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根据2015 — 2017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死因登记报告数据,分析当地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和伤害原因。方法收集2015 — 2017年大理州居民伤害监测资料,对伤害致死的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 采用Excel 2007及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伤害监测数据。 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 分析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5 — 2017年大理州平均粗死亡率为598.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1.29/10万,其中伤害死亡率59.93/10万,标化伤害死亡率为60.45/10万。 伤害死亡居于全死因第5位,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 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溺亡,死亡人数占伤害总死亡的86.94%。 意外窒息是<1岁婴幼儿的主要伤害死因,占48.72%;1 ~ 14岁儿童死亡主要伤害因素为溺水,占41.38%;15 ~ 59岁死亡主要伤害因素为交通事故;≥60岁人群意外跌落是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伤害死亡是大理州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伤害死因开展针对性地伤害预防工作,探索推进伤害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7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伤害死亡率。 抽样进行死因回顾调查,通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指标分析疏附县维吾尔族伤害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共调查死亡个案866例。 伤害死亡率为78.13/10万,占全死亡人数的13.74%,标化死亡率为79.20/10万。 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07.13/10万和48.10/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2.99/10万和44.19/10万。 伤害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为3 978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40.00%。 伤害前3位死因依次是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亡。 1 ~ 岁组主要伤害死因为意外溺亡、意图不明的溺亡和道路交通事故;5 ~ 岁组为意外溺亡;1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倒;4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和跌倒;65 ~ 岁组为跌倒、道路交通事故和砸死。结论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且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壮年,伤害PYLL构成比较高,伤害已成为疏附县居民早死和劳动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组的主要伤害死因各异,应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邵永强 《疾病监测》2012,27(3):226-22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温州市死因监测死亡报告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占全死因的8.28%,居第5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进行排位,伤害从第5位跃居到第2位,平均减寿率(YPLL)为7.20,平均减寿年数为15.65年,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自杀方式以农药等化学制剂、悬吊居前2位,占67.27%。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非故意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莫根强  乔圆圆 《疾病监测》2007,22(4):263-265
目的 探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和死因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1.60/10万-70.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64.91/10万,占死亡总数8.74%,居所有疾病死因第4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排位.伤害列居第2位,总PYLL为11010.5年,平均减寿数为18.29人年/人;伤害是1~44岁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占死亡的47.60%(35.83%~95%之间).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溺、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占伤害死亡的86.05%.结论 伤害死亡是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海南省居民主要非故意伤害死因及对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了解海南居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非故意伤害主要死因,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2018年死亡人口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非故意伤害死亡居民个案,计算不同性别、年龄的各类非故意伤害的死因构成比、死亡率以及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8年海南省居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杭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06-2011年杭州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了5.45%。6年间伤害导致死亡20 441例,年平均死亡率为52.09/10万,标化率37.30/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63.16/10万,标化率46.87/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40.85/10万,标化率27.55/10万,男性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55倍。城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40.26/10万,标化率28.41/10万;农村年平均死亡率71.00/10万,标化率51.86/10万,农村高于城市,是城市的1.76倍。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溺水,其中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因,女性以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城市和农村分别以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0~14岁年龄段以溺水为主要死因;15~59岁年龄段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亡原因;>60岁人群以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 结论 伤害已经成为杭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应根据本地区的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合笑 《疾病监测》2011,26(9):727-73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按照ICD-10编码对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用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进行率的标化。 结果 温州市居民2010年死亡率为559.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6.86/10万。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中毒,占总死亡的83.06%。 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降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世界长寿之乡钟祥市居民死因构成和分布特征, 为制定疾病防控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分类, 利用Excel 2007、R 3.1.3、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和主要疾病影响期望寿命数。结果 2013-2014年钟祥市居民死亡率为541.87/10万, 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分别为596.19/10万和486.80/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和伤害的死因构成比分别为84.33%和12.31%。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居民前5位死因。除心脏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外, 男性其他疾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去除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后, 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4.93、3.72、1.92和1.68岁。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应作为钟祥市重点应对的疾病。在未来的疾病防控工作中, 应将对人群死亡和期望寿命影响显著的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伤害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9.
