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CD44V3和CD4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 P法),对62 例有5 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V3 和CD44V6 蛋白的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 和67.7% ,皆与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在1 年、3 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与5 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果还表明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 3cm 者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 者(P< 0.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提示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多见于晚期肺癌,预后较差。CD44V3和CD44V6可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CD44V6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CD44V6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43例异型增生和85例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无CD44V6表达;异型增生CD44V6阳性表达率为30.2%(13/43),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异型增生阳性率分别为13.6%(3/22)、33.3%(4/12)和66.7%(6/9),提示CD44V6表达阳性率与异型增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4.1%(63/85),其表达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均高于异型增生,Ⅰ期、Ⅱ期胃癌CD44V6染色强度和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Ⅲ期和Ⅳ期(P<0.05)。结果表明CD44V6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发生于癌变的早期阶段,检测CD44V6表达将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CD44V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勇  夏云飞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571-572,595
目的:探讨CD44V6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P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29例NPC存档石蜡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44V6蛋白在正常鼻咽和NPC组织中为高表达(总阳性率为83.0%),65.8%(146/229)为高强度表达。T1N3M0和TxNxM1组织中CD44V6阳性率分别是93.3%和94.4%,但与其它TNM分期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4.
CD44V6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乳腺癌CD44V6阳性率为59.3%(32/54),良性肿瘤的阳性率为27.3%(3/1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高表达者的阳性率为69.2%(18/26)。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浸润性癌高表达生率为54.5%(12/22),低表达阳性率为13.  相似文献   

5.
CD44V6表达与胰腺癌增殖,转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CD44V6表达与胰腺癌增殖活性、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LSAB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CD44V6和PCNA的表达。结果:予性率为57.4%(27/47),与胰吕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伴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阳性率(81.0%,17/2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8.5%,10/26),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性差异(X^2=8.58,P〈0.01),CD44V6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4V6、PCNA、CⅣ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CD44V6、PCNA、CⅣ单克隆抗体表达情况。结果 下沉组织对CD44V6不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对CD44V6呈过表达。阳性率为81.6%,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对CD44V6呈低表达,阳性率为36.4%;CD44V6阳性表达级伴有PCNA过表达  相似文献   

7.
胃癌p53,PKC及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胃癌p35、PKC及CD44V6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53、PKC及CD44V6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p53、PKC及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0%、51.3%和57.5%。p53、PKC及CD44V6阳性表达者结转移率分别为79.5%、85.4%和80.0%,均高于阴性者(55.6%、51.3%和52.9%),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粘附分子CD44v6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基因在不同乳腺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3例不同乳腺组织进行CD44v6表达的研究。结果:CD44v6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9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50.0%)和正常乳腺组织(13.3%)(P〈0.05),但淋巴结转移灶(22.2%)明显低于原发癌灶(100%)(P〈0.05)。结论:CD44v6基因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  相似文献   

9.
肺癌组织CD44和TSP-1基因表达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ou J  Zhang X  Zhang J  Chen H  Liu Y  Sun L 《中国肺癌杂志》2000,3(3):175-179
研究肺癌组织中CD44和TS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肺癌组织中CD44和TSP-1表达,其中25例标本同时用RT-PCR法检测TSP-1表达。结果TSP-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74.36%)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47.17%,P=0.03;35.71%,P=0.02),CD44H及CD44v6在小细胞肺癌中均表达极低;CD44H在肺腺癌中的表达(61  相似文献   

10.
CD44V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进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大肠癌新鲜组织标本52例(其中包括无转移病例的原发灶29例及有转移的淋巴结23例)、腺瘤性息肉16例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1例。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上述各种组织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无转移大肠癌癌灶中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51.7%(15/29),转移灶中的CD44V6表达率为87.0%(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D44V6基因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检测74例NSCLC 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6总的阳性表达率为44.6%(33/74),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癌转移、P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3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年龄、性别均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 CD44V6过表达与NSCLC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评估、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及其在NSCLC发生、转移以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69例NSCLC中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率与NSCL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P<0.01),NM23/NDPK阳性表达率与NSCL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及分化程度无关。CD44V6及NM23/NDPK在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对NSCLC进行CD44V6及NM23/NDPK的检测,有助于预测NSCLC进展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以及评估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钙粘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和E-钙粘素(E-cd)在肺鳞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肺组织、72例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D44V6和E-cd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肺组织、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0%(3/20)、66.67%(48/72)和87.50%(63/72)。三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E-c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0(0/20)51.39%(37/72)和68.065(49/72),三者间有非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阳性及E-cd异常表达率同肺鳞癌体积大小无关(P>0.05),与临床病理分期、癌分化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E-cd可反映肺鳞癌的生物学特性,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4V6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44V6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44V6 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表达呈正相关;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 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44V6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5.
CD44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S、CD44V6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期别、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杂交分光光度法,检测81例子宫颈癌患者静脉全血中CD44S、CD44V6的浓度.结果CD44S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3.4%(19/81),CD44V6的表达阳性率为75.3%(61/81)(P<0.01).鳞癌、腺癌、腺鳞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3%(58/77)、100.0%(1)、100.0%(3/3).原位癌、G1级(好)、G2级(中)、G3级(差)子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00.0%、81.6%、66.7%(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70.4%(P<0.01).结论CD44V6可作为子宫颈癌早期筛查、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urvivin及CD44v6的表达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及CD44v6在53例NSCLC组织、1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3例NSCLC癌组织中survivin、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0.38%和69.81%,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P<0.01).二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D44v6在鳞癌的表达率远高于腺癌(P<0.05),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survivin与CD44v6之间无相关性(r=-0.058,P>0.05).结论 survivin有望作为评估NSCLC病变进展的指标,CD44v6可用来鉴别诊断NSCLC中的鳞癌,二者有可能成为预测NSCLC转移的指标.survivin、CD44v6可能是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995年12月至2002年9月62例手术NSCLC组织标本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 62例NSCLC中CD44v6阳性表达38例,阳性率为61.3 %,CD44v6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 3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型及TNM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CLC患者CD44v6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率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评估肿瘤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组织中CD44V6和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NSCLC发生骨、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5例NSCL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CD44V6和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与NSCLC骨、脑转移的关系。结果 NSCLC原发病灶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44.6%(29/65),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且与NSCLC组织分型、TNM分期及骨、脑转移呈正相关(P<0.05),E-cad阳性表达率53.8%(35/6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0%)(P﹤0.05),且与NSCLC分化程度、TNM分期及骨、脑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对NSCLC进行CD44V6及E-cad的检测,有助于预测NSCLC骨、脑转移倾向和评估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细胞粘附因子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术前未进行化疗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切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鳞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2 .5 0 % ( 15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 ,鳞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3 3 %( 14 / 2 4) ,腺癌组织中为 68.42 % ( 13 / 19)。VEGF及CD44v6的阳性表达与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肺癌的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且与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 3 %及 6.41% ,阴性表达者为 64 .71%及 5 8.82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4v6阳性表达者的 3及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8.67%及 10 .67% ,阴性表达者为 67.83 %及为 5 3 .5 0 %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VEGF的阳性表达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VEGF和CD44v6表达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术后转移复发的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并有利于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刘博  王莹  曲家骐  张林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4):784-787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联合表达及其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44V6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0.05)。CD44V6高表达且nm23H1低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差(P〈0.01)。结论:CD44V6与nm23H1的检测对判定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