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骨再生的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的基本原理源于牙周病领域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自引导组织再生理论(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提出后,人们认识到在骨组织再生过程中,为了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也应采取生物隔膜阻挡无关或有干扰的组织细胞进入,保护血凝块的稳定,维持血块充填的间隙,实现缺损区的修复性再生。1引导骨再生技术的机制骨引导再生过程中要求有骨形成细胞或具有分化为骨形成细胞能力的细胞存在;有促使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诱导性刺激存在;有组织可以长入的支架,从而形成骨引导环境。1.1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碱性磷酸酶(akp)mRNA在磷酸钙陶瓷(CPC)构建的体内组织工程骨中的表达,并将其与自然再生骨进行比较。方法将28粒CPC分别植入7只犬的竖直肌内,并拔除犬的1颗磨牙使之形成自然再生骨模型。术后3/7、1、2、4、8、12和24周,取出犬体内组织工程骨和自然再生骨,再以实时定量PCR检测其akp mRNA...  相似文献   

3.
骨引导再生在牙种植外科的应用PAULHFUQAZZOTTI(UK)广东省口腔医院(510260)张文忠译黄建生校组织引导再生(GCT)已成功地以多种方式应用于种植外科,拔牙后即刻种植术中的多聚四氟乙烯膜(ePTFE)的应用及在暴露种植体上的骨再生已取...  相似文献   

4.
骨再生是骨创伤愈合和种植体骨整合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再生与骨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巨噬细胞作为骨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骨再生的级联反应启动和骨形成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骨再生与骨免疫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巨噬细胞在骨再生过程中的功能多样性,有助于以巨噬细胞为切入点实施免疫干预,为骨组织工程提供免疫调控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牙齿拔除后骨愈合过程已有研究及报道。Amler 指出:健康人拔牙术后的38天内骨再生基本达到原来水平的2/3,并指出骨愈合过程的结果与年龄无关。关于早期拔除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许多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可以引起邻近第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倍骼生(PerioGlas)与牙内骨内种植体复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 在兔第二前磨牙区制备牙周骨缺损,翻瓣后去除部分牙周骨质及牙周纤维.缺损处分别植入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组(A组)、倍骼生组(B组),以常规翻瓣手术组(C组)为对照.术后4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 两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A组有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B组新生组织量较A组少,C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 倍骼生具有较强骨引导、骨激发作用,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可稳定患牙,二者联合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7.
引导骨再生术是解决骨组织缺损问题的重要技术,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骨再生膜是防止成纤维细胞进入骨缺损部位的屏障,同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骨组织再生。由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引导骨再生的胶原膜尚存在一些缺陷,探索具有更优良性质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出现了从抗菌性的改良、成骨性的改良和新材料的研发等多方面的努力以改良引导骨再生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引导骨再生膜改进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展开骨再生及修复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引导骨再生术是解决骨组织缺损问题的重要技术,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骨再生膜是防止成纤维细胞进入骨缺损部位的屏障,同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骨组织再生。由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引导骨再生的胶原膜尚存在一些缺陷,探索具有更优良性质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出现了从抗菌性的改良、成骨性的改良和新材料的研发等多方面的努力以改良引导骨再生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引导骨再生膜改进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展开骨再生及修复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娟  唐金鑫  王中熠  王琛 《口腔医学》2019,39(6):547-551
软骨内成骨是主要的骨修复方式之一,它遵循特定的生物学步骤,并涉及复杂的调节机制。近年来,基于软骨内成骨模型开展的骨再生研究日益增多,全面了解其发生机制可以为骨再生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文对近期软骨内成骨修复骨损伤的调节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诱导术在牙种植骨量不足病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诱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牙时颌骨骨量不足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择35例在种植手术时,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胶原膜(Bio-Gide)和骨粉(Bio-Oss)行诱导骨组织再生,观察其促进颌骨再生和种植体骨整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6~18个月的临床观察和放射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情况良好,种植体稳定。结论:采用可吸收胶原膜(Bio-Gide)和骨粉(Bio-Oss)诱导再生技术用于种植牙术骨量不足的患者,可成功诱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促进种植体与新生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框架核酸(FNA)是一组以框架形态为特征的DNA纳米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碱基序列,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组合而成。近期发现通过DNA纳米技术构建出的三维FNA纳米结构在骨再生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可通过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与骨再生、促进血管再生、神经调节、免疫调节、药物递送等多种机制发挥着巨大成骨应用潜能,成为骨再生领域的新型候选纳米材料。本文就FNA在骨组织再生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再生和骨重建过程依赖于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时序性表达及协同效应。利用不同生长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目前解决极限骨缺损、促进骨再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降低生长因子的临床有效使用剂量的途径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协同促进骨再生和骨重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e-PTFE膜联合Bio-oss骨代材料在种植手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需要行引导骨再生的种植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e-PTF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联合行骨再生,对照组仅采用Bio-oss骨代材料,12个月后检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水平向和垂直向骨增量的效果.结果:骨增量术后两组病例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植骨厚度和植骨高度两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向、垂直向骨生长效果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e-PTFE钛加强膜和Bio-oss骨代材料在种植引导骨再生中能获得较大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增量.  相似文献   

