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诊断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感染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院后第1天的PCT、CRP、WBC、N的检测进行比较;评价上述4个血清指标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并将采取APACHEⅡ评分机制对感染组治疗第1、8天进行评分。结果:(1)两组第1天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PCT、CRP、WBC、N诊断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CT的灵敏度最高,WBC的特异度最高。(3)感染组第1、8天的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值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0.902,P〈0.05)。结论: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PCT可作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指标,监测动态的血清PCT水平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感染组178例与未感染组172例进行对照,探讨下呼吸道感染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组(P<0.05);感染组病死率为23.0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方法对当地就诊的49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Ig M,分析MP-lg M阳性率及其与性别、季节及年龄的关系。结果49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 M阳性率为40.16%,其中男童为37.11%,女童为45.7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季度MP-Ig M阳性率为52.24%,分别高于其他3个季度(P0.05)。MP-Ig M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7~14岁学龄儿童高达74.5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十堰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较高,与季节、年龄的关系密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其他疾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506例,送检痰培养并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痰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结果痰培养阳性的患儿656例,阳性率为43.6%。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革兰氏阴性菌居首位,占所有阳性标本的51.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9.9%,真菌和其他混合菌各占4.7%、3.7%。所有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居前,分别为14.9%、10.8%、10.5%、10.1%。耐药菌株比例较高。结论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然而儿童有其自身特点,临床选择抗生素应谨慎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C 反应蛋白 (CRP)、前降钙素 (PCT)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的变化。方法 对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 37例患者的CRP ,PCT活性进行检测 ,并设同期体检健康者 36例为对照组。结果 医院感染组CRP阳性率和PC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CRP和PCT活性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明显升高 ,对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某医院0~10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的发病情况。[方法]2004年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对1223例儿童进行了肺炎衣原体抗体测定。[结果]检测1223例儿童,抗体阳性的260例,阳性率为21.3%。其中,男童与女童阳性率分别为22.2%、20.3%,0~3岁儿童、4~7岁和8~10岁阳性率分别为24.2%、19.8%、17.1%,一、二、三、四季度阳性率分别为29.9%、15.3%、15.6%、21.2%,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分别为18.2%、18.8%、22.8%。[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病原体种类分为每组均占据43例的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86.05%与11.63%,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儿科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来说,血清PCT是一类较为敏感的检测指标,可为患儿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导致下呼吸道感染(LRTI)住院儿童的病毒病因及季节性特征。方法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集了558名LRTI患者的临床和人口统计信息以及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RT-PCR检测鼻咽吸引液标本中16种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频率和类型。结果在558例患者中,210例(37. 63%)患者至少检出1种病毒呈阳性。其中,单一感染占30. 47%(170/558),混合感染占4. 30%(24/558),多重感染占2. 87%(16/558)。从210例患者中共鉴定272种呼吸道病毒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是RSV(26. 47%,72/272),其次是PIV(22. 06%,60/272),HRV(21. 32%,58/272),CoV(10. 29%,28/272)和HAd V(9. 56%,26/272)。Flu A、h MPV和Bo CA分别为4. 41%、3. 72%和2. 18%。在混合感染中,PIV占83. 32%(20/24),PIV3是最常见类型。同样,PIV和CoV占多重感染的100%,PIV3和CoV NL63是主要类型。冬、春两季RSV呈季节性变化,出现高峰。从5月到6月,HRV检测频率更高。2~5月间PIV感染季节性明显。除6月、7月和9月外,COV全年都有分布,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他病毒性病原体在这一年中零星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LRTI住院儿童的主要病因,RSV病毒检出率最高。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在不同年龄和季节的分布,并为当地疾控中心制定预防和控制LRTI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2-2015年甘肃省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LRTI)病原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2-2015年甘肃省10家哨点医院458例感染ALRTI患儿的病例监测数据,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病毒和细菌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458例儿童ALRTI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1, 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33.62%(95%CI:29.28%~37.97%),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居于首位(12.23%); 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4.84%(95%CI:20.04%~29.65%), 其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阳性的患者检出率最高(18.47%); 不同性别儿童病毒阳性检出率与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没有差别(均有P > 0.05);不同年龄儿童病毒阳性检出率无差别(χ2=5.980, P=0.050), 而细菌阳性检出率不同(χ2=12.078, P=0.002), 不同季节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和细菌感染阳性检出率均有差异(均有P < 0.05), 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得, 季节、年龄和哨点医院是儿童ALRTI病毒的影响因素(均有P < 0.05), 而哨点医院和年份是影响细菌感染的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甘肃省0-14岁儿童ALRTI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主, 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其中病毒感染人数较细菌感染人数多, 病毒和细菌感染存在相同的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下呼吸道感染对肺癌及肺内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影响巨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及生存.