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采用改进的aPCR-SSCP银染技术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卵巢上皮癌,12例卵巢上皮交界瘤和15例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的P53基因的突变和突变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P53基因突变率为30.6%,突变蛋白表达为58.4%。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5~8上,以第7外显子突变率最高。交界性肿瘤个别出现P53基因突变和突变蛋白表达,而在良性肿瘤无一例出现。提示P53基因突变是卵巢癌形成过程中的晚期事件。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肿瘤标记物判定卵巢癌的预后。aPCR-SSCP非同位素基因突变技术克服了常规PCR-SSCP检测方法的缺陷,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NSCLC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刘卫民,李应珍,陈朝伦,周谦本文采用LSAB(labelledstreptavidinbioti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NSCLC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讨论P5...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肿瘤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9例结直肠癌,11例腺瘤,30例癌旁粘膜及15例正常原P^53蛋白表达及增殖细胞抗原(PCNA),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指数高,腺瘤PCNA阳性细胞多集中于细胞增殖区,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区相仿;癌旁粘膜增殖指数与P^53表达无关。这表明:P^5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及腺瘤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与DNA倍体、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双参数检测了54例临床卵巢肿瘤手术标本的DNA含量和P53蛋白表达。其中良性肿瘤6例,卵巢癌48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样本20例的石蜡切片。观察P53蛋白表达。结果经统计分析,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的P53蛋白表达者有明显一致性(P〈0.01)。良恶性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5.
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常规石蜡包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显示,16例MFH中,9例SSCP阳性,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其中第5、6、7、8外显子SSCP阳性出现的例次数分别为1、4、4、3次(2例转移的病例同时有6、7、8三个外显子异常)。微波处理ABC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达,10例为阳性,SSCP与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符合率为90.0%,p53基因点突变及蛋白表达与MFH的组织学亚型无关。p53基因突变可能在MFH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银染PCR-SSCP是一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胆管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胆管癌中p53基因突变,并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胆管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1例胆管癌中,3例胆管癌样品PCR-SSCP单链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胆管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27%;6例有p53蛋白异常表达,阳性率为55%。结论导致p53蛋白异常表达的p53基因突变是胆管癌的一种分子结构改变,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县食管癌中p53基因突变与P^53高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了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突变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在33例食管癌标本中,23例发现有P53的高表达,10例未发现可检测到的P53蛋白,其阳性率为69.7%。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点突变和缺失者12例,其频率为36%。在12例p53基因突变的病例中,9例均有P53蛋白的高度表达,提示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并是造成P53高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P53突变和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发生的高频率说明:P53的改变是食管癌癌变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S~P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8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配对淋巴结组织。P(53)蛋白产物表达,结果显示:NSCLC患者中。P(53)蛋白异常表达占72%(35/48例),其中,鳞癌为81.8%(18/22),腺癌为65.4%(17/26)各期肺癌原发灶均有异常表达,但转移淋巴结中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提示肺癌发生与P(53)基因异常改变关系尤为密切。P(53)基因改变在肺癌可能是一个早发事件。原发癌和转移癌的P(53)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p53第七外显子突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23例病人新鲜组织标本进行了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组化p53阳性表达率24%,23例新鲜组织标本中4例PCR-SSCP检测第七外显子异常。提示p53阳性表达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P=0.0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Numb蛋白和p5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8例肝硬化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Numb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umb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5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在HCC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0.4667,<0.05)。结论 HCC组织中Numb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非HCC组织比较均有变化,两者可能均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肿瘤抑制基因p53过度表达及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东  史景泉 《癌症》1997,16(2):102-104,107
