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miR-7阻遏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周期由G1期向S期转化的内在机制.方法 脂质体转染miR-7表达质粒进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外源miR-7基因的整合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R、CyclinD1、CyclinE、CDK2、CDK4、CDK6、P16、P21和P27的蛋白表达;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iR-7基因被成功整合入U251胶质瘤细胞,原位杂交结果示miR-7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转染后瘤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且大部分阻滞于G1期,处于分裂期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miR-7转染组EGFR、CyclinD1、CyclinE、CDK2、CDK4和CDK6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EGFR、CyclinD1、CDK4和CDK6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1),P16水平显著升高(P<0.01),P21和P27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miR-7可能通过有效沉默癌基因EGFR的表达途径,抑制细胞周期G1期调节蛋白复合体CyclinD1/CDK4/6的活性,并接受P16的协同作用,共同阻遏胶质瘤由G1期向S期转化,进而抑制肿瘤增殖;miR-7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胶质瘤治疗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体外水平(in vitro)建立对胶质瘤有杀伤作用的TNF-α基因/Vp16系统,研究该系统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生长抑制试验,比较转TNF-α基因前后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结果生长抑制试验表明,转染TNF-α基因后的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是转基因前细胞的10倍(P <0.01),IC50为0.8μg/ml;TNF-α基因/Vp16系统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优于TNF-α细胞因子与Vp16的联合应用(P <0.05),并具有良好的旁观者效应.结论在in vitro水平,转TNF-α基因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大大增加,小剂量Vp16即可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表明TNF-α基因/Vp16系统可成为细胞因子基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胶质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体外水平(invitro)建立对胶质瘤杀伤作用的TNF-α基因/VP16系统,研究该系统诱导胶质瘤凋亡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NF-α基因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生长抑制试验,比较转TNF-α基因前后SHG-44细胞对依托泊甙(Etioposide,VP16)的敏感性,并通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VP16诱导转基因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生长抑制试验表明,转染TNF-α基因后的SHG-44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是转基因前细胞的10倍(P<0.01),IC50为0.8μg/mL。流式细胞检测表明,VP16对转TNF-α基因细胞有较强的诱导凋亡的能力。结论VP16对转TNF-α基因SHG-44细胞诱导凋亡的能力大大增加,表明TNF-α基因/VP16系统对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p16基因在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脂质体,磷酸钙+DMSO休克转染的方法,分别将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导入胶质瘤细胞株U251,SWO,观察p16基因短暂转染与长期稳定转染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并筛选阳性克隆。同时以空载体质粒pCDNA3为对照,免疫组化,Northern杂交检测p16基因表达,对转染后细胞生长的抑制,细胞周期,凋亡及裸鼠致瘤能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外源p16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显著抑制了胶质瘤U251,SWO细胞的生长,克隆形成率减少,肿瘤细胞发生了G1期阻滞,p16基因短暂转染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而长期稳定转染无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外源野生型p16基因可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肿瘤细胞的异质性特点与p16基因转染后的“自然选择”作用可能是p16基因长期稳定转染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MSP58基因小干扰RNA对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核微球蛋白58(MSP58)基因特异性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针对MSP58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SP58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结果MSP58基因的特异性siRNA转染U251细胞后,MSP5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后的U251细胞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S期细胞略有减少,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1期发生明显阻滞。结论MSP58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并引起G1期细胞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OXA4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HOXA4在人胶质瘤中表达情况。选取胶质瘤细胞U251转染HOXA4 siR NA作为si-HOXA4组,抑制HOXA4基因的表达,同时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作为si-NC组。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OXA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实验、细胞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抑制HOXA4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侵袭、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HOXA4下游凋亡蛋白P53、Bcl-2、Cytochrome C、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脑组织比较,人胶质瘤中HOXA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si-NC组比较,si-HOXA4组U251细胞的OD值从转染后第4天明显下降(P0.01),第7天下降更为显著(P0.001)。si-HOXA4组U251细胞较si-NC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凋亡蛋白P53、Cytochrome C、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Bcl-2明显下降(P0.05)。结论HOXA4基因在人胶质瘤中高表达,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等生物功能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根据PLK1基因特点,设计并用化学方法合成了5个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P1、P2、P3、P4和P5).