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7例(52髋)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24~172个月,平均69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 DeLee and 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根据Brooker等0~4级分级法进行异位骨化分级.结果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27°提高到术后平均152°.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2(8~64)分,术后平均为82(64~96)分,其中优38髋,良8髋,可6髋,优良率88.5%.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 11髋(21.2%)发生异位骨化.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7例(52髋)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24~172个月,平均69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Lee and 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根据Brooker等0~4级分级法进行异位骨化分级。结果: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27°提高到术后平均152°。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2(8~64)分,术后平均为82(64~96)分,其中优38髋,良8髋,可6髋,优良率88.5%。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11髋(21.2%)发生异位骨化。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 对3 7例 ( 5 2髋 )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 2 4~ 172个月 (平均 69个月 )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Leeand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 ,根据Brooker等 0~ 4级分级法进行异位骨化分级。结果 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 2 7°提高到术后平均 15 2°。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 3 2分 ( 8~ 64分 ) ,术后平均为 82分 ( 64~ 96分 ) ,其中优3 8髋 ,良 8髋 ,可 6髋 ,优良率 88.5 %。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 ,11髋 ( 2 1.2 % )发生异位骨化。结论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 ,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对13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岁(22~51岁)。术后平均随访3.8年(2~5年),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分,根据Gruen股骨分区法和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对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作影像学分析。结果 13例(18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4.3分(0~3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7.3分(54~94分),疗效优6髋,良10髋,可2髋,优良率为88.9%。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5.4°(0°~105°)提高至术后平均192.6°(78°~225°)。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或折断,异位骨化发生率11.1%(2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1年3月至2009年6月26例(31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随访,置换前患者日常活动均明显受限或者严重疼痛,Harris评分平均(43.2±5.8)分,髋关节活动度平均51.8°±9.7°.记录术后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X线检查结果,观察假体有无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 结果 所有病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4.9(8 ~125)个月.末次随访患者均疼痛消失,步态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2.4±4.7)分;髋关节活动度平均148.6°±7.4°;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置换前(P<0.05).2髋出现异位骨化,为Brooker分级Ⅰ、Ⅲ级.无脱位、骨折及假体松动下沉,无患者进行翻修. 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恢复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7月~2005年9月,对18例(36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平均随访3.2年,对手术前后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等进行了对比。结果术后除6侧髋关节轻度疼痛外,其余均无疼痛。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1分改善为76分(配对t检验P<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引起的髋关节骨性强直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18例(36髋)强直性脊柱炎并双侧髋关节强直施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获平均3.5年随访,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21.5分,术后平均95分.未见髋臼假体松动、脱落,无感染、脱位等并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实施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手术技术难点及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1986年5月~2004年6月34例(41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完整的临床及X 线片资料,平均随访时间为7.1年(2.2~19.3 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3.9分(13.0~59.2分),术后改善为86.2分(72~96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45°(0~150°),术后改善为130°(70°~210°).随访时3例(4髋)出现假体的松动(均为骨水泥假体),其中1例患者术后10年行股骨柄及髋臼杯假体翻修术,其余患者无假体松动和下沉.2例(2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 2例(3 髋)髋关节周围出现轻度异位骨化.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方面略差.术中应注意到此类患者因骨盆旋转对安放髋臼杯假体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减少术后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中、长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6例24个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9个月~10年,平均54.6个月的随访。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关节功能改善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4.0°提高到术后平均81.9°,改善57.9°;术后总活动度达到188.3°,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2.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4分,优良率为92%。X线分析未见松动、脱位,异位骨化1例。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27例(38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年4个月随访,患者髋关节术前活动度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为147.4°,其中平均屈髋92.6°;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术前平均31.0°,术后平均5.2°;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6.6分,术后平均93.3分。术后患者髋痛消失,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