应用一种敏感的ARF免疫组经和PCR、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了本地区3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的过度表达及点突变,结果发现16例有p53蛋白过度表达(41.2%),7例有p53基因249位密码子点突变,2例249位密码子外第7外显子点突变。9例p53基因有突变的肝癌中8例p53蛋白阳性,两者符合率为88.9%,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和点突点与HCC分化和转移有关。本组HCC p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P^53,P^16基因表达产物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关系,本文用P^53癌基因单克隆抗体和P^16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P^53和P^16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卵巢组织中P^53蛋白均无表达,P^16几乎全表达,而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P^53蛋白表达率为24.39%,其阳性定位于胞核;P^16蛋白表达率为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D(15)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转移的关系,并探讨CD(15)与抑癌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膀胱癌组织中CD(15)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膀胱癌中CD(15)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48.1%。其表达均与肿瘤分级、分期、复发和转移相关(P<0.05)。CD(15)和P53表达里正相关。结论CD(15)和P53均是膀胱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膀胱癌CD(15)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方俊明  邬堂春 《白血病》1999,8(5):279-281
目的 探讨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在白血病儿童脑脊液(CSF)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白血病化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5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CSF中p53蛋和ras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53/ras比值。结果 白血病儿童危象期CSF中p53蛋白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水平(P〈0.01)。缓解期p53蛋白和ras癌基因蛋白与危象期比有增高趋势(P〈0.01),同时高于非肿瘤对照水  相似文献   

15.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男性51例,女性1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3.7岁)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8.1%和59.7%。腺癌P1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PI分级为Ⅱ级的P1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Ⅳ级(P<0.05)。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53蛋白的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不同PI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Ⅳ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5),Ⅲ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5)。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揭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细胞分化有关,P53蛋白过表达对肺癌细胞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对MTS1/P16基因无明显调控作用,检测P5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p53功能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P53功能及某些生物学行为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52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这5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分别用Western blot结合DNA损伤诱导的方法检测野生型P53的功能,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方法检测P53基因在第5-8外显子的丢失情况及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结果:52例标本中,31例(5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癌P53基因蛋白与肿瘤细胞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电镜和流式细胞术(FCM)的方法,研究食管鳞管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周期的关系,观察P53基因蛋白在细胞超微结构内的定位,结果显示,111例食管鳞癌中48例P53蛋白阳性,总阳性率为43.2%,其中低分化鳞癌的阳性率高达77%。根据FCM测定,二倍体鳞癌,P53表达阳性率为18%(2/11),非整倍体鳞癌为59%(22/37),细胞增殖指数(PI)在P53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18.
张锦霞  宗永生 《肿瘤》1996,16(1):15-17
采用CM—1和DO—7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高发区河南省4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P53蛋白积聚。在26例中见CM—1阳性细胞(60.5%).34例中有DO—7阳性细胞(79.1%).证实P53蛋白积聚是食管鳞癌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虽然各例中表达P53的癌细胞百分率差异甚大,但是大多数食管鳞癌都具有P53阳性的细胞群体,而且阳性细胞多见于肿瘤活跃增生区。因此,作者认为食管鳞癌中P53蛋白积累可能大多由于P53基因突变所致。值得注意的是,P53阳性细胞也可以经常在瘤旁增生,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灶中见到,其百分率随着病灶中细胞异型性的程度而逐渐增加。因此作者认为,食管鳞癌细胞中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发生在癌前病变阶段。除此以外,绝大多数P53阳性细胞经常也呈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两种抗原表达的等级呈正相关。因此,免疫组化检测到的P53蛋白积聚的食管鳞癌显示更加活跃的增生,可能具有影响患者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以抗P53单抗对70例喉良恶性标本研究,探讨P53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P53蛋白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P53蛋白在良性病亦中无表达。P53蛋白表达与喉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吸烟及预后相关;而与临床分期,年龄及生和剖位无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9例结直肠癌,11例腺瘤,30例癌旁粘膜及15例正常粘膜的P ̄53蛋白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显示:p ̄53蛋白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指数高,腺瘤PCNA阳性细胞多集中于细胞增殖区,与p ̄53蛋白阳性表达区相仿;癌旁粘膜增殖指数与严p ̄53表达无关。这表明:p ̄53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及腺瘤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