以这5个siRNA转染人胶质瘤TJ905细胞后.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细胞增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水平,用TRA-.ELISA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结果 所设计的5个siRNA均能明显抑制胶质瘤TJ905细胞PLK1 mRNA水平,以P4效果最好.以P4转染处理胶质瘤细胞后与脂质体对照组比较,PLK1基因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MTT结果显示.与脂质体对照组比较P4 siRNA转染组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r=0.868,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脂质体对照组比较P4 siRNA转染组PCNA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36,P=0.000).TRAP-ELISA结果显示,与脂质体对照组比较P4 siRNA转染组胶质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00). 结论 PLK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PLK1 siRNA转染处理胶质瘤细胞,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胶质瘤C6细胞伽玛刀治疗后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胶质瘤C6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接受不同剂量(5.0 Gy和6.22 Gy)的伽玛刀照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研究p16基因和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伽玛刀治疗显著地抑制了C-myc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激活了p16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实验组C6细胞C-myc基因灰度值为154.4±4.7(5.0 Gy),161.7±5.8(6.22 Gy);对照组为130.28±2.4.实验组C6细胞p16基因灰度值为155.4±2.0(5.0 Gy),124.9±7.1(6.22 Gy);对照组为167.1±6.2.结论胶质瘤C6细胞的凋亡与激活了p16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和抑制了C-myc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现已肯定地认为,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变,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正常机体癌变的主要机理.p16基因是继P53抑癌基因之后又一引人注目的新型肿瘤抑制基因,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为CDK4抑制因子.由于CDK4在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该基因一经发现即成为肿瘤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体内对恶性胶质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外源性p16基因导入C6 细胞内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C6细胞种植于SD大鼠尾状核头部 ,用核磁共振 (MR)扫描技术 ,动态观察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细胞凋亡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转染组和治疗组大鼠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治疗组肿瘤随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组和治疗组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杂交和细胞凋亡检测表明 ,转染组和治疗组大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 :p16基因在体内有抑制恶性胶质瘤生长的作用 ;瘤体内注入p16cDNA质粒 脂质体复合物 ,可使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并使多数肿瘤消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hh信号途径的抑制剂cyclopamine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yclopamine处理SK-N-SH细胞不同时间,在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的该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分析法检测各组SK-N-SH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cyclopamine作用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蛋白D1、P16和P2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yclopamine各处理组SK-N-SH细胞形态学有所不同。MTT法检测结果显示,cyclopamine对SK-N-SH细胞增殖的抑制是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而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SK-N-SH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逐渐降低,P16和P21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cyclopamine抑制SK-N-SH细胞生长,阻滞细胞从G1期向S期转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有关。cyclopamine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6(SNHG16)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胶质细胞HEB、NHA和胶质瘤细胞A172、U251、U87、SHG-4中SNHG16的表达。用siRNA沉默U251细胞SNHG16的表达,分为NC-siRNA组和SNHG16-siRNA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 与正常胶质细胞HEB和NHA比较,胶质瘤细胞A172、U251、U87和SHG-4的SNHG1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NC-siRNA组比较,SNHG16-siRNA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侵袭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NHG16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特异性沉默SNHG16基因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Ⅱ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Ⅱ,NF2)基因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携带野生型NF2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鼠神经鞘瘤RT4细胞,质粒转染成功后实验细胞分为pEGFP-N1组、pEGFP-NF2组和对照组(未转染质粒组),以Western 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pEGFP-NF2组细胞merlin蛋白出现明显高表达。pEGFP-NF2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高达37.7%,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GFP-N1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NF2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使其处于G1-G0期。结论野生型NF2可抑制大鼠神经鞘瘤RT4细胞的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使其处于G1-G0期。  相似文献   

14.