喻潇 《疾病监测》2019,34(2):166-17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10 — 2015年海淀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 2016、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0 — 2015年海淀区户籍居民共计伤害死亡1 608例,平均死亡率为11.67/10万,位于死因顺位第6位。 男性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3.14/10万,显著高于女性10.18/10万(χ2=25.305,P<0.05)。 伤害死因前3位分别为非故意跌落(43.16%)、机动车交通事故(20.90%)和自杀(3.98%)。 非故意跌落主要发生在≥65岁的老年人,占86.46%。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经趋势性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66.648和1 506.781,P<0.05)。结论伤害是海淀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男性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应加强对男性伤害防护;老年人是发生跌落的主要群体,应在老年人中积极开展防跌落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防制伤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2010年通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死亡个案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布的福建省常住人口信息,描述伤害死亡水平,以及城乡和地区分布,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年福建省男性伤害标化死亡率(/10万)高于女性(χ2=132.83, Pχ2=275.02, Pr2=2837.77, P结论 伤害是福建省居民主要死因之一,特别是交通事故、跌倒和自杀。不同地区应根据分布特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琪 《疾病监测》2008,23(4):247-248
目的 研究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方法 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 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27.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34/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00%.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6位,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 伤害已对杭州市下城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应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心祥  张勇 《疾病监测》2013,28(6):487-491
目的 了解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烟台市芝罘区2007-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按照ICD-10 进行死因归类,用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和期望寿命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2年烟台市芝罘区总死亡率为467.26/10 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2012 年烟台市芝罘区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构成占总死亡的89.04%。性别、年龄组死亡率呈U形变化,从15岁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平均期望寿命为 80.97岁,呈上升趋势。 结论 肿瘤、心脑血管病和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烟台市芝罘区居民的主要死因。芝罘区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3年广西居民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进行死因归类,进行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和平均期望寿命等分析。根据全国死因监测漏报调查资料计算死亡率。 结果 2013年广西粗死亡率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34.22/10万和736.16/10万,性别和城乡之间均有差异;人群期望寿命为75.11岁。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唇口腔和咽恶性肿瘤、食道癌。 结论 慢性病及伤害是广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加强慢性病与伤害的防控是当前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李卫红  杨国强 《疾病监测》2006,21(11):607-609
目的通过比较居民死亡调查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死亡率、死亡漏报率,发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驻马店市驿城区居民死亡调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居民死亡总漏报率为87.59%。网络直报死亡率为56.91/10万明显低于居民死亡调查死亡率458.63/10万(P<0.001);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为95.3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死亡漏报率36.39%(P<0.001);因病死亡漏报率与其他原因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死亡漏报严重,网络直报死亡率严重低于居民调查死亡率。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高于城市。建议:健全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制度;扩大死因监测范围;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技术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济南市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方法死亡数据来源于济南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局和济南市公安局年度报表。死亡原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对2012年济南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居民2012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42.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4.48/10万,在全死因的构成比为24.70%;死亡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69.65%;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0岁之后明显增加。男/女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比为1.80。各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不同,白血病是少年儿童组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占该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40.00%。肝癌是青壮年组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占该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14.74%。肺癌为中、老年组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分别占各自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的21.36%和27.28%。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威胁济南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为今后恶性肿瘤的防控重点,50岁以上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贡市居民2001~2009年伤害死亡原因,为自贡市制定伤害防制策略、措施及提出相应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1~2009年自贡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对死因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自贡市伤害累计报告死亡10 957人,粗死亡率38.13/10万,标化死亡率36.07/10万。伤害死亡率以65岁以上老年人最高。前6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是:溺水、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合计占伤害死亡的76.55%。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334 325.50人年,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为34.67年,PYLL率为11.63‰,男性PYLL率高于女性。结论自2006年以来,自贡市居民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伤害死亡已成为影响自贡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自贡市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不同类型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掌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疾病死亡谱,死因构成及顺位,人群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疾病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等,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呼伦贝尔市2000 年和2011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死因编码采用ICD-10进行编码、分类。标化死亡率采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标化。 结果 全市总人群期望寿命2011年比2000年提高了3.91岁,男性提高了3.55岁,女性提高了4.33岁。13个旗(市、区)死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标化死亡率波动在492.03/10万~841.11/10万之间,预期寿命波动在72.05~76.67岁之间。通过对5个民族的平均死亡年龄分析,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6,P0.05)。全人群平均死亡年龄为64.39岁,汉族平均死亡年龄为65.08岁,蒙古族平均死亡年龄为59.62岁,达斡尔族平均死亡年龄为54.72岁,鄂温克族平均死亡年龄52.12岁,鄂伦春族平均死亡年龄50.47岁。2011年呼伦贝尔市居民脑血管病位居第1位,占总死亡例数的26.30%,缺血性心脏病居于第2位,占23.89%,肿瘤第3位,占22.85%,损伤和中毒居第4位,占7.93%,呼吸系统疾病居第5位,占6.47%,消化系统疾病居6位,占3.36%。前6位死因占全部死因构成的90.80%。 结论 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统疾病为居民主要死因,应该重点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