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红良  徐惠亮  王文强 《肿瘤》2007,27(8):658-659,662
目的:比较ELF方案联合卡铂动脉灌注与静脉滴注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用ELF方案联合卡铂,其中动脉灌注28例,静脉滴注30例。结果:动脉灌注组完全缓解率17.86%(5/28),总有效率67.86%(19/28);静脉滴注组完全缓解率3.33%(1/30),总有效率36.67%(11/30)。2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5),2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lO个月和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ELF方案联合卡铂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胃癌局控率优于静脉滴注组,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不能手术的胃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1例不能手术胃癌的介入治疗,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31例晚期经病理证实的胃癌,其中不能手术者18例,手术后复发者13例。经股动脉插管腹腔动脉造影后,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性插管至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等。采用FCM方案进行动脉灌注化疗,对肿瘤血管丰富的9例化疗后使用明胶海绵碎片栓塞肿瘤血管。对合并肝转移(6例)者,同时行肝动脉化疗及碘油乳剂栓塞。1—3月重复一次。治疗前、后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半年生存率90%,一年生存率54%,三年生存率29%。结论不能手术胃癌的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化疗,同时栓塞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3.
胃癌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24例胃癌穿孔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对胃癌穿孔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 我院普外科1990年2月 ̄1998年5月收治的胃癌穿孔病例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52 ̄84岁;术前诊断14例,术中及术后诊断10例。 结果 6例行单纯穿孔修补加活检术,18例行胃癌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大体类型多为溃疡型(22/24例,87.5%);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18/22例,81.8%);穿孔修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20例疗效观察洛阳市老城区医院耿振江,马星1990年10月至1991年12月,我们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中晚期胃癌2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2~68岁,平均60岁...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淋巴化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胃癌淋巴化疗能通过三种方法提高疗效:①胃镜下胃粘膜内、癌灶内注药、术前或术中胃周动脉给药、术中由浆膜胃壁内注药;②使用抗癌药的乳剂型;③日本研制的丝裂霉素C-右旋糖苷已应用于临床,其淋巴组织浓度为乳剂的50倍,抗肿瘤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6.
晚期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晚期胃癌手术前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1年1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8例,手术前进行选择性动脉内介入治疗,回顾分析1997年-1998年间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未作介入而直接手术作为对照组。从手术切除率以及病理切片观察癌细胞变化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切除率为78%,对照组68%。手术后病理切片观察癌细胞坏死情况,介入组有效率为67%,而对照组仅8例癌细胞有轻度局灶坏死。结论:手术前介入化疗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患者能提高切除率,能大量杀伤肿瘤细胞,初步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D 2 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294 例胃癌D 2 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占同期患者的5.1%(15/ 294),其中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9 例、开腹胃癌根治术6 例;大血管出血7 例,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致出血3 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致出血2 例,其他部位出血2 例,部位不明1 例。11例经二次手术,2 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经导管介入下动脉栓塞(transcathete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止血,1 例经内镜下止血,1 例经保守治疗,二次手术率73.3%(11/ 15),死亡率40%(6/ 15),治愈率60%(9/ 15)。 结论:胃癌D 2 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中需综合患者出血情况及原因积极采取治疗。重大血管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最重要危险因素,腹腔动脉性出血及吻合口漏并发症引起出血是最主要致死原因。对于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应及时行二次手术和腹腔引流术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少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于单纯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可采取内镜下止血;对于出血部位不明患者可行DSA 明确出血部位,再行TAE 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区域化疗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52例中晚期胃癌;27例手术配合术中及术后早期区域化疗,术后全身静脉化疗;25例手术后配合全身静脉化疗。结果 区域化疗组5年复发转移率51.9%。5年生存率44.4%;对照组分别为92.0%,16.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区域化疗能明显降低中晚期胃癌的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胃癌形态学方面,探讨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区胃癌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年代变化趋势,探讨这种变化与胃癌发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胃癌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选取1992-2005年在辽宁庄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共计1003例。标本均经4%甲醛固定,病理常规系统检查。结果:1003例胃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9岁(17~84岁);不同年代胃癌高发年龄均为60~69岁,其次为50~59岁,男性胃癌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01),男女患者之比为3.0:1。1003例胃癌患者中,共检出早期胃癌159例(15.9%),年均构成比为15.3%,中期胃癌195例(19.4%),晚期胃癌649例(64.7%)。各年间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以Ⅲ型为主;进展期胃癌以BorrmannⅢ型为主。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早期胃癌各年间无淋巴结转移者多于有淋巴结转移者;进展期胃癌各年间有淋巴结转移者多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在组织学分型方面,乳头状管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低分化管状腺癌和印戎细胞癌呈逐年下降趋势;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呈逐年升高趋势;若以Lauren分类为标准,在各年代间均以弥漫型胃癌占优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肠型胃癌呈下降趋势,二者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年代的变迁,庄河地区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临床异同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在临床上的异同点。