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脊髓探查加损伤局部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及术后半年应用ASIA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患者在皮肤感觉、运动、二便、排汗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ASIA评分与术前比较,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二便及排汗等多方面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峰  荣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137-138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在外伤性手部血管急性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49例外伤性手部血管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自体静脉移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9例外伤性手部血管急性损伤患者经自体静脉移植治疗后,移植静脉远端指体均成活,成活率为100%。术后对患者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4例患者供区出现条索状瘢痕,无明显挛缩,其余供受区遗留线状瘢痕,手部及指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自体静脉移植治疗外伤性手部血管急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手部及指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髓芯减压组和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移植组在髓芯减压治疗同时进行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在改善疼痛、Harris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周围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显著提高疗效,是治疗Ficat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髓芯减压植骨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ANFH)的的疗效.方法 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髓芯减压植骨组(A组)10例,12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B组)10例,13髋;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组(C组)10例,10髋.观察三组X线平片、CT及M砌检查、Harris评分(HHS)、疗效.结果 三组接受治疗的Ⅰ、Ⅱ、Ⅲ期病例,3、6、12个月未出现股骨头变形及塌陷等病情恶化;术后12个月Harriss评分为93分明显高于术前57.5分(X2=5.81,P〈0.05);术前MRI检查,测量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比为42%.术后股骨头坏死区消失;B、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X2=3.81,X2=3.98,均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比较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非手术与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分为非手术组27例,手术组29例,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12个月后的JOA(日本骨科学会的颈脊髓功能评定标准)评分结果;治疗7d及28d后,应用美国ASIA脊髓损伤神经学标准评价在运动、感觉方面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JOA评分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组的评分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28d后患者的运动、感觉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的评分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4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本组优15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骨髓干细胞介入途径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疗效.方法 选取 Ficat 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0例,随机分两组,介入组10例(13 髋)行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干细胞组10例(13 髋)在介入治疗同时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12个月随访.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相比,干细胞组在改善疼痛、Harris 评分及股骨头坏死面积方面显著优于介入组(P<0.05).结论 介入途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好地提高我国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50例脊髓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患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生活自理的能力。结果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脊髓损伤病患的生活自理能力、感觉以及运动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生化指标无异常,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现象,治疗前后病患的评分具有差异性,即P>0.05。结论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对治疗脊髓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疗效明显,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与我国的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 GM1)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千细(BMSC),传代至第6代,备用.将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采用Allen法在T9造成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将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干细胞组(治疗A组)、GMI治疗组(治疗B组)、干细胞+GMI治疗组(治疗C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伤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用斜板试验、Gale评分观测脊髓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A、B、C组斜板试验和Gale评分优于对照组,第3天、第7天斜板试验和Gale评分C组优于A、B组(P<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干细胞移植联合GMI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后移植至体内在肝脏中生长分化为具有功能的肝细胞,结合口服中药治疗。结果使损伤的肝功能恢复重构。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使损伤的肝功能恢复重构,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NSCs。24例成年SD大鼠分为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均采用NYU-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第9天移植组于损伤脊髓中心分别注入经CM-DiI标记的hNSCs混悬液,对照组注入人DMEM/F12培养液。术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术后每7天行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hN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移植的hN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超过8周,并向脊髓损伤头尾端迁移,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中的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年龄38~75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80~90ml,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经肝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术后4周,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1,P〈0.05),余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周患者乏力、腹胀开始减轻,食欲好转,术后4周腹水减轻。术中有1例因紧张进食少出现低血糖,经治疗后好转,余均未发现皮疹、发热、抽搐及出血等其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好转,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配合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 年10月至2010年10月57例 ACL 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1)及对照组(n=26),移植物均采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实验组在手术时配合运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术后 3、6、12 个月进行随访,共5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24例.测量患者双膝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二者之差(健侧-患侧),运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以及 Lysholm 评分测评患者主观感觉状况.结果 术前上述数据在两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在术后每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双膝活动度之差、IKDC 评分及Lysholm 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IKDC 评分及Lysholm 评分在每个时间点较对照组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种差异似乎有缩小的迹象;两组关节活动度之差在术后3、6个月时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但在术后 12 个月时差异消失了.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配合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 ACL 的临床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腱重建,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在早期缩短移植物塑形改造时间,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髓芯减压植骨的基础上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41例ARCO分期为Ⅰ、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1~29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除2例进展为ARCO分期Ⅲ期外,其余患者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6±7.12)分提高到术后的(79.54+8.69)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 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骨坏死修复,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确诊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经骨髓干细胞动员后,第二天进行骨髓干细胞采集,将干细胞混悬液肌肉注射进行双下肢移植,观察5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脐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疼痛、肢体冷感、间歇性跛行,溃疡均明显好转。移植5个月后,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血管形成明显增加,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液肿瘤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2例,其中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移植造血重建后1~3个月内,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患者(自体移植)及供者(异体移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等)]共同培养后获得CIK细胞,分次回输给患者。随访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常规及骨髓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患者的生存期。结果8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有2例复发,其中1例17个月后死亡,其余6例长期生存;4例异体干细胞移植患者有1例复发,5个月后死亡,其余3例长期生存;4例患者静脉滴注CIK细胞时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经对症处理均缓解,其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IK细胞生物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状况,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最近才在我国开展的一项新型微创介入式手术,自体骨髓干细胞作为供体,在体外分离纯化后移植患者肝内,使干细胞在肝脏中生长分化为具有功能的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增生的能力,在肝脏环境内能分化为肝细胞,参与肝损伤的修复和重构,使损伤的肝功能得以恢复和重构,这项新技术风险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分析股骨头坏死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嵴处抽取自体骨髓血200~300 rnl,经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制备15~20 ml干细胞悬浊液,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单细胞核计数为2.1 ~ 6.9× 108ml;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和CD133+在所分理出的干细胞悬浊液中的含量.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DSA)进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并将细胞悬浊液缓慢注入动脉.移植完成后,观察患者的行走距离、髋关节灵活度、髋关节疼痛程度均发生相应改变.结果 入组患者治疗后,对所有患者患者进行了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3.2)个月.3个月时40例患者行走距离延长27例(67.5%),关节功能改善12例(30%),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8例(95%);6个月时33例患者行走距离延长16例(48.48%),关节功能改善11例(36.36%),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7例(81.82%);12个月时22例患者行走距离延长7例(31.82%),关节功能改善4例(18.18%),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5例(68.18%);24个月时,18例患者中,行走距离延长6例(33.33%),关节功能改善3例(16.67%),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5例(83.33%).骨髓干细胞移植后3、6、12、24个月四个阶段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显示,与移植前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干细胞移植时间越长,分数值越高,优良率显著增加.结论 本研究所针对的股骨头坏死经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且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手段,值得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单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青壮年患者25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自体肌腱移植组及异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26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及异体两种腱移植材料来修复患侧膝关节韧带,以健侧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自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自体腱移植术后动静脉损伤17例,无免疫排斥,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3例.23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4.327,P<0.05).异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异体腱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10例,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动静脉损伤10例等并发症.20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54,P<0.05).2组患者对照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肌腱移植的并发症少于异体肌腱移植,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术均能明显促进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9条患肢)于缺血肢体行自体骨髓干细胞肌内注射移植,移植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肢疼痛缓解情况,并观察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和足部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移植治疗3个月后疼痛缓解8例,9例VAS评分由术前(7.89&#177;1.36)分降至(2.11&#177;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延长、ABI明显升高(P〈0.05);2例足部溃疡1例痊愈,1例溃疡面积明显缩小.随访6~24个月,患者症状及ABI均无恶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安全性好,近、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