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支气管哮喘儿童9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变应原IgE(SIgE)和总IgE(TIgE)。结果观察组血清TIgE阳性率和SIg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吸入类中螨类、屋尘和德国小蠊以及食物类中牛奶和全蛋血清过敏原SIgE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过敏原检测对于早期评估儿童的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层医院哮喘患儿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吸入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为儿童AR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包括11种吸入性过敏原的阿罗格过敏原点刺试剂盒,对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科门诊拟诊为AR的佛山地区562例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描述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变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哮喘史、湿疹史和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为82.56%(464/562),其中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阳性率居于前三位,分别是80.64%、78.66%、59.31%,其次为狗毛15.36%、猫毛12.63%、德国小蠊12.32%.阳性患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者16例(3.30%),两种变应原阳性者39例(8.02%),三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者431例(88.68%).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变应原阳性率不同,10~ 14岁组最高(90.18%),其次7~ 10岁组(87.57%),3~7岁组最低(79.7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2,P> 0.05),男女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5,P<0.05).有哮喘、湿疹及家族史的患儿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哮喘湿疹及家族史者.结论 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是佛山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儿童变应原阳性率与性别及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变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哮喘史、湿疹史及家族史关系密切.早期进行变应原筛查,有助于儿童AR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过敏原过筛试验在婴幼儿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确诊为婴幼儿哮喘患儿行CAP过敏原检测系统中的吸入性过敏原过筛Phadiatop试验和食物过敏原过筛Fx5E 试验并与传统的过敏原诊断方法皮肤试验相比较。结果 (1)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53.8%患儿血清Fx5E阳性,有36.8%患儿血清Phadiatop阳性。(2)Phadiato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点刺试验,经X2检验,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4.65, P<0.05)(3)婴幼儿哮喘患儿中食物IgE的阳性率比吸入IgE的阳性率更高。结论 过敏因素是婴幼儿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婴幼儿哮喘患儿中食物过敏情况比吸入物过敏更重要;Phadiatop试验和Fx5E试验是一项简便、可靠的过敏原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检测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3例符合诊断标准患儿设为观察组,将47例无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其他患儿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者和轻症者的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5.
张莹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1):151-152,155
目的:探讨42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儿童血清特异变应原(sIgE)及总IgE水平的变化.方法:对2016-01~ 2019-12在我院就诊的42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儿血清样本进行血清sIgE和总IgE检测.结果:423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儿童中,总IgE阳性3185例(75.24%),荨麻疹、湿疹总IgE阳性率分别为80.21%、77.94%,均显著高于其他变应性皮肤病的66.79%(P<0.05),但荨麻疹和湿疹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gE阳性3004例(70.97%),其中荨麻疹血清sIgE阳性率为63.97%,显著低于湿疹、特异性皮炎和其他变应性皮肤病的72.02%、78.55%(P <0.05),湿疹与特异性皮炎和其他变应性皮肤病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皮炎和其他变应性皮肤病≥2种变应原反应阳性几率为84.28%高于荨麻疹、湿疹的72.08%、77.03% (P<0.05),荨麻疹和湿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型变应原以粉尘螨37.40%、户尘螨39.17%阳性率较高,食入型变应原以蛋白蛋黄28.09%、牛奶19.40%、鱼虾蟹12.69%阳性率较高;3个年龄组粉尘螨、户尘螨、多价霉菌、猫狗皮屑、鱼虾蟹、牛奶、蛋白蛋黄的sIg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儿存在多种变应原交叉反应,吸入型以粉尘螨、户尘螨为主,食入型以、鸡蛋、牛奶为主,且不同年龄患儿变应原阳性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DNA检测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03例肺炎患儿行BALF支原体DNA定量检测,同时对患儿的血清行支原体IgM定性检测,并以5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肺炎患儿BALF支原体DNA阳性率为32.43%,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19.43%,两种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00、4.11,均P<0.05);且BALF支原体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支原体IgM阳性率(x2=4.92,P<0.05).结论 BALF支原体DNA定量检测较传统血清支原体IgM定性检测而言,标本的留取相应难度较大,但可避免血清IgM空窗期结果的假阴性,对MPP患儿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氨肽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166例毛细支气管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后痊愈出院。对照组出院后不予药物预防治疗,干预组在出院后口服脾氨肽预防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1年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临床观察结束(出院1年后)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干预组87例患儿发生哮喘10例(11.49%),对照组79例患儿发生哮喘27例(34.17%);1年后干预组患儿的IgE与EOS计数比对照组患儿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脾氨肽在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方面有肯定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哮喘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福州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642例,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印记迹法对常见过敏原进行检测,评估患者血清IgE总体水平,进行阳性结果判断.