方法:收集1995 年至1996 年608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胃癌检出率(10 .65 % ) 较中青年组(2 .77 % ) 高( P< 0 .001) ;老年组胃癌贲门胃底检出率(25 .90 % ) 高于中青年组(17 .95 % , P< 0 .01) ;老年组胃癌多为分化型腺癌,中青年组胃癌多为低分化腺癌。结论:老年人是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对老年人尤应注意高位胃癌的存在,中青年组癌细胞分化较差,易于浸润及早期转移,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术前介入治疗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治疗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74例可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根治性切除术前行经胃动脉灌注化疗(GAI)或经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GAI GAE).另一组直接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同时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22例术前行GAI治疗的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14例行GAI GAE治疗的患者恶心、呕吐较重,有4例出现黑便.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36例术前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2.8%、11.1%、25.0%,38例直接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为5.3%、10.5%、23.7%、39.5%,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胃癌切除前行介入治疗(胃动脉灌注化疗或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安全有效.对减少术后复发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急性胃穿孔一例报告韩海林,王新华,常以芳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252600)晚期胃癌,经导管动脉内一次性大剂量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临床已取得一定效果。本例并发肝转移,经栓塞化疗后,发生胃癌体中央穿孔,临床少见,本例经手术证...  相似文献   

13.
晚期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肿瘤专家们在努力地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对47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采取胃离断、胃癌旷置动脉化疗配合腹腔化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胃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1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应用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结果,本组病人经动脉灌注化疗1~2次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腹部包块缩小10例,占83.3%。在12例均手术探查中,有8例手术切除,占66.7%,其中D1根治术2例D2根治术4例,姑息性切除2例。组织学效果:轻度有效2例,中度有效5例,显著有效1例。疗效满意。因此,进展期胃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临床病期,缩小原发病灶,使不能手术的患者变为可能手术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碱酯酶与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初  吕立言  马煜 《中国肿瘤》2003,12(1):57-58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43例胃癌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并随机选择非恶性肿瘤病人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男性胃癌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4896.641,6885.878,P<0.001);女性胃癌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值亦显著低于对照组(5100.871,6884.303,P<0.001)。结论:胃癌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胃癌外科手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与全身静脉化疗的不同效果,以探讨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32例胃癌病人外科术前对相应胃动脉选择性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对照组32例胃癌患者施以全身静脉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变化,以比较其疗效.结果32例病人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中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CE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院自1983年至1993年间共收治65例胃癌病人,其中早期胃癌4例,检出率为6.15%。本文从病人年龄、症状、大肠潜血试验、内镜与活检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降低胃癌的漏诊率及误诊率提供借鉴。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65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男48例,女17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3岁,中位年龄49岁。病人临床表现:65例皆有不同程度上腹隐痛不适史;29例有黑使史;19例有不同程度幽门梗阻症状;入院OB阳性者(两次以上检查结果)40例。部位分类:胃窦癌40例,小弯癌10例,胃体贲门癌8例;胃窦胃体癌5例;大弯例癌2例。首次就诊时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目的是提高对残胃癌的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30例残胃癌均经病理学证实,作者回顾分析了其G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贲门部18例(60%),体部8例(27%),吻合口4例(13%)。互线表现:3例早期残胃癌均为隆起型,27例进展期残胃癌分3种类型:①增生型(17例);②溃疡型(5例);③浸润型(5例)。结论:作者认为,残胃癌的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讨论;残胃癌发生率毕罗氏Ⅱ式术后高于毕罗氏互式术后;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胃癌患者55例按部位分为贲门,胃底癌组,胃体癌组,胃窦癌组,以非胃癌33例作为对照。胃癌组及非胃癌组化疗前及化疗后1,3,5,7天进行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表明;化疗前贲门,胃底癌组及胃体癌组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胃窦癌组及非胃癌组血清胃泌素基本在正常范围;化疗后胃癌各组血清胃泌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第3天后为著;非胃癌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端粒酶hTERT-mRNA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检测胃癌血液微转移的新方法,评价端粒酶hTERT-mRNA作为检测微转移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提取42例胃癌病人外周血有核细胞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并与25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42例胃癌病人外周血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25例健康者;I期癌与Ⅱ~Ⅳ期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细胞学类型胃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理学类型的胃癌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RT-PCR检测外周血端粒酶hTERT-mRNA可用来观察胃癌微转移,半定量分析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