14.
牵引成骨术用于颅凳面畸形矫正已越来越受到欢迎。牵引新骨的形成受多种骨生长因子的调控。作者综述了牵引成骨术中各种生长因素的表达及外源性因子对骨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引导性骨再生术(GBR)的应用缺陷包括:屏障膜容易塌陷、吸收,不可吸收膜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容易早期暴露导致不理想的骨再生。膜的放置过程中容易导致颗粒状骨粉的移位和扩增位点凸度的丧失。尤其在不易维持成骨空间的骨缺损类型中,GBR在骨再生能力上往往具有不可预期性。因为传统的骨替代材料仅具有骨传导性而没有骨引导性,屏障膜在缺损形态不佳时难以维持一个稳定的骨再生空间。块状自体骨移植相对于使用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的引导性骨再生术的优势在于:具备良好的成骨特性和生物机械性能。即使在不易维持成骨空间的骨缺损类型中,块状自体骨移植能提供新骨形成改建所必需的骨源细胞,理想的外形重塑以及良好抗微动和抗吸收特性。我方观点:GBR植骨效果的远期稳定性不优于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16.
冯凯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3):284-286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指利用屏障膜引导骨组织再生防止周围纤维结缔组织过早长入骨缺损区,改变骨创愈合环境,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本文对临床常见的可吸收膜做一综述,研究其在引导骨再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机械力是骨组织适应性改建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而在牵张成骨的过程中,它还是组织再生的一个引发因子。在生理性机械力的刺激下,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凋亡,使组织细胞在时空上有序生长,最终使得组织再生和重建。研究表明,在牵张成骨过程中,骨组织内细胞凋亡参与并调节骨再生和骨重建,对维持组织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凋亡在牵张成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应用治疗牙根周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倍骼生(生物活性玻璃)与自体骨联合使用植入牙周骨缺损区,观察牙槽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年龄在28-62岁期间,患有中重度牙周病同时伴有牙槽骨明显吸收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牙周治疗与外科翻瓣手术,并应用倍骼生与自体骨结合植入牙周骨缺损区,随诊观察2年,对照组只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牙周袋深度(PPD)与探诊附着水平(PAL)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更加明显,PPD减少3.48mm,PAL增加1.77mm,而且疗效稳定。结论: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使用在治疗牙周骨缺损过程中,体现其优势,容易充填,稳定性好,有良好的骨引导性和骨形成性,新骨形成时间明显变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腺相关病毒(AAV)重组,并与无机骨颗粒复合,探讨其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在兔颅骨上建立引导骨再生模型。体外构建承载VEG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实验组填充复合有AAV-VEGF的无机骨颗粒,对照组仅填充无机骨颗粒。分别在术后2、4、8周对术区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测量学分析。结果:术后4周及8周时,实验组新生骨量和毛细血管数量均较对照组为多,且骨成熟度更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在引导骨再生时配合AAV-VEGF,较单纯植入无机骨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新生骨形成。  相似文献   

20.
钛膜引导骨再生在骨内种植体植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牙种植术后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临床体会。方法:对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发现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钛膜进行骨引导再生修复骨缺损及骨增量。术后定期观察,对新骨生长情况进行连续临床和X线的观察分析。结果:30例47枚牙种植术中,39枚种植体植入部位使用了钛膜。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理想的骨融合,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39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术后2个月的X线片可见到种植体封闭螺帽上方骨密度增高影。4月后二期手术切开牙龈时可见到新骨覆盖种植体表面,以骨凿等去除新骨后方可见到封闭螺帽。结论:医用钛膜在种植术中应用有较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有利于种植术后骨融合期新骨的形成。不可吸收性膜的一些固有缺陷可通过临床正确的设计关在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进行手术,可获得理想的骨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