结果 男患儿血清IgE检出率为89.81%,高于女患儿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例过敏原血清IgE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88.16%,过敏性鼻炎患者至少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混合阳性276例,单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50例,单食入性过敏原阳性37例.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屋尘、蟑螂最为常见,阳性率分别为69.78%、16.82%、10.44%;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牛奶、海鱼组合1(鳕鱼/龙虾/扇贝)、鸡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51%、16.04%、14.33%.结论 引起儿童过敏性鼻炎不仅是单一过敏原,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混合引起儿童过敏性鼻炎应引起重视.尽早检测相应过敏原,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9.
林海燕  陈碧香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55-1656
目的:通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操作与结果判断,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过敏原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应用Spotter畅点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280例哮喘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185例皮试阳性,阳性率66.07%.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人性变应原(P<0.01);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户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P<0.001).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结论:规范的操作与结果分析是顺利完成Spotter畅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地区哮喘儿童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哮喘门诊89例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儿童组和幼儿组,进行了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体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的所占比例较高,为35.96%,其次是蟑螂、飞蛾、蜜蜂,所占比例为19.11%;食物性过敏原以草菇、冬菇、金针菇和牛奶所占比例较高(17.65%、15.69%),且尘螨所占比例在儿童组最高,为40.54%;牛奶、羊奶所占比例在婴幼儿组最高,为33.3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哮喘的主要过敏原,在儿童哮喘组蟑螂、飞蛾、蜜蜂也是主要的过敏原;牛奶、羊奶、草菇、冬菇是婴幼儿哮喘发作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主要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分布和年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成年组(≤18岁)和成年组(〉18岁)AR患者常见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率及其分布差异.结果 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AR患者638例,其中合并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患者有18.18%(116/638).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84.64%、蟑螂18.81%、柏树14.89%、动物毛皮屑组合13.01%、树木花粉组合7.05%、矮豚草5.02%、葎草1.88%、蒿草1.72%、霉菌组合1.41%.未成年组中屋尘螨特异性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P〈0.05).116例食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的患者中未成年组占85.34%(99/116),成年组占14.66%(17/116),其中未成年组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牛奶57.76%、鸡蛋41.38%、牛肉39.66%、羊肉32.76%、虾蟹12.93%、腰果12.07%、小麦11.21%、鱼1.72%、花生黄豆组合1.72%.结论 广州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是屋尘螨、蟑螂、柏树;食入性变应原主要是牛奶、鸡蛋、牛肉;未成年人对食物和螨虫过敏的概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A组,64例慢性缓解期患儿作为B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C组。测定血清IL-1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和C组血清IL-17和CRP无明显差异(t=0.7128、0.4426,P>0.05),A组血清IL-17和CRP均高于B组和C组(t=9.3648、7.0614、10.7716、9.6242,P<0.01)。A组患儿血清IL-17与CRP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026,P<0.05)。治疗4周后随访40例,血清IL-17为(152.3±21.6)ng/L;治疗后血清IL-17明显降低(t=8.7728,P<0.01)。结论血清IL-17可以用于监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炎症状态,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及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及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验(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中Mp抗体滴度,同时作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Mp感染阳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治疗.结果 250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44例,其中哮喘患儿阳性42例,占21% (42/200),哮喘患儿M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 (2/50)(x2=6.14,P<0.05);Mp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 =4.38,P<0.05),且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03,P<0.05).Mp感染阳性哮喘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用头孢呋辛组(x2 =16.18,P<0.05).结论 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应尽早常规做Mp抗体测定;阿奇霉素可消除Mp感染,更有利于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与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小儿喘息发作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患喘息性呼吸道疾病(包括痉挛性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的婴幼儿120例,根据预测指数将患几分为预测指数阳性组62例和预测指数阴性组58例,检测两组患儿血清MP-IgM、CP-IgM,并进行组问比较。