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增加双下肢被动运动及按摩,并穿上弹力长统袜.两组患者均于入院10天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VT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仅有1例患者并发下肢DVT,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有8例患者并发下肢DVT,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干预,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对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8月~2020年10月10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气压治疗仪,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PT、T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结合早期运动疗法可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DVT发生的概率,优化神经运动功能,提高凝血功能水平,改善下肢股静脉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彭伟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51-3152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保护静脉、抬高患肢、加强对患肢的功能锻炼、使用弹力袜、气压治疗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住院21 d 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7%(1/60),对照组为13.3%(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下肢DVT预防管理+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底静脉泵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液黏度指标及下肢周径差变化,比较两组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血液黏度指标、大腿和小腿周径差及下肢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下肢DVT预防管理同时给予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减少下肢周径差,预防下肢DVT发生。  相似文献   

5.
何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30-223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44例ICU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剔除入住ICU时间≤1周的患者,单数为观察组(125例),双数为对照组(119例),入院后分别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院2周内双下肢肿胀及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双下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 =8.54,P<0.01),观察组DVT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x2 =5.28,P<0.05).结论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期能明显降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蓝芳  柳占元 《海峡药学》2012,24(2):132-133
目的 探讨早期中药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6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用药;观察组除常规性用药之外,于术后24h内开始加用中药.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中有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2.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药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此次实验进行研究观察,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实施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T、PT、APTT以及Fb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25.45%,对照组患者DVT发生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罗云英  朱珍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66-2867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入院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10 d内两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康复护理组入院后10 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5.75、4.64,均P<0.05).两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预防介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肝癌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预防DVT的常规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患者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和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干预组预防DVT疾病认知情况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下肢出现1例血流淤滞,对照组出现2例DVT、6例血流淤滞,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信念教育为指导原则的知识教育能有效增强肝癌介入患者预防DVT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DVT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措施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DVT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患者发生DVT几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DVT发生几率为3.6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18%(P0.05),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聂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84-185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6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预防组(n=63),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DVT,预防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通脉饮口服+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DVT 5例(占7.9%),预防组无术后DVT,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DVT形成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妇科手术后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原因,制定早期干预的护理措施,达到预防及减少DVT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妇科手术患者分组进行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2例发生DVT,预防干预组均未发生DVT.结论 针对DVT高危因素制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脑室钻孔引流术的患者6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2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采取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差异,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期间联合组DVT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N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SIS评分较干预前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适应理论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术后患者DVT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7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下肢肿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下肢肿痛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连续治疗8周.运用徒手肌力量表(MMT)、简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简易平衡评定系统mini-BESTes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MMT、FMA和mini-BESTe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定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5-17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2个月接受治疗,比较DVT发生率、下肢临床症状及D-二聚体,P-选择素水平。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43.8%,治疗组为6.3%,两组DVT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疼痛、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D-二聚体,P-选择素水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应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上肢、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行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相关指标,预防DVT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DVT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下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DVT,发生率为21.7%,干预组发生4例DVT发生率为6.7%。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下肢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RF值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指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