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68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n=35)和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 μg/250 μg,每日2次吸入;干预组同时给予每周1次心理治疗,疗程2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定SCL-90分值、焦虑分值、抑郁分值,用VS229肺功能仪测定FVC(用力肺活量)、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和峰流速(PEF)的变化. 结果 SAS和SDS分析结果 显示,干预治疗后病人焦虑与抑郁分值明显改善(P<0.05);SCL-90分值中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评分显著降低(P<0.05).哮喘症状有明显改善,哮喘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组的FEV1预计值%、P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指标及肺功能,在哮喘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初发的2型糖尿病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患者给予每周1次的心理干预治疗,每次时间20~30min,疗程6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干预组FBG为(12.1±2.8)mmol/L,对照组FBG为(11.9±2.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FBG为(8.0±2.O)mmol/L,对照组FBG为(8.9±1.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下降,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楦  林绍贤  黄贾生 《中外医疗》2010,29(35):1-1,3
目的调查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和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的总分均值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内科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治疗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后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症状得分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身心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支气管哮喘的心理社会因素,探索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研究将12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估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高于常模,社会支持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常模;心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的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支持量表分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指标,促进支气管哮喘的康复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运动造成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国际通用的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 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查。在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组试验前后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敌意等维度和 SAS 及 SDS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翔平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99-99,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1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形式,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将两组总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SCL-90中,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躯体化,焦虑症状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两个月后组间比较,强迫、抑郁、焦虑,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组低于对照组。SAS、SDS总评两组之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对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心理疗法对哮喘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将其中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SDS)和(SAS)测评。使用生活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二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同期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后,干预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在治疗后GQOLI-74各维度及因子分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和消除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可提高治疗、康复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陈秀芬  方志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3,(34):129-130,13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化疗中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Zung焦虑量表(SAS)、Zung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的SAS、SDS、SCL-90评分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升高的幅度较心理干预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化疗后IL-2、IL-4、IFN-γ数值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干预组升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增强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支气管哮喘治疗并配合系统的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检查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干预6个月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ACT评分、肺功能等指标及哮喘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配合系统规范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支气管哮喘治疗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患者坦度罗酮干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介入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螺酮(律康),10-30mg/d,每4周复诊1次,每次复查心电图、判断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5.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SCL—90评分(22.23±3.24,21.20±3.01)和SAS评分(51.75±4.84,48.80±4.35)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S和SCL—90评分均是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坦度罗酮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介入疗效。  相似文献   

15.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一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经初筛后,将593例孕妇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检查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产后6周末,采用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SCL-90各因子分、SDS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客观支持因子分与积极应付方式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孕产妇抑郁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