结果预测指数阳性组中,MP-IgM阳性15例,CP-IgM阳性18例;预测指数阴性组中,MP-IgM阳性5例,CP-IgM阳性7例。结论MP、CP与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小儿喘息发作有关,应及时完善相关特异性抗体检测,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合理治疗以控制急性喘息发作、减少学龄期儿童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郑秀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895-289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法检测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PCT,同时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与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WBC阳性率(P<0.05);非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明显低于CRP和WBC阳性率(均P<0.01).结论 在儿童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疾病中,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及CRP等传统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儿童皮肤变应原试验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变应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或)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患儿110例,男性6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35±2.62)岁。变态反应性鼻炎28例,支气管哮喘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态反应性鼻炎42例。所有对象均选用14种变应原进行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SPT),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变应原点刺试验总阳性检出率为75.5%(83/110),粉尘螨74.5%(82/110)、屋尘螨71.8%(79/110)、室内霉菌Ⅱ66.4%(73/110)、干草尘埃23.6%(26/110)、犬毛20.9%(23/110)、猫毛17.3%(19/110)、柳17.3%(19/110)、虾10.9%(12/110)、牛奶10.0%(11/110)、鸡蛋8.2%(9/110)、鲤鱼5.5%(6/110)、牛肉4.5%(5/110)、鸡肉1.8%(2/110)、猪肉1.8%(2/110)。>5岁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5岁组(χ2=15.16,P<0.05),<5岁(含5岁)组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5岁组(χ2=12.85,P<0.05)。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均以螨类过敏最为常见,不同疾病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因素是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在柳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可以通过SPT检查明确过敏原,最常见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动物皮毛类、霉菌及干草尘埃类等。随着年龄增长,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对吸入性变应原更为敏感。鼻炎、哮喘、哮喘并鼻炎患儿有共同的变应原。研究不同年龄段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特征,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IL-4、IL-10和IFN-γ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纳入哮喘组,哮喘诊断全部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共计47例。同时选取性别和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5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二组血清IL-4、IL-10、IFN-γ浓度,比较二组之间血清IL-4、IL-10、IFN-γ浓度的差异。结果①哮喘组血清IL-4浓度(346.74±82.9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99.87±59.25)pg/ml(P〈0.01);②哮喘组血清IL-10浓度(86.38±58.58)pg/ml与正常对照组(98.77±37.05)p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哮喘组血清IFN-γ浓度(94.51±22.92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110.75±47.11)pg/ml(P〈0.05)。结论①Th2类细胞因子IL-4在哮喘患儿血清中浓度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FN-γ浓度下降,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②血清IL-4、IFN-γ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本研究为使用抗IL-4制剂、补充IFN-γ等免疫学方法治疗哮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孟鲁斯特钠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跟踪观察,对照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在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谢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21-223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对于不孕不育症以及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孕不育症以及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278例,并选择通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清AsAb。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的血清AsAb阳性率为22.35%,显著低于女性不孕患者的34.18%(P<0.05);不孕不育组的血清AsAb阳性率为30.04%,与流产组的28.57%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原发性不孕不育组的AsAb阳性率为31.05%,与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的26.42%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流产(孕周<12周)者的AsAb阳性率为42.86%,显著高于晚期流产(≥12周)者的7.14%(P<0.05)。结论AsAb可导致不孕不育症及反复自然流产和早期流产。  相似文献   

20.
杨树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4-3106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方法 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静脉激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治疗,共治疗7d.测定患者血清IgE和IL-17.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8.4%(x2=5.24,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gE和IL-17均有明显降低(t=21.7119、13.0190、11.2647、7.1588,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t=13.8141、5.1214,均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IgE和IL-17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