为此,笔者对我科近3年来所有肺内恶性肿瘤患者共312例进行了同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1例身患多种疾病的高龄患者,诊治过程较为复杂,属较少见病例,现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4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2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氧疗、雾化吸入及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后将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L-6、IL-12、CRP、IgE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60例患儿痊愈2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62%,住院时间为(12.8±2.8)d,治疗后IL-4、IL-6、IL-12分别为(7.55±2.69)、(16.69±7.14)、(56.48±13.39)ng/L,CRP为(6.88±2.39)mg/L,CD8+为(26.52±5.69)%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IgE为(808.34±205.30)μg/L,CD3+、CD4+分别为(63.12±5.20)%、(45.58±5.20)%,CD4+/CD8+为(1.68±0.43)%,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合理治疗,新生儿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诊断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为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患儿83例为非细菌感染组,对其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另将细菌感染组患儿是否根据PCT下降水平实行降阶梯治疗分为PCT指导抗菌药物患儿与非PCT指导抗菌药物患儿,比较其治疗情况。结果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97.6%、96.4%;血WBC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0.1%、60.2%、62.7%;血清CRP检测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7%、86.7%、49.4%,与血WBC及CRP相比,血清PCT检测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非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患儿相比,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患儿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进行PCT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对患儿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对抗感染治疗效果进行反应,可作为临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中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及来源。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0年3月入住RICU患者的痰及相关部位的标本(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留置导尿的尿标本等)采样送检。结果 RICU26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8例(69.23%),其中16例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88.89%);病原菌多数为非发酵菌(41.84%)。结论 RICU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多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病原菌多为非发酵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为对照组病例应用常规方案治疗,检测实验组病例的血清PCT浓度,根据浓度确定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为(2.96±0.54)d,抗生素应用率为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5±1.55)d、88.0%(P〈0.05),两组患儿均预后良好,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时,患儿血清降钙素前体浓度会升高,以此为依据指导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可降低抗生素应用率,减少耐药菌产生,降钙素原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变迁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近年来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994年,1997年,1998年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细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年都是以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为主。革氏阴性杆菌占半数以上的比例。但前两年,下呼吸道感染革氏阳笥致病菌逐渐下降,革氏阴性致病菌逐年上升,后两年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痰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方法 对78人296次阳性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G^ 球菌37株,占总数12.5%;所有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占84%,分离G^-杆菌230株,占总数77.7%;分列前4倍是:铜绿假单胞菌87株(37.8%),不动杆菌属50株(21.7%),克雷伯菌属23株(10%),阴沟肠杆菌16株(6.9%),真菌26株(8.7%),92%为白色念珠菌属;药敏试验: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仍对大部分G^-杆菌保持较好敏感性,但个别菌株只对个别抗生素敏感。结果 S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较广的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成为主要的感染菌株之一,葡萄球菌感染应作为MRSA、MRSE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诊断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为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患儿83例为非细菌感染组,对其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另将细菌感染组患儿是否根据PCT下降水平实行降阶梯治疗分为PCT指导抗菌药物患儿与非PCT指导抗菌药物患儿,比较其治疗情况。结果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97.6%、96.4%;血WBC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0.1%、60.2%、62.7%;血清CRP检测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7%、86.7%、49.4%,与血WBC及CRP相比,血清PCT检测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非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患儿相比,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患儿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进行PCT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对患儿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对抗感染治疗效果进行反应,可作为临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71例老年患者,观察其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发生情况,并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按照感染组患者预后分为良好组及较差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结果 371例老年患者有69例发生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感染率18.6%;69例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31例占44.9%,较差38例占55.1%;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1、8d血清PCT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较差组(P<0.05);血清PCT对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72.3%、特异度为68.5%,对预后判断的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97.0%;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5)。结论血清PCT在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均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念珠菌医院感染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9年8月~1991年11月共发生下呼吸道念珠菌医院感染62例。经病因调查表明均与原发病类别、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及类固醇皮质激素的使用和住院期间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