胶质瘤相关基因Tob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ob基因在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的功能,为下一步进行试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Tob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D38305,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新型抗生素Zeocin抗性基因的pTracer-EF/V5-His A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上述表达质粒转入SHG44胶质瘤细胞.在各个不同的培养时段选择2、4、8、16、24、36、48 h分别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最后在48 h时取未转染和转染的细胞大约105个作细胞涂片,进行荧光显微镜摄影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同时作体外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均证实Tob基因被成功克隆,将此基因成功转染到SHG-44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用4μg脂质体和2μg DNA,最后用10μg/mLZeocin筛选可以达到90%的阳性细胞数.在转染Tob基因成功的细胞中GFAP染色的阳性率也同样升高.细胞在转染了Tob基因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体外培养24 h后转染阳性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比例也出现明显的升高.结论Tob基因转染后的胶质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向正常胶质细胞的分化和凋亡现象,提示Tob基因确实是一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基因,值得进一步做功能研究和实验性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oMLV载体转导TNFα基因至SHG-44人胶质瘤细胞,检测生长抑制和凋亡。结果: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分别为(5198.7±3757.4)pg·ml~(-1)和(3217.4±1180.6)pg·ml~(-1)(P<0.05),其活性达320.0u·ml~(-1),表达特异的mRNA。转基因细胞G_2~M期缩短而G_0~G_1期延长。凋亡率8%~9%。流式细胞检测到亚G_1期峰。电镜中出现染色质固缩成块状和新月小体。DNA电泳现“梯状”条带。结论:转染TNFα基因造成的细胞生长抑制可能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保罗样激酶1基因(plk1)沉默对胶质瘤细胞株-H4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plk1基因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化学合成小片断干扰RNA(siRNA)抑制plk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4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程度的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4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法检测H4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结果经siRNA作用48h后,plk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较多的H4细胞聚集于G2/M期附近(P<0.05);细胞凋亡明显上升(P<0.0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下降(P<0.05);增殖速度明显缓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靶向plk1的siRNA可在体外抑制胶质瘤细胞H4的侵袭与增殖,plk1有可能成为新的潜在胶质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腺病毒介导的p16基因对TJ899细胞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型腺病毒载体(Ad5)携带p16基因对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TJ899生长状态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p16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生长状态.结果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p16外源基因在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TJ899细胞中阳性表达,6 d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为93%,并且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论腺病毒介导p16基因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拟筛选出能逆转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VP16对依托泊苷耐药性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小干扰RNA(MRP1-siRNA)。方法人工合成4对靶向MRP1的siRNA分别为siRNA1、siRNA2、siRNA3和siRNA4,以脂质体2000作为载体;以6-羧基荧光素标记转染siRNA的c6细胞评价转染效率;采用逆转录-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试剂盒检测转染前后依托泊苷对肿瘤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siRNA1、siRNA4相比,siRNA2、siRNA3对MRP1基因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转染siRNA2前后,依托泊苷对C6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分别为(0.873±0.0462)、(0.0927±0.039)ug/ul,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siRNA2、siRNA3可以有效抑制MRP1基因的表达,并能逆转肿瘤细胞对依托泊苷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ACS2基因变异致婴儿癫■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ACS2基因变异相关婴儿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儿为女性,11月龄,因“反复抽搐发作1个月”入院。患儿起病前发育基本正常。入院后相关检查:心肌酶轻度增高,视频脑电图显示醒期和睡期双侧后头部阵发2 Hz慢波,清醒期阵发双侧后颞区快波节律,有时可演变为棘波节律。血、尿遗传代谢病筛查未见异常。家系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发现患儿PACS2基因存在c.598G>A(p.Glu200Lys)新发杂合变异(NM_001100913.3),Sanger测序验证其父母均未检测到该基因变异。予以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后癫■发作控制,运动发育基本正常,语言发育显著落后。结论 PACS2基因c.598G>A变异是婴儿癫■性脑病的致病性变异,该变异位点既往未见报道,扩充了PACS2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20.
ING4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member 4)基因是近年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过程,包括肿瘤血管的生成,细胞对缺氧状态的适应,细胞间接触抑制的丢失,及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细胞凋亡与生长周期调节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对ING4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