大出血.采用不同方法均顺利止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及息肉样病变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0年来大肠息肉及息肉样病变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延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 816例大肠息肉及息肉样病变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发生延迟出血33例。病变大小:直径从0.5-3.0 cm。其中小于1.0 cm 5例,1.0-2.0 cm 16例,大于2.0 cm 12例。出血时间为高频电切除术后 48 h-13 d。28例经内镜下止血或给予抗炎、止血药,出血停止;5例经上述处理无效转外科手术,术中在结肠镜引导下手术结扎出血血管,成功止血。结论:延迟出血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镜医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为了避免延迟出血的发生,内镜医师应注意